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孩子扮妝郎

發布日期:
作者: 洪銀娥。
點閱率:981
字型大小:

隊伍又慢慢啟動了,夾道觀看的人愈聚愈多,我不知道繞行的路線將如何進行,只知道要跟住前面花車,車子繞行了一小圈,依舊從原來的巷口出來,有人發聲了:「繞了半天,還是在這裡。」那絕不是抱怨聲,只是覺得有趣罷了,為神明做事,以彰顯神威,大家都是心甘情願,而重覆利用巷子迂迴繞行是必要的,因為綿長的隊伍齊聚在城隍廟附近,在有限的空間內,如何才能達到行進間的次序性與順暢性呢?開始繞街了,商店前圍觀者形成一道人牆,花車上的「妝郎」是他們聚焦所在。我聽到有人說:「迄個在愛睏。」不管指的是哪個小孩,先提醒自己的孩子再說,其實孩子興奮得很,哪裡睡得著,據孩子自己形容:「參加巡安活動真好玩,坐在花車上,有飲料喝、餅乾吃。」同樣令人感動的是,沿途中有許多熱心婦人,用免洗杯盛裝綠豆湯,供遊行隊伍取用,也有以盤子盛裝一杯杯的礦泉水,上頭已插好吸管,從她們虔誠的神情中,我讀到盡己之力、為他人設想的互助意涵,就像外子告訴我的那個故事,每每令我感動得掉淚,他說,他們在艷陽高照的台灣南部演習時,路過一個村莊,家家戶戶門口擺著冷開水與紙杯,供口乾舌燥的他們飲用。

隊伍行經中正國小,校內師生全到外觀看,逐漸流失的民俗活動也應是教育的一環。兒子居高臨下,遠遠就看到他的級任導師,高興地大叫「老師」,老師也看到了他,對他揮手微笑,之前,兒子在路上每看到一位同班同學,都像尋到寶藏似的,發出驚呼,而且一一細數著。兒子在遊行途中看到同學,我呢?看到將近二十年未見的學生,隊伍在北門緩緩移動時,有人向前問我:「是洪老師嗎?」我一下子未認出對方是誰,但猜想可能是教過的學生,我在此地認識的人不多,唯獨學生會有一時未認出的情形。噢!原來是李素娥,她現在在金門高中教書呢!

隊伍來到北鎮廟,廣場空地擺著一大串鞭炮,劈哩啪啦的聲響,湮沒人們的嬉笑聲、交談聲,和著敲鑼打鼓,將人們隨年齡而世故、塵封的心催醒,兒時滿足、易感的心性再度復甦,隊伍在巷子裡繞來繞去,其實是在車站附近,卻是我不曾走過的,這與我墨守成規、不愛探險的個性有關。巷子裡的住家門前,擺了香案,虔誠祝禱,也有人拿點燃的三炷香,插在隊伍的香爐裡,再拿香爐裡的三炷香回家。隊伍來到一處空地,跳加官的年輕人就利用此機會教導新手,誰說跳加官不需要技術,民間弟子純熟的迎神廟會展現,更能詮釋神明顯靈之威,以此薪火相傳,一代傳一代,民俗色彩永遠亮麗奪目。

繞行四個鐘頭,回到鳳翔宏德宮已是下午五點,管理人員跟我們說謝謝,我與兒子心滿意足的漫步回家,沒多久,二姊打電話問我是否身穿橘色上衣,戴紅色帽子,她說她在電視畫面上看到我,我驚訝於現代媒體傳播之快速。

曾經齊聚湖中研習,台灣女教授對在座學員說:「我從各位眼神中,看到你們身為金門人的驕傲。」我佩服她,來金門一趟,除了看到金門的好山好水,也看到金門人的純樸,堅毅與向心力。我在台灣求學與工作,同學、同事都知道我喜愛金門,不只我,周遭的金門人也都有思鄉之情,只是礙於生計,家鄉沒有謀職機會,因而有「家」歸不得,但是回顧金門,這顆高傲的海上明珠,走過多少滄桑,飽受多少災難│戰火的蹂躪,戒嚴時期下人民的卑躬屈膝,她的堅苦卓絕是以血淚換來的,儘管我們不得不承認,金門的生態逐漸在改變,許多傳統美德在破壞、在消失,人民素質有待提昇,誠實、守法、公德心有待加強,但是背後無法改變的地緣特性與強大的政治因素,或許正可以為她開闢出一條生路,所謂「哀兵必勝」。而透過民間普遍的宗教信仰,動員成千上萬的人力物力,通力合作完成的大型酬神、繞境等活動,又是一次和諧、互助、力與美的展現,我終於明瞭,金門人,之所以為金門人了。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