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遺落的瓊麻

發布日期:
作者: 李彥翰。
點閱率:1,285
字型大小:

海防線上,地堡傾斜,基石裸露,南國海潮換青年十萬汗水,人跡消失不知已多久。一株瓊麻遺落在礁岩上,兀自開出挺拔的花序,孤芳隨著薰風搖曳,挽鏡自賞。
驅車前往沙美的路上,看到「蔡店」二字,奇特地名,顯是一村落。濱著榮湖畔,滄海難為水,生活三十餘年,從未駐足柳暗花明這一村。在這兩百多平方公里的浮海岩島,蔡店在腦海裡,竟若海市蜃樓,張目對日,憑空出世,在孤陋寡聞的思緒中浮現。
生也有涯,知也無涯。
阡陌間來回踱步的雉雞飛羽,以及田間溫良恭儉讓的扛犁老牛,隱藏一探究竟的悸動。只聞其名,不見其人的小村落,小島生活的雅緻。明察秋毫,豆盆上栽了翠綠青苔,地毯般的觸感,豆盆內,青苔間,又是一個小宇宙,不時萌生新世界。
一花一世界,佛家哲學,一草一天堂,悉達多走向菩提樹,難道不是如此?伴我同行的友人,莞爾一笑,不予置評。我當不了蘇東坡,他卻得到佛印的真諦。
小宇宙內,建築古風盪漾,三三兩兩老屋匯聚,是否會走出著明朝服飾的秀才與閨女?我不懷疑,在新世界中,捧著宋代刻印的祖傳善本書,重複地朗誦,追求千年科舉夢。震開藍黑的棉襖大袍,棉絮在陽光照耀下紛飛,布料抖動的聲波,隨秋風遠揚,每個懸浮都在述說遺世的經史子集。
島上處處可見遺落的瓊麻,獨自芬芳,接受造物點滴恩惠,開出花朵湧泉以報。
湧泉寺旁有小樓,別有雅緻,東風吹拂,天馬行空奇想叢生。南唐皇宮內,後主字字悔恨的淚水,在南明最後的根據地上,魯王蘸著血汗的漢影雲根。
在樓旁沏上一壺茶、三瓷杯高粱酒,邀請我的岑夫子、丹丘生,模仿著將進酒,杯莫停一番。李白舉杯,明月不見,不見倒影,只見三五好友相聚一堂,小島上,酒藏深似海,不需賣掉五花馬換酒,也不用跟我們同銷萬古愁了吧。
似曾相識的小村小店,另一小樓拋棄往事,綠樹灑脫地在天井內恣意生長,直達樓頂。強迫症與多事的一面驅動著我,幻想在危瓦下漫步、樹叢內穿梭,斟酌雕樑畫棟在廢墟中的態度,是否也與人一樣,不願服輸。
友人又笑,我們都是過客,一草一木暫居其中,並無二致,何必因我驚擾其他遊人?昨日住人,雕樑畫棟,今日住樹,鬱鬱嵩嵩。不如觀自在,看著綠樹自在茁壯,任其發展,小樓天井,大盆栽。
綠樹是時空的遊人,祂在歲月遨遊,渡過砲火、風雨,看盡老屋的滄桑輝煌。唐山的先祖過來,除去原生草木,建了屋,開了村。金門的先祖離開,留了洋,定了居。鳥兒帶來的種子,落了地,生了根。來來去去,小主人把屋子讓給了祂,祂破開花崗石台上的小瓷盆,自己換了這大盆,繼續欣賞這座島的變化。
我們幾個三姑六婆的好事男人,想整頓,把他變成別館、民宿,那該有多好?小樓倘有知覺,也會感謝我們幫他脫胎換骨,重現風華;問題是,多事的是男人們,小樓怎有知覺?期待的是永遠忘了它,讓它活在自己的哲學裡。
枯藤老樹昏鴉。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