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要感念的二帖
︽自身篇︾
幾年前,朋友競選縣議員,趁路過之便,進入服務處加油打氣。大概是在客隨主便、盛情難卻的情況下,我喝了一杯茶,也吃了一塊類似豆沙餡餅的甜點,半夜腹痛如絞,嘔吐不已!
平常我自認是一條漢子,砲火下貧窮的童年,熔鑄成一股「打落牙齒和血吞」不屈的性子,任風吹日曬、霜打雨淋,鮮少有傷風、感冒或什麼病痛。而且,每天放學幫忙田間農事,或寒暑假下海幫人佈網打魚賺學費,經常跌得皮開肉綻,以及被蚵石割得血流如注,也僅止於路邊抓把青草咀嚼敷上療傷止痛,或挖一把海灘泥巴塗上止血,好像都很快痊癒,似乎從沒有發炎潰爛的情事發生。
甚至唸高中時通學,清晨的學生專車在疾駛中突然前輪爆破,翻落水溝,很多人受傷,我仍毫髮未損;國共軍事緊張對峙時期,在鄉下老家、在辦公單位宿舍,砲宣彈多次落在身旁,近在咫尺,幸運之神總是長相左右,似乎都只造成一場虛驚,就連在詭譎多變的人生旅程,每遇艱難險阻,都能發揮潛藏意志,逢凶化吉。或許,小時候我的頭特別大,大家都叫我「大頭」,所謂「頭大有福」,我常據此對自己的人生充滿信心和樂觀!
因此,對於吃壞肚子作嘔,自個兒認為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反正,把肚子裡有問題的食物吐完,再多歇息一宿就沒事了。在金門高中任教的好友正巧來電,知道我躺在床上,夫婦專程從金城趕來探望,要送我去醫院掛急診,還被我婉拒。
豈料每一回嘔吐過後,不管吃下或喝下什麼,都很快循原路出來,腦袋開始暈眩,整個人彷彿躺在登陸艦舺舨上晃動,天旋地轉,幸好,在台當實習醫生的弟弟返回宿舍,打開電話答錄機,立即撥來電話,催促趕快送到醫院急診,要不然,電解質失衡會引起休克、腎衰竭,甚至敗血症,命危在旦夕!
夜半三更,我也不知道在什麼情況下,被抬進花崗石醫院急診室,只覺四肢冰冷僵硬,躺在擔架床上呼吸急促,醫護人員有的在幫我打點滴,有的在我臉上套著一個塑膠罩,要我作深呼吸,一陣子之後,藥物產生作用,才逐漸有知覺。
漫漫長夜,躺在急診室裡,面對滴滴藥水流進身體,才恍然徹悟「病從口入」的真諦,還好,「大頭」真的有福,能藥到病除,在急診室的病床上躺了幾個時辰,隔日近午時分,終於能自己下床站起來,向醫護人員鞠躬致謝,走出急診室,算是幸運撿回一命!
然而,當我處於昏迷狀態送進急診室,及時幫我診斷投藥,救我一命的大夜班醫護人員,他們已交班,因此,我不知道他們的名字,更沒有當面向他們說聲謝謝,但一直到今天,我沒有忘記那些救命恩人,時時在感念之中!
︽孩子篇︾
凌晨時分,孩子突然腹痛如絞,還連續作嘔兩次。
我看他一臉痛苦狀,還忍不住責備他不聽話,一再叮嚀放學後不要隨便在路邊買零食吃,他總是不聽,喜歡買炸雞大快朵頤,或喝一杯冷飲,這回恐怕真的吃出問題了。
孩子吐完後,又去躺著,暗忖可能是吃到不乾淨的東西,既已嘔吐,有問題的食物吐完,大概就不痛了。可是,躺在床上,孩子仍摀著肚子,痛得睡不著。本想立即載他去醫院掛急診,但繼之一想,晚間染「煞」婦人走了,疫情拉警報,市街謠言滿天飛,醫院是最容易感染的地方,人人避之唯恐不及,能夠不去醫院,就最好不要去。
因此,我要孩子忍耐一點,說不定睡一覺後會自然痊癒。豈料,漫漫長夜,好不容易挨到天明,孩子仍痛苦不堪,直覺大勢不妙,趕緊驅車前往金城,正好趕上林小兒科診所開門,林醫師仔細聽診,再用兩個手指在下腹來回壓、放測試。輕壓時,問孩子痛不痛,只見孩子輕輕搖頭;然後手指突然放開,孩子立即痛得哇哇大叫,林醫師立即找來當日金門日報,在廣告版上找到縣立醫院外科陳義隆醫師照常開診,表示這不是吃壞肚子引起的腸胃炎,疑似「急性闌尾炎」,建議立即去掛診。
林醫師寫了轉診單,帶著孩子火速趕去縣立醫院。雖然,醫院大部份門診照常,但整個偌大的候診區空空蕩蕩,外科只有三個人掛號,前面兩位都是腳傷複診的老伯伯,幸蒙護士小姐幫忙,准予腹痛的犬兒先看診,陳大夫經仔細檢查,仍認定疑似「急性闌尾炎」,理應立即驗血、照片,進一步確認病因,才能決定需不需要實施切除手術。但是,陳大夫很誠懇表示歉意,因前一晚從台灣回來染「煞」的婦人不幸病逝,樓上病房區全面淨空消毒,不能收留院病人,因此,必須轉診國軍金門醫院。
陳大夫詳細寫了初診紀錄附於轉診單,於是,又扶著痛得寸步難行的犬兒趕去花崗石國軍金門醫院。一路上,白霧茫茫,為了孩子的安危,心裡開始擔憂起來胡思亂想,真怕萬一檢驗出來的結果不是單純的「闌尾炎」,需要再轉診台灣大醫院,那麼,霧鎖金門,飛機恐怕一整天不能來,該怎麼辦?
幸好進了花崗石醫院急診室,全身穿著防護衣的醫生、護士,看了縣立醫院陳大夫的轉診單,立即展開診察,先抽血檢驗、再進X光室照片,檢驗結果出來之後,急診室的主治大夫馬上用電話向上級報告,強調是縣立醫院轉來的急診病患,很快地,一般外科趙主任、直腸外科李主任、放射科主任等都趕來會診,決定再進一步作電腦斷層照相,希望找出真正的病因,才能決定需不需要動刀。畢竟,「闌尾炎」雖是小手術,但要診斷出真正的病因,連美國最先進的醫學中心,也只能有八成的正確性。換言之,「闌尾炎」雖是小毛病,診斷卻要費一番工夫,馬虎不得!
事實上,孩子的病情,雖經群醫會診,雖已驗出白血球指數高達一萬九千多,超出正常的一倍,但X光片及電腦斷層切片跡象並不十分明顯,所以仍不敢輕易下定論,因而決定注射抗生素,觀察四小時後,再抽血檢驗白血球指數變化。果然,四小時後,白血球指數並未減少,外科趙主任很詳細說明診斷結果,認定是「急性闌尾炎」,建議應立即動手術切除,說明手術只需半身麻醉,傷口很小,約莫半小時即可完成,孩子恢復比較快,十幾個小時即能下床,而且,趙主任還一再安慰內人不要害怕、不用恐慌。
我在手術同意書上簽了字,用輪椅把孩子送進病房,一路上,還勞一位很資深的護士悉心協助︹後來才知道她是院內的主任︺,孩子更換手術衣後,順利進手術室,我在門外板凳等待。約莫過了半小時,正盼望孩子將要被推出來了的當兒,有一位院內長官進入手術室外的管制門,在護理站前詢問縣立醫院轉來的小孩手術情形,我很清楚地聽到護士小姐:「報告院長,手術已完成,非常順利,就快要出來了!」院長點了點頭,除了再三垂詢一些醫療專業問題,也頻頻慰勉大家辛勞後,才緩步離開手術室。
我在一旁清楚看到這一幕,內心感激不已,真想跑過去當面向院長致謝,但是,我趑趄不前。因為,院長與部屬的談話,我是在門外偷聽到的,而且,從早到晚一整天在醫院裡,親眼目睹院內上自院長,下至基層醫護人員,為縣立醫院因淨空無法收留的病人,竭盡心力在照護。我真的很激動,連日來從報上看到「軍民攜手防疫大作戰」的新聞,如金防部賈司令拜會李縣長,主動承諾願調撥至少二百個床位,供醫護人員必要時隔離休憩,也調派化學兵巡迴各鄉鎮,實施全面大消毒,此外,軍醫組也帶陸總部博士專家協助縣立醫院消毒等等,不僅充分發揮軍愛民的傳統優良精神,更重要的是,當縣立醫院因防範疫情擴散,全面淨空消毒無法收治病患的當兒,國軍金門醫院立即挑起接收轉診病患的任務,而且,全院上下一心,人人全力以赴,適時彌補縣立醫院因抗「疫」造成的缺口,拯救民眾生命於危急之中。而接受幫助的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小孩,那一幕幕悉心的診療照護,我清清楚楚地看在眼裡,而我只是一個平凡的小老百姓,何德何能勞駕大家,豈能不深受感動!真的,我很激動,很想當面向院長致謝,但害怕一時激動得說不出話來,將是多麼尷尬!
孩子總算順利完成手術,約莫經過十個小時,即能下床上廁所。其間,主治醫師趙主任及主治醫師,多次到病床邊探視詢問病情,甚至午夜就寢前,還再次巡房。
以前曾聽說高中資優生第一志願都瞄準醫學系,考進醫學系之後,分科的時候,又擠破頭選擇將來能自行開業的眼科、兒科、婦科及內科,而以外科較冷門,不但自行開業投資成本高,且風險大,特別是工作時間長,一次手術經常好幾個小時不能休息,如果沒有好體力,不足以勝任。所謂「百聞不如一見」,的確,從早上會診起,到傍晚手術,一直到深夜還在巡房,外科醫生一天工作豈止十八個小時?
在醫院三天兩夜,我也深刻體驗護理人員真的非常辛苦,他們分三班制,每班一口氣要連續工作八小時,其間沒有休息,尤其,上班時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要聚精會神;每一顆藥或每一針,都關係病患性命安危,一點也馬虎不得,值得一提的是,他們交班時巨細靡遺的任務交代,倘若一般公務員的敬業精神,能有她們的二分之一,相信行政效率將令人耳目一新。
手術後第二天傍晚,國軍金門醫院急診處,也收治一名疑似染「煞」的婦人,因花崗石醫院病房坑道相通,又得靠中央空調,萬一造成感染,後果不堪設想,被迫將封院十天,人員不准進出。看孩子恢復的狀況非常好,而且,台北市和平醫院封院的情景,真叫人害怕││怕被關在山洞裡十天,因此,要求提早出院獲准,終於在封院的前一刻離開坑道口,在大雨滂沱中「逃」回家,卻來不及向連日照護的醫護人員說聲謝謝。
如今,孩子已完全恢復健康,重回學校上課。本來,「急性闌尾炎」不算是什麼大病,倘若發生在平時,實在不足以大驚小怪,但是,偏偏發生在縣立醫院因疫情封院的時候,還能獲得國軍金門醫院良好照顧,幸運能保住一命,那份恩情一家人時時在感念,甚至,那情那景一輩子也永難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