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走過烽火歲月

發布日期:
作者: 蔡發色。
點閱率:951
字型大小:

前些日子美國派兵進入伊拉克,經過衛星的轉播,讓人覺得天涯若比鄰,世界已不再那麼遙遠,客廳宛如現場,美國驥圖以先進高科技武器如潛艦、導彈、各類戰機、精密炸彈、坦克,採取速戰速決的策略來達到預期目的,而伊拉克海珊政府則利用民粹及宗教信仰來激勵人民,希望齊心奮勇迎戰。美國強大的戰力摧毀破壞的慘烈、死傷淒慘的畫面與情景,透過衛星電視直播,不斷的進入家庭,讓人有身歷戰場的感覺,使許多人情不自禁的回憶起傷痛的「金門烽火歲月」。

有人說:回憶大部分是使人覺得甜蜜。但戰爭對生命與生活的摧殘,使一些人家破人亡,希望幻滅,而失去一切。傷痛始終無法磨滅。如今再回溯痛苦的思緒,令人有無限的感傷。戰爭到底是追求人類的公平正義,希望過更好的生活;還是意識型態作遂,滿足少數人的慾望,以人民為草介,而導致時代的悲劇?或許金門或因地域的關係,或是屬於金門人的宿命,從明鄭與清朝的爭戰、八年對日抗戰,到國共對峙,金門始終無法擺脫烽火的蹂躪,尤其八二三砲戰對很多金門人來說,是生命中無法承受的沈重。

掀開塵封的記憶,八二三砲戰那年,筆者當時讀國民小學三年級,雖屬懵懵懂懂的歲月,然而砲戰情景,歷歷如昨,記得那是盛夏的一個下午,豔陽高掛在天空,整個村莊靜悄悄的闃無人影,人們似乎躲在屋內在沈睡中,忽然間,陣陣「砰!砰!砰!─咻、─咻,─ㄎㄨㄚ─ㄎㄨㄚ:::」的爆炸聲自遠處傳來,村莊裡的人們跑出家門,相互探詢,卻不知躲向何處,驚悸、恐慌、小孩啼哭、慌成一團。此時,我們與家人趕快躲入屋內的房間中,相互卷縮窩藏在以木椅為架,上鋪門板,再以麻袋裝上海蚵殼疊放其上的最簡陋、最原始的防空洞。自此以後,開始經歷與見證砲戰歲月與烽火童年。

一連數月,人們在驚恐中還是要過日子,因此,慢慢去自我調整因應,開始歸納什麼時候是較有可能砲擊;學聽「出口」炮聲,判斷是由中共哪些炮陣地發射的,聽砲彈在空中路徑與落地的爆炸聲,來判定其方向及遠近。人們在驚慌中幹活,或到田中採收農作物,或處理家事,均把生死交給老天。此後的歲月,人們開始挖土洞、建築水泥防空洞、過著躲防空洞物質短缺的日子、人們在苦難中更覺休戚與共,聚集時除了相互關心外,更分享交換流傳最新砲戰的訊息、感傷又有哪些不幸的鄉親,或屋毀、傷亡;而村莊青壯的民防隊不時要集合訓練、演習、巡邏,配合國軍出任務。特別是各村里分配民防隊員,協助國軍到新頭與料羅碼頭搶灘運補。此時,運補船艦與人員也是中共砲擊的目標。此事生死交關,常使一家人忐忑不安恐懼不已。此後,不少人家在政府安排下搭乘登陸艇遷台,但也有不少人們選擇留下。遷台者舉目無親,面對未來生活徬徨無措;留金者則揮不去砲戰與死亡恐懼的陰影,彼此牽掛著。後來砲戰情勢慢慢緩和下來,數年之間,人們還是要習慣與害怕於「單打雙停」砲宣彈的恐懼,特別是三更半夜與嚴寒天的夜晚,起來也不是,不躲也不是,那真是痛苦無奈與矛盾的抉擇。以上種種均是苦難的金門人的生活的點點滴滴。

歷史告訴我們,在位者常為「戰爭」找尋藉口,稱是為理想而犧牲,然而悲慘的情景,苦難的日子,卻由平民百姓來承擔。走過烽火歲月,在砲戰艱困環境中長大,忍受戰爭的煎熬,將生命託付於未知,是很多金門人苦痛的記憶。將近五十年的時光,戰爭遺跡的將慢慢消失,人們的印象也逐漸模糊。可是當我們再回顧史實檢視過往,鄉親四散,建設停滯不前,令人不勝噓唏,八二三砲戰帶給金門什麼,深信歷史自有公論。

走過烽火,泯除恩仇,放眼向前,面對地球村的未來。今後大家更要珍惜這塊土地,希望有更多人來關心它、設法為建設它付出更大的心力。因而,祈禱上蒼,今後兩岸的人民,更要有智慧,開闊敞開胸襟,相互包容,要和平,不要烽火連天,金門不要再成為戰場。讓大家齊心追求美好生活而努力,相互攜手合作,走向世界,能與其他民族並駕齊驅,一爭長短。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