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戰役史蹟】從軍事碑誌中談駐軍建築的艱辛
走過必留下痕跡,國軍自民國三十八年古寧頭戰役之後,駐軍七十年來在地區整軍經武,從事備戰工作,構築無數的工事、據點、碉堡、陣地、坑道及興建水庫、造林、修路、建紀念館等等為金門留下許多光榮的功績。這些軍事建設完成之後均會刻下碑誌為紀,永留青史,然國軍歷經精實、精進、精粹案實施之後,兵力大幅裁減,大部份的營區移交給地方政府,逐次的盤點規劃,許多遺留戰場中的工事、據點、碉堡、陣地、坑道及水庫、造林、修路、紀念館等等均發現遺留當初興建構築的碑誌,可見證軍事建築的歷史,彌足珍貴,的確是地區僅次於閩南建築的另一種特色之史蹟,值得保存與維護,或許將來也是地區觀光及文化資產最好的財源。
許多軍事建築遺留有當初名人或名將的題詞及題碑文,對駐守官兵是一種鼓舞士氣的作用,也見證各種軍事建築的光榮使命。
金門蕞爾小島,地處邊陲,因地理位置險要,成為海防軍事要地,故金門歷史發展,宛如中國史的縮影,金門所存在的軍事碑碣,正反映與印證金門軍事建築發展的艱辛,顯見其戰略地位的重要與珍貴的戰略價值。近來走訪一些荒廢的據點,看到一些珍貴的碑誌覺得曾在地區服務幾十年的軍中過往,將這些點滴特殊的戰地文化給予書寫下來,共為大家做分享及回憶。
因曾在民國68年~70年間在九八高地及苗圃當過砲兵連長,對擎天水庫和苗圃營區有深厚的情感及了解,首從飲水思源—「擎天水庫」—國軍開挖重要水庫所遺留下的紀念碑(誌)談起:
「擎天水庫」位於太武山之西麓及九八高地之間,介於中蘭與高坑村落,地理位置極佳,且相當隱密,常年水庫未曾枯竭,是提供當初金防部及周邊單位之供水,因地處軍事要地甚少開放,周邊環境幽雅,景色宜人,曾有黃杰將軍題「擎天水庫」四個字之石碑,及常山部隊題「擎天水庫施工記」之碑誌,另在水廠上方亦有賴名湯將軍題「飲水思源」四個字之石碑,及當初縣長郝成璞題「太武山飲水思源紀念碑誌」文,整座擎天水庫周邊環境與苗圃植物園區及擎天水廠水資源串聯結合一起,連成一條動線,水庫周邊曾駐守部隊如九八高地駐守一個步兵營及一個砲兵連、九八高地觀測所、高砲陣地和探照燈單位、情報工作單位及彈藥庫等,對面117坑道駐守戰車部隊及117坑道野戰醫院,苗圃是林務所的分所,內駐守化學兵營及一個砲兵連、後勤相關單位,苗圃上方是擎天水廠,有坑道可通往擎天水庫,是防區重要的核心陣地,精實案過後兵力裁撤,如今營區及擎天水庫閒置多年,雜草蔓延,通路阻絕,未能規劃活用甚是可惜!擎天水庫是地區一處最佳休閒遊憩活動的去處,今天有這麼一處如此環境幽雅,景色宜人的景點,不得不感念國軍當初艱苦的開鑿及經營,令人敬佩!
現往中蘭與高坑方向在九八高地往水庫入口處有黃杰將軍所題「擎天水庫」四個字蒼勁有力之楷書石碑,依然屹立不搖於入口處,(如圖):可見「擎天水庫」開鑿及經營意旨。
(註:黃杰上將,黃埔軍校第一期,曾任中華民國第11任國防部長(1969-1972)亦是著名書法家,金門有多處軍事建設,留有他的題字。)
而當初開鑿及經營「擎天水庫」是陸軍第四十一師代號常山部隊,由常山部隊所題「擎天水庫施工記」之石碑斑斑可記。碑誌內容如下:
金門沙地、雨少旱多、飲水須掘井、灌溉賴挖塘,雖先後建太湖、蘭湖,然仍不足為濟,乃由縣政府籌款,本部施工,擇於太武山麓谷地、築壩構水,以裕民生、工程圖案經由農復會派員指導,台灣省水利局工程師方英雄精心設計,庫闊十二公頃,最深十九公尺,壩長一四五公尺,底厚廿二公尺,上寬一點五公尺,最深廿五公尺……,可使太武山區全體軍民之飲水、灌溉則達中蘭,陽宅、沙美等地區,其在金門水利之功能、堪與台灣石門水庫相比美,全部工程自五十七年十月中,迄五十八年九月底,賴我工兵營長朱壽柏、連長蕭人傑、譚景秀、陳國建、步兵連長于德昌、林高茂、王國健、湯永明及各所屬官兵六百餘人,在劉盛亮工程師指導之下,胼手胝足、勤勞不懈,越十一閱月而竣焉,並蒙總統蔣公命名曰擎天水庫,堪稱殊榮,復為供客遊憩,特築路建亭以增美,斯登太武山思常山,誓滅妖氣光神州。常山部隊長謹誌中華民國五十八年九月。
註:陸軍第四十一師代號常山部隊,為輕裝師多次輪調駐防金門,當時的臂章繡有西向的雄獅,代表不懼中共恫嚇,而紅色怒吼獅口則象徵反攻的決心,綠底代表活力,白邊代表純潔忠貞,常山部隊是一隻勇猛善戰的部隊,曾參加過長沙會戰,長衡會戰等重要戰役,當時師長段雲號稱華北趙子龍,所以以常山作為部隊番號,孫子兵法云:善用兵者,比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這就是常山部隊最好的用兵寫照。
常山部隊多次輪調駐防金門,足跡遍及大、小金門,對於金門戰備、民生各項工程,居功厥偉。
民國四十七年陸軍第四十一師,常山部隊師長胥立勛,參加過八二三砲戰,司令官為胡璉。
民國四十八年陸軍第四十一師,常山部隊師長師長江無畏,整建小徑實踐堂,現為(武威戲院),司令官為劉安祺。
民國五十一年陸軍第四十一師,常山部隊師長張建勳,戍守大小金門地區,司令官為王多年。
民國五十三年陸軍第四十一師,常山部隊師長王以輝,構建九宮坑道,司令官為王多年。
民國五十七年至五十八年陸軍第四十一師常山部隊,擔任金中守備部隊,師長劉自皓,構建擎天水庫及蘭湖等工程,司令官為馬安瀾。
民國六十五年改為104師,精實案後改為陸軍第一○四旅為成功嶺新訓單位。
可見第四十一師,常山部隊駐守金門期間對大、小金門地區,從事各項戰備,及民生各項工程諸多貢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