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在刀口上的驚喜
錢不是萬能,沒錢卻萬萬不能,有時花點小錢,讓自己心情愉快也是不錯的選擇。
日常中我習慣省省過日子,講省省或許是朋友們眼中的我,可我卻覺得日子過得舒服自在,或許是從小家庭教育養成,啥事都得自己親力親為,可以自己完成,可以省錢,就絕不會另外花錢請人做。這是存在於我血液裡的道德信念,可這勤儉美德卻不能促進經濟成長,因為有進不出怎能活絡經濟呢?
我與老公傍晚散步常路過7-11,總會看到那玻璃門「叮咚」「叮咚」的聲響,人們來來往往買茶葉蛋、咖啡、麵包……等等,人潮絡繹不絕,可是我並不屬於那裡的消費族群,而是屬於大賣場,踏進7-11的次數寥寥可數,老公常戲稱還好這種店不靠我撐,否則怎麼可能門庭若市一家接著一家的展店。
代步的這輛老爺車車齡已近二十年,平常開車總是小心謹慎,車的外表刮痕甚少,但還是看得出些許歲月痕跡,愈是舊車愈覺得不管它。相較於平常愛乾淨的我,每星期總會定期清洗家中一次,反觀,我卻對這每天載我上下班的老爺車不聞不問,雖然不到棄如敝屣的地步,但常用完即晾在那裡甚少聞問,不像剛擁有它時那麼在意它,或許是它舊了,外表不再容光煥發,引不起我為它付出,久不清洗塵土厚厚一層黏在毛絨絨的腳踏墊上,有時路過加油站的洗車房花費了些平日加油積點所送的點數,將老車緩緩駛進洗車閘門內,由洗車工讀生塗抹肥皂,再讓透亮強力水柱驅走車子外表的灰塵,可是內裝污垢卻無法同步,只因已塵封多年,通常我再使盡吃奶的力量也無法將它完全清除乾淨,久而久之從看到了就厭惡到漸漸習慣,將它的髒與我的習慣融合,於是坐上車時我總告訴自己它只是代步工具,只是陪我五分鐘車程,隨時會與我分道揚鑣,不需理會更無需在意,因為它只是「路過」。
俗云:「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對於老爺車我真的也是久不清理,也忘了其髒,有時甚至還會覺得有點髒挺好的。反而是老公看不下去了,總會無意中向我談起,想花個錢請洗車廠將這台老爺車內裝與外觀都清洗打蠟一番,但總被我省省的觀念回絕了。
星期六與友人參加了健走活動,老公說想送給我一個驚喜,約莫兩個鐘頭活動結束後,老公已將車子開到洗車廠,再見到的老爺車已煥然一新。
車內的空氣不知是心裡因素,還是真的空氣變得好了,心情變得神清氣爽了起來,車子變乾淨了人的心情也愉悅了,這錢可真花在刀口上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