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砲聲響起時

發布日期:
作者: 朝霞。
點閱率:1,119
字型大小:

很幸運的,我生長在一個太平盛世,未曾經過槍林彈雨,不必像美伊的人民那樣恐懼過日子。

當我在電視上看到為戰士犧牲的士兵、人民時,當我為學生解釋「人肉盾牌」時,當那慘不忍睹的畫面一再的從眼前掠過時,似乎只聽得見人們無奈的呻吟聲,這究竟是個怎樣的世界啊!

我出生在六○年代,歷經的是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石油危機、蔣公逝世、中美斷交、六四天安門、蔣故總統逝世,但畢竟未嘗活在生命毫無保障的飄浮歲月中。

對戰爭、對砲火的印象來自小時候的親身體驗,雖然那已是模糊但有著記憶的年代,常常在睡夢中驚醒,或是半夢半醒之間被爸媽抱往防空洞,甚或自己迷迷糊糊的跟著大人的腳步走,而耳中只有砲聲相伴,那是一段躲砲彈的日子,不是天天有,但頻率也不小。上了小學、國中,還是會有「防空警報」演練,大夥兒擠在防空洞,出來時,不少人的衣服也是白的;日光燈會加上一件衣服,以免它在晚上時「太亮」。

慢慢的,長大以後,在台灣受教多年後,我回來了,在偶然的機會下,我看到董振良拍攝的紀錄片「單打雙不打」以及後來的「兩門相望」等,似乎從中看到了不少戰爭的影子,了解到戰爭的殘酷、無情,戰火下的兒女從哪裡找尋生命的尊嚴?

我是家中的老么,爸爸大我整整四輪,爸媽正是歷經戰亂的一群,他們自有一套生活的哲學,只是可以選擇的話,誰願意活在不安中呢?

回想爸過世前的體重輕得可以,家人開始討論爸的腸胃是「牽螺馬」那時弄壞的,因為肚子餓沒東西裹腹,只好喝「餿水」,餿水,天啊!

那怎麼能喝呢?那是二、三十年代,日本佔據金門的九年期間,因為家中沒養螺馬,爸被抓去牽螺馬,工作則是負載日本兵的槍械,那時還到過香港呢!而媽那時才十四歲,跟著逃到了大陸,三年後偷偷坐大陸的船回金,而舅舅他們一家子則在大陸待了九年才回來,外婆、大舅他們則更因此躲到了南洋,成了馬來西亞人口中的「唐山」來的中國人。(而媽的娘家似乎改成了馬來西亞)

戰爭期間,我們家成了中央軍人的駐所,「鳩佔鵲巢」,我們這群主人竟然只能禮讓至小房,大房、廚房、客廳被軍人佔據,這大概只是戰亂時代的縮影吧!中日大戰之後,還來個兄弟鬩牆,台灣方面倒有個優待,能逃到台灣的金門人可以獲得補助(好像是一千元吧),家中只有最小的叔叔去台灣唸高中,這大概也是一生無法磨滅的特殊經驗吧!

讀書時代,曾聽過「保密防諜」、「反共抗俄」,唱過「變色的長城」、「送你一把泥土」,甚至「亞細亞的孤兒」、「美思樂」,多少時代的產物順勢而生,只是,那曾經是多少人的血淚史,多少破碎家庭、多少寶貴生命交織而成的,詩云:「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像這種既勞民又傷財的事,恐怕只滿足了少數人,卻殃及絕大多數無辜的人,究竟何苦來哉?

「覆巢之下無完卵」、「沒有國哪有家」,可我們這離島、我們這海上仙洲,歷經多少戰爭的洗禮,那斷垣殘壁的建築物、那一段段壯烈成仁的紀錄片、那一張張令人鼻酸的照片,在在訴說著金門這戰地的飽經風霜,那老人家們臉上的皺紋是歲月痕跡,同時也見證歷史,他們也許在凋零,但那不變的曾經卻已是永恒!(他們走過歷史,我們該記錄歷史的!)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