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心盡力都是贏家
人生到處都有競賽,每一次競賽都會在名次上分出高下。但是,名次只是某一個面向的指標,它不能代表全面性的表現。我認為,只要真正盡心盡力去做,每個人都是贏家。
競賽的輸贏只是一時的,若站在歷史的角度,將觀察評比的時間拉長,能真正受到肯定,並不一定是獲得名次的人,而是對別人貢獻最多,活得最精彩的人。
聯考時的榜首,在放榜時非常風光,但是幾年後就被社會遺忘。反而,許多被大眾肯定的人,並非當年考場上的常勝軍。很多成名歌手(包括已經成為巨星的張惠妹小姐)都出自於已經停播的老牌節目「五燈獎」,但是很特殊的情況是│他們並不是一舉獲得五度五關的得獎者,也曾經在半途被挑戰者奪走獎盃。
一時的勝利,並不足以代表是永遠的贏家。一時的失利,也不代表永遠不能翻身。
以競爭激烈的第二屆台北市長選舉為例,代表國民黨參選的馬英九,經過激烈的角逐之後,以第一高票當選。從民主政治的層面來看,馬英九先生當選,的確是實至名歸。
但是,高票落選的第一屆市長陳水扁先生,選舉期間做的文宣十分有創意。不論是「扁帽工廠」的意念,還是孫中山先生:「我覺得阿扁市長做得不錯!」默劇大師卓別林:「阿扁市長做得不錯,我沒話說!」蒙娜麗莎:「阿扁市長做得不錯,我微笑!」:::等,都令廣告業界的專業人士印象深刻。
得票最低的新黨參選人王建先生,在辯論時表現的機智和幽默,教人為之傾倒,他堅持「乾淨選舉」及「母雞帶小雞」的愛心,也讓許多人深深感動。
市長的任期只有四年,卸任之後,視他的政績好壞,會有客觀的口碑。但是,將來幾十年之後,當懷舊的人們再度提及這場選戰,三位候選人克盡全力的表現,各自仍會獲得佳評!
人生,無可避免的有許多競賽,其中不得不以一些公認的標準分出勝負,甚至有些競賽,連所謂「公認的標準」都沒有,就必須有人出局。
每天在市場上為業績打拚的推銷員,有時候已經盡心盡力去進行銷售努力了,卻因為對手說服客戶「綁標」(註:以要求特殊規格篩選競標者),而失去應該到手的訂單,無法順利達成公司訂的業績標準。如果為此而懷憂喪志,豈不是浪費青春。
感情的事,也是一樣。失去一段感情,並不代表「輸」,只要曾經盡心盡力經營感情,懂得付出,也知道回饋,感情結束後,至少贏得自己當初的純真,都不值得那麼傷心難過。
若說:「得就是失,失就是得!」也許境界太高,不容易被所有的人接受。但是一時的失敗 ,絕對不能夠左右一生的輸贏。唯有自己盡心盡力的態度,會成為輸贏的關鍵。
有人將盡心盡力解釋得很好,他說:「盡心盡力對跑道,盡力全力衝刺。」問題是:有沒有盡心盡力去做?只有自己最清楚。無愧於「盡心盡力」這四個字的人,絕對是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