又逢畢業時節
畢業多年後,你還記得當年在禮堂或操場的長官訓話和來賓致詞嗎?或是只記得自己拿了什麼獎狀?有人風雨無阻,功課也許不如人,總也拿到全勤獎,獎項這麼多,也有可傲人之處。
盛開的鳳凰花加上蟬鳴,似乎增添些許離愁,我們的小學年代還唱著:「青青校樹,萋萋庭草……。」國中畢業播放的是友誼常存的那首「驪歌」。高中和大學畢業典禮以唱校歌結束。現在學生創作力豐富,許多學校鼓勵學生自己來寫畢業歌,每年都有新鮮的畢業歌,隨著這一屆學生離開,也沒有人再傳唱,明年又是新曲。學校順應民意,他們歡喜就好。
從媒體中,看到美國許多頂尖大學都會找資深優秀的演藝界人士當嘉賓致詞,像演「教父」的勞勃狄尼洛,導演史蒂芬史匹柏等人,史匹柏致詞中,我最深刻的是,「做你能做的,而不是做你想做的!」能力所及,盡力去發揮,比起那些存在的夢想更實際些,身體力行比較實在。
每到畢業季節,梅雨常常來擾亂,某年學校禮堂火災待修,畢業典禮只能在內操場舉行,又怕下雨,總務處請人搭起帳篷,當天出大太陽,棚內宛如蒸籠一般,師生莫不揮汗如雨。我記得家長會長送大家包子和粽子(包中之意),有位楊同學拿到之後卻掉到地上,後面的人奚落他說:「哇!你落地了!」引來眾人訕笑,我在一旁立即補上一句:「不是落地,是及第了。」
某些學校甚至請老師們歌舞表演娛樂嘉賓,合宜與否見仁見智。我帶過的某一屆高三畢典,是二十三位導師大合唱張學友的「祝福」,唱得離情依依,還有某一屆某位英文科老師揹吉他自彈自唱「Today」英文歌。
因應天氣炎熱,後來的畢業典禮大多改在日落之後比較涼爽,家長和來賓反而更多。典禮結束後回到班上發畢業證書,好幾位學分不夠,只能拿到修業證書,利用暑假重修才得畢業證書。
天氣炎熱,學生也會學台北內湖高中丟水球,原本校方禁止,後來開放外操場可以盡興的玩。
我最難忘的是1997年那一屆,他們在拿到證書之後,竟然偷偷拿出灌好的水球,說:「老師,我們要丟你!」我也順應民意,讓他們發洩一番,我就站在講台上當活標靶,一顆顆水球丟來好涼快!完畢之後還是要叫他們拖地吸水才放人,學生阿寶體諒我,拿了件乾爽的T恤讓我換上,原來早就有預謀,當年我年輕,可如此玩成一片,若到今日,只有一聲令下,拿去外操場丟吧!
我帶過三屆的高三生,我給他們的禮物是一本獨特的班級紀念冊,蒐集他們過去的週記和作文,還有圖畫、活動照片等,加上師長的勉勵文字自費印成的紀念冊,相信他們多年後再見到少年往事,定有一番感觸。
學生給的禮物,有鮮花、卡片,大張卡片,每個人寫一段話。或是全班大合照印在馬克杯上,到大飯店吃謝師宴等等,十年後,在臉書上竟然有學生上傳了一段影片,是我在畢業同樂會上吉他自彈自唱一首歌,那個晚上,我一直自責,怎麼唱得那麼難聽!聽完都紅了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