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所在即為家
好一陣子沒聽到隔壁的施工聲了。自隔壁屋主決定收回自用後,平時常傳來偶有節奏的聲響,只是太過刺耳時感不適。如今歸於平靜,不僅代表新鄰居的到來,也代表原住戶一家完成遷移,開始新的生活。
得知隔壁一家要搬離的消息不久,那幾日小貨車不斷進出,我家門前也供他們充作臨時停車處使用。這是他們第二次搬家了,原住的古宅經土地重劃才搬來這裡成為鄰居。和他們聊過幾次,即便想要住下來,但屋主有自用需求下,他們也不得不將鑰匙交還。大量的碗盤、玩具等家當堆積在門口分類,還有早已無法使用的器材一一整理出來,每一件都隱含他們過去的生活記憶,有的從古宅搬來,也有的是來到這裡以後陸續增加的。如今這些回憶,也到了選擇之時,有的將隨同到新處,有的將被割捨,但他們一家在此生活的過往,會隨他們一同到新家扎根延續。
原以為再度搬家會讓鄰居的孩子情緒持續低落,但那幾日除他們一家外,他們的親戚、友人等也一同幫忙,大夥們一同協力時充滿熱絡的畫面、互動,打消我的假想,即使面臨不便、困難,他們仍有夥伴、親屬相伴,一同協力度過難題。尤其家人在哪,家就在那,家人所在之處,即為家之所在。即使離開這裡,不論他們落腳何處,當他們一家一同齊聚、攜手時,他們的「家」便在那裡。
望著他們離去的身影,祝福他們彼此的好感情,讓他們的「家」更為穩固不受搬遷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