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義工從心出發—參與「文化義工大會師」感言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金門島嶼雖小,卻因有眾多熱情洋溢的鄉親懂得無私無我的奉獻,故能成就海上仙洲的盛名,而在這些鄉親中,正有一群耕耘仙島的心靈補手,始終在為花崗岩島的文化園地而努力不懈。
金門的五月天裡,正當舉世都煩惱於病毒繁衍,亟需心靈輔導之際,文化義工從「心」出發,在李錫隆主任的帶領下,立志以個人的濃郁盛情再造海上仙洲文化願景。長久以來,這一群耕耘仙島的心靈補手,選擇「志願服務」做為立足花崗岩島的生活方式,熱情澎湃,令人動容。
文化義工自成立以來,已邁向九個年頭,他們自動自發,無怨無悔的付出心力,歡歡喜喜於心靈收穫,為地區文化志業貢獻不少心力。服務文化志業,成為夥伴們「喜歡做的事」,因為喜歡,所以大家都能滿腔熱情,心甘情願去幫助別人。每個夥伴都深深感受到自己服務人群、回饋社區是有意義的,並從當中得到許多樂趣。
對於義工夥伴的犧牲奉獻,文化中心始終看重這份盛情,並予以適當的引導,期望眾夥伴都能跟隨著地區文化志業成長。文化義工感受到備受重視,工作起來也特別用心,長久以來,他們忘情的投入義工行列,帶給鄉親親切的服務,自己也感受到無比的喜樂。
金門因地緣血緣關係,文化發展甚早,先民因感唐陳淵率民來金開墾,化荒蕪為良田,尊為「開浯恩主」,足見浯島開發以來,始終不乏犧牲奉獻,服務人群的故事,而浯民知足感恩的美德始終溢於言表。
朱熹任同安主簿時,傳說曾過化金門,地區因此人文薈萃,享有「海濱鄒魯」盛譽,然而真正讓海上仙洲傳承千百年的,應是花崗岩島上犧牲奉獻、服務人群的熱忱。因此,在這個康乃馨芬香洋溢的季節,舉辦這樣的「義工大會師」座談會,融合文化締造與服務精神,對於金門文化發展與義工夥伴而言,都是深具意義的。李錫隆主任的用心,再度成為文化義工服務精神的引子,一場「義工大會師」座談會,特別營造一個適宜的環境,將千萬份的熱忱,醞釀為香醇濃烈的美酒,發出迷人的芳香,藉由「藝文活動服務宣言」,飄向浯島金門的每一角落。就在五四文藝節當日,開啟「新五四宣言」的李錫隆主任,期望激起鄉親愛鄉濃情,促進金門新文藝復興,邁向健康、優質的文化新紀元。緊接的「藝文活動服務宣言」,則在肯定志願服務的熱忱,鼓勵義工夥伴從「心」出發,隨著地區文化志業的發展並進,締造海上仙洲文化新願景。
回顧「文化義工」成立初期,金門地區志工服務正處啟蒙階段,當時,文化義工是少數幾個有目標、有理想的志工組織。九年來,隨著社教館年代步入文化中心的年代,一路相隨並成長茁壯。千禧年後的今天,一則「藝文活動服務宣言」,宛若在向世人宣言,當金門邁向文化新紀元時,文化義工責無旁貸,必當自我成長的肩負著文化傳承的補手任務。
文化義工在長年的經營下,歷經五任的隊長與幹部群,主要任務為協助文化中心策辦各類動靜活動與展演場地的秩序維持工作。夥伴參與志願服務工作,不過是將心比心,希望金門能夠更加美好,而讓金門進步的最好方式,則是將服務熱忱傳遞到家鄉的每一角落,讓每一個鄉親都感染到那股「我為人人」的熱情。
義工夥伴在貢獻一己之力時,同時也享受到「施比受有福」的樂趣,大家都樂在當下,以做個「快樂的傻瓜」為榮。然而光是有熱情還是不夠的,「文化義工」是個有組織、有規律的大家庭,夥伴們除了要有愛心、有熱忱外,更要有信心、有成長,在金門邁向文化新紀元之時,能夠成為有實力的可靠助手。
義工團隊中原本僅有一般編制,年前增編圖書組人員,顯示著早期的結構若不更新,未來將無法勝任文化志業傳承的補手任務。李錫隆主任有心為地方文化志業戮力以赴,為未來文化發展開啟新方向,致力文化紮根與宣揚工作,義工夥伴們都當適時自我成長,俾能適切的扮演助手角色。
「藝文活動服務宣言」正是開啟了這樣的自我警惕的契機,希望在熱忱之外,能夠把握自我成長機會,加倍努力學習。而文化中心輔導義工團體時,除了適時給予工作導引外,也要加以適切的培訓,確保全體義工都能成長精進,整個人力都能有效運用,讓顆顆熱忱的心,不至於虛擲浪費。
「義工大會師」匯聚的正是金門千百年來熱絡的心靈,每一個人都是讓花崗岩島閃閃發光的熱源。我們與眾不同的是,我們是個耕耘仙島的心靈補手,大家都能矢志信守「藝文活動服務宣言」,肩負起文化花園的根植工作。
親愛的鄉親,歡迎一起發揮熱忱服務的精神,要成就金門「海濱鄒魯」的盛譽,就從加入文化義工的行列做起。我們期待著再造金門薈萃人文,開啟花崗岩島健康純淨的文化新紀元,我們期望她成為儒林之島,祇因為她是我們的花崗岩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