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年──金門縣美術家聯展後記
董皓雲的才藝在地區已頗具知名度,除了繪畫外,小提琴拉得一把罩。可貴的是他年輕而不氣盛,靦腆的外表,下有著謙沖溫和的性情。在美術的表現上,卻能孤芳自賞,迭有創發。他總是在有點冷峻卻又不失熱切的路子上踽踽獨行。今年他以「海岸之歌疻?」和痄?兩幅綜合媒材的畫參展,那純白、灰黑、深藍和墨綠各佔地盤的交織分配,理性的分割底下兼顧著感情的流洩。分割畫面不難,要如何在此同時將色調的明度、彩度、顏料的厚薄,線條的寬狹一併考慮,就非易事了。董皓雲的畫有著強烈的實驗性格,既已啟了開端,也當有個完美的句號,期待他勇猛精進,早日讓實驗的氣質有個塵埃落定的歸宿。
梁文勇擅長運用細膩筆調圖繪身旁的事物,他以絕對的專心作畫,除了顧及對象的明暗更著重肌理的細微變化,因此他的畫予人真實的感受。他用油彩將「靜物」畫作的煤油燈,那銅質的光澤古意盎然,前景數只薄薄的蛋殼維妙維肖,叫人詫異。梁文勇敏銳的洞察力和細膩的畫風,若能結合生命中某些深邃的思想或體驗,最後的情節會是如何呢?我期盼他的畫面能有較為強烈的「訴說」意涵。
西畫類的新枝繁盛,許珮珊的「鏗」(油彩)勾起一段童年回憶。許依晴的「少女」(素描)表現女性畫者特有的柔美氣質。楊雅嫻的「失落的憶痕」(版畫)道盡了哀怨少婦的心情故事,李婉琪的「靜物」(油彩)色彩繽紛,花香四溢,這批新血的加入,不只說明了金門美術後繼有人,也預言著來日的花團錦簇,一片盛景。
這些年來書法類在全縣美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原因是「臨池」一事不像繪事,得經歷一段學院式的訓練。只要懷抱興致,找本與情性相契的字帖,持恆地寫去,三、五年下來便達到一定的水平。今年的書法面貌一如昔日,真草篆隸行各式書體,令人目不暇給。這當中唐敏達的行書對聯「壹室春風飄蘭氣,半窗明月映梅花。」大小差參,錯落有致,墨色豪邁,碑味濃郁。吳鼎仁的草書對聯「道德通玄靜,真常守太清。」運筆豪放,氣象寬博,將畫意溶入書意。洪啟義的篆字「韜光養德」,中鋒運筆,力道均整。傅子昭以其數十年的臨碑心得,金剛體勢的榜書「常樂」,氣宇軒昂,淋漓痛快。傅子貞仍本其一貫不逾短的書寫風格,選句、運筆和佈局,皆力求四平八穩。洪明標的行草,結體大方,乾溼互用,筆意聯貫,放懷不拘。陳為庸的行書,使筆從容,渾厚樸實。呂光浯行書對聯「梟風翠果檠枝重,照水圓荷舞葉涼。」體勢瀟灑,甚有進境。年輕的書者則推李應成用漢簡筆意所寫的書體最特殊。他用簡牘帛書筆意錄「竇靈長述書賦」數千個不及一公分見方的小楷,一絲不苟的佈列紙上,工整端嚴,叫人刮目相看。
此外,張國治的攝影「解放紅色」,將四張彩度不同的紅色照片併成一幅作品,紅艷艷的調子,很能彰顯「解放」的意味。王賢德的「燕尾情」,那風起雲湧的彩霞,襯出暗色調的燕尾聚落,引人發思古幽情。立體造形則有鄭啟煌用複合媒材製作的「那夜我們談時空」,造形空靈,有著濃濃的詩意,極富現代思維。謝華東的陶藝「我在窗口望著你」,樸素的釉彩,纏綿的思緒,正是他風格的寫照。
觀賞過整個展覽,以金門如此彈丸之地,能如此演出,已甚難得。但嚴格來說,以「金門縣美術家聯展」為號召的展出,在內涵上仍有成長的空間。就個人所知,有不少旅台或在地,平日從事藝術創作的人士,在本次的展出中缺席了。此中究竟是訊息傳達不至或是藝術家本身的疏忽,都是值得探討的。若屬前者,則來年縣府或美術學會在通知送件上,務必更周延禮遇,若是後者,則藝術工作者本身當更勇於鞭策自己,作為一個創作人,一年的生產量或許因品類不同而異,但也不能以其他「俗務纏身」為搪塞而讓自己的創作徒留空白。期待縣籍美術工作者,不論是專業或是業餘,都能將「創作」落實在生活裡,平日持恆地進行,一如吃飯睡眠。然後在必要的時刻,必能精銳盡出,「秀」出光彩。若捨此而冀望「縣美展」水平的真正提昇,那也只是緣木求魚,癡人說夢而已。
再者,常人皆有「敝帚自珍」的僻好,每回參與展覽的佈置工作,大伙總會對把自己的得力之作放置在這不盡理想的地方,重複地「吐嘈」一番。文化中心等同一個地區的藝術殿堂,是此地的藝文櫥窗,它的地位和影響之深遠是不容忽視的。對於不盡理相的展示空間,地區有識之士也曾有力呼籲過,希望政府能為金門美術的長遠發展,建造一座完備的展示館。作為一個熱愛鄉土的工作者,我們期盼數年後,能夠見到這心中的夢如願以償。眼前燃眉之急的是文化中心的展示走廊,不論是牆壁或地毯都顯現破舊不堪的景象。多年來漏水的問題造成壁紙和地毯的發霉陳腐。此刻,趁李主任新官上任,特別建議能大力地汰舊換新,讓這群平日為地區美術奉獻心力的人士,都能在每回展出中萌生賓至如歸的認同感。
金門縣美術學會第五屆理監事才剛改組,本屆由蔡繼堯先生榮任理事長。我曾在拙著「藝動的心」一書寫過這麼一段話:「三十年前迄今,台灣的師範暨美術院校為地區培育出的美術師資人才,是真正推動美育搖籃的舵手。」彼時蔡理事長正從台師大美術系畢業,在金門高中任教,肩負美育的春風化雨,作育英才的啟蒙工作。也正是那段因緣,造就了今日一批活躍在台省和地區美術界的人才,這群年過或接近「知天命」的人,只要他仍以美術為念,一定對當年蔡理事長的教學有著諸多的回味。自接篆以來,看他為學會的事務奔走忙碌,為籌展的事宜叮嚀囑咐。在首次的理監事會議上,他一再地重述:既已被選上,我一定盡力去做,當然更要大家的幫忙。」我想以他在美術上的專業,擅長思辨的特質和廣闊的交遊,一定可以帶領這群學生輩的同好,為金門的藝術天空再揮就絢爛的彩虹。(下)
癸未春杪脫稿於浯江北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