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一場童詩之約
3.
黃校長和老師們帶著學生小心翼翼地穿過了馬路,到不遠處的北山古洋樓旁,吩咐幾句之後,就地解散,讓學生去尋找他們要畫,或想畫的景點。這些景點陪著他們一起長大,一起在生活中,成就了日常和記憶裡的風景。
然而,當我站在這座曾經是戰爭現場的歷史古蹟前,憑弔古寧頭之戰,想像著這座位於北山村口,由在菲律賓經商致富的李金魚所建,並成於民國二十六年的古洋樓,最後歷經日軍的佔據,國民軍的佔用,以及在古寧頭戰役中為共軍佔領成為指揮所,以及國共兩方在此進行了最後的搶攻搏戰,砲彈摧毀了磚牆樓簷,牆面也留下了累累的彈孔,雖然古洋樓後來稍有重修,但仍然可以從那些斑駁的側面殘壁中,窺見了當年戰爭的激烈與恐怖。之前到北山播音站時,也曾來此拍過幾張照,但來去匆匆,不若此刻仔細摩娑著牆上粗礪的磚石與處處彈痕,更加心感驚悸。
側面牆下的陰影處,孩子們靜靜坐著,畫著牆上的窗口,或殷紅的石磚與紀念碑,在如此安泰的歲月裡,想像著阿公阿嬤曾經說過的故事,並以粗略稚拙的蠟筆畫風,為古洋樓添上了他們想像的色彩。
另一些孩子,有的坐在廟前,有的選擇到古洋樓對面巷子內的老宅與石敢當旁,或老麵茶牌子下,或趴或坐或蹲,凝神地畫著畫。然而遙想七十年前,此處應該也是巷戰中的要地,槍彈如急雨般地橫掃而過,生死只在剎那之間。只是此刻,巷子內的時光卻是如此寧靜,天光雲影亮麗卻又暖和地鋪在他們的面前,看他們在嘻笑中,揮動著彩筆,將眼前的景物畫到畫紙上去,成為紙上的平面畫景。
此時,西照的陽光正往西落了一點,再一點,老宅斜斜的陰影遮住了一些老去的歲月。巷子寂靜,只有孩子們散落四處的身影,為午時的時間嵌上了安然美好的景象。每個畫著畫的孩子,就像一首首童詩,正在靜好無聲的巷子內,書寫了他們的充滿著天真想像的詩句。而他們在低頭畫畫的時候,同時卻也成了這巷子中的一幅圖畫。我於是用數位相機,悄悄地把此刻巷子裡孩子畫畫的畫面,按下快門,定格的留下。
風無聲無息走過,時光灑落,晃亮晃亮的,在古洋樓旁,在一排排老宅之間,在巷子內,在廟宇前,在老麵茶的牌子之下,一直走過去……我佇立在此,依稀彷彿,聽到了槍砲聲,聽到了軍人戒備的呼喝,聽到了導遊解說和遊客好奇的問語;然後,我卻如此真確地聽到孩子們的笑聲,在他們的畫裡輕快地漾了開去,並慢慢的被風吹走……。
4.
回到教室時,孩子們必須從他們的畫裡,挖掘出詩的語言,或逼迫詩從畫裡說出它自己的聲音。而那些與歷史建築、生活空間和土地信仰對話╱畫的童詩,又將會是怎麼樣的一種語言呢?
孩子們在二十分鐘內,以如蚯似蚓的稚拙文字,一行一行地將他們所能想像的詩句,寫了出來。有一兩個筆劃稍多的生字,則用注音符號代替發聲。就這樣,三十多雙稚真的眼睛,在詩與詩裡發亮。我走過他們的身旁,看他們那麼努力地敲打著文字,創造著詩裡的宇宙。那小小的詩體,有童音朗朗,代替著畫裡的景物在說話。
於是我看到了畫中的風與古洋樓磚牆悲傷的對話:「風問:╱你怎麼了?╱我傷心╱為甚麼我身上有許多『豆豆』?╱哪裡來?╱戰爭留下來的╱希望人類不要在同伴身上留下『豆豆』了」。一首反戰思想的童詩,在問與答之間,呈現了孩子在詩與畫外的另一種思考。這一行行天真的語言,流露出了戰地島嶼孩子的一分柔暖心態,從古樓而延伸地想到了人類在戰爭中的處境。至於另一位小男生卻在同樣的牆畫上寫著:「洋樓先生╱你在這裡多久了?為何你身上有些洞?╱為何你的窗戶都是紅磚?╱紅紅的紅磚就像煙火一樣╱那些洞都是煙火開成的花」詩句漂浮在空氣中,以童聲轉換了蒼老戰爭裡的悲涼,而留下了另一種期待美好的想像。我讀著這些童言童語的詩句,突然感覺,島嶼上的文學,是可以有無限期望的。
因此在天真與有知的歲月裡,那些嘈嘈的童音,都帶著一些可知可感的探問,以及緣著上一代經驗留下來的感知傳承,隱隱然知道戰爭所帶來的慘況與破壞。因此在這些詩的擬人化裡,自也呈現了孩子在探向知的同時,也感性地表達出了他們稚真的看法。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自然無邪,童心十足的,如寫「老麵茶」的詩,非常口語化的把老麵茶特色凸顯了出來:「老麵茶╱好老舊╱有人說╱好美味╱有人說╱很可口╱老麵茶說╱我很好吃╱快點來吃我」。詩寫得別有趣味,具有童真的語感,不若一般大人寫的童詩,或加工了的詩作品,童言童趣的,把詩中吃的「特點」,畫龍點睛地給點了出來。此外,也有畫了兩隻鱟的學生,用按語式的寫法,輕輕一按,就按出了這樣〈金門的鱟〉之童詩來:「女鱟對男鱟說:╱我們像永不分離的土和樹╱男鱟說:╱對!╱也像無法分開的╱夫妻」。詩雖寫來直白,可是卻在意象的對比中,誠摯和感人地展現了金門鱟的特性。
是以,這些就地取材的畫本與童詩,在詩╱畫相互配合之下,無疑是更為具體地映現了孩子們的想像與創造力,並與生活中的土地╱場景,有了生命上的血脈與身分的緊密呼應。由此,詩與畫的創作,才更顯得有意義。
交上了畫與詩後,在孩子們離開教室前,我看著那在下午四點多光塵紛飛中的小小背影,處於逆光之下,正也像一首首的童詩,嘻嘻哈哈,無憂無慮地魚貫走出了室外,並快樂地奔向了他們更加寬廣的去處。
而教室外的上空,藍天白雲一片,敞亮亮的,鋪成了一片遼闊而晴朗的好日。像一幅畫,也像一首詩,安靜而美好。
5.
日日是好日吧!
離開古寧國小之前,我在車上的後座間回頭,只看到車窗外的北山古洋樓,和那些在老宅與老宅間的巷子,在車子往前之中,逐漸的在我的視線中往後退去,並漸漸的消逝了。然而那些畫和那些童詩,卻仍靜靜地躺在我的記憶之中,童音嘈嘈,還在為那片土地,唱著一首首不息的童歌呢。
抬頭,卻見藍天依舊,白雲也依舊。在前方。
在前方,風徐徐吹過,吹過了這島嶼之上。
日日,是好日吧。我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