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菜尾的滋味

發布日期:
作者: 藍茵。
點閱率:1,179
字型大小:

民國四十幾年,那時我的阿爸在模範街有名的「金門菜館」當跑堂。

那個年代,是模範街最風光的歲月,郵局設在這條街上,衛生所也設在這裡,而街的頂端就是金門縣政府(現在是金門縣商會的所在),街底就是有名的「巴薩」(即菜市場),那時所有賣豬肉、賣魚、賣雞鴨和賣菜,各樣民生必需品,幾乎都擠在這條大街的周圍,把這裡塞得滿滿,每天市集的時間,都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金門菜館」就位在模範街橫街的頂端,因為我的娘家就住在金門金城(後浦)北門的圍後,也就是在土地公廟前的巷口,這裡離模範街才幾十公尺的距離,所以我有機會都會跑去菜館找阿爸,也許是母親有事我就當個小公差,跑跑腿吧!那個年代小孩子都要「好差甲」(好差遣之意)。

而我對「金門菜館」印象深,是因為阿爸下班回來,有時總會有好吃好香的「菜尾」帶回來,四○年代的金門物資是非常貧乏的,那有米飯可吃,常是喝地瓜粥,所以對於菜館那種喝香的吃辣的,是多麼的「欽羨」啊!那樣有油腥的菜尾,是真叫人齒頰留香的。

我對「菜尾」這麼念念不忘,是因為阿爸帶「菜尾」回來,也不是天天有,更叫人吃醋的是,帶回來也不是每一次都吃得到,大姐長我幾歲,所以記憶更清楚,原來母親只生我們四姐妹,阿爸和一般的金門人一樣,有重男輕女的觀念,那時母親的娘家就在我家隔兩條巷子而已,而舅媽家有位大表哥,年紀和大姐相仿,所以常常有「菜尾」時,他們總是心疼大表哥,三步併做兩步的急著端去請大表哥,有時要份量多一些,我才有機會品嚐到。

以前大姐常說我兒時的笑話,有一次阿爸帶回來的是我最愛的「燒賣」,可是原先說要留幾個給我吃的,後來卻沒了,我知道以後開始「使破爛」(賴皮),哭鬧不已,躺在地上打滾,然後竟滾到我家一張舊桌子底下,我哭累了就睡著了,等到醒來要出來居然出不來了,母親和大姐一起來拉我,還頗費了一番功夫,如今那張桌子我們仍然捨不得丟,只是我仔細瞧那底下,空間高度似乎也沒有二十公分吧!不知自己是怎麼把自己塞進去的?現在有時說故事給孩子聽,孩子都覺得老媽原來也有「賴皮」的時候,然後都會跑去看看那張棗紅色的桌子,上下左右的端詳一番,想像當年我是如何縮進那桌子底下的?

我結婚後,一直和阿爸一起住,廚房的事常常阿爸做的多,因為阿爸的手藝很好,像他的炒米粉、封肉、麻油雞、春捲菜::::等,許多料理,常是我們這些回娘家的女兒,最想念的菜餚,如今回想起來,想必「金門菜館」的薰陶是一大功臣,最近大姐從台北回來,我想起來就會和大姐一起回味一下,那些童年往事,有一次辦公室的同仁增華伯,他雖然是古寧頭人,但是因為八二三砲戰關係,古寧頭被打得很厲害,他們只好離開古寧頭,因此他很早就在金城做事,所以對於「金門菜館」他也有很深的感情;說起「金門菜館」有位許先生後來在山外的大同餐廳當大師父,回家和大姐談起,大姐說有在山外吃過他的料理,想來這位許先生就是阿爸以前的同事了,「金門菜館」的名聲是後繼有人了。

吃菜尾的日子,有很多難忘的回憶,對於那些物資貧乏的日子,親情卻是那樣的豐盈,舅媽家的大表哥後來他們舉家搬去新加坡,民國八十六年三月,我第一次和先生一起到新加坡;見到思念多年的舅舅和舅媽,還有童年和我搶食燒賣的大表哥,真是百感交集!爸媽那時都已不在了,大表哥對疼他的姑丈、姑媽感念不已!如今我們仍時常聯絡,相信那些「菜尾」的滋味仍然常在彼此的心頭!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