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砲火餘生錄》一串香蕉救兄弟兩命
民國四十七年八月二十三日傍晚六點三十分左右,金門對岸的共軍砲兵部隊,集中各型火砲數百門,在同一時間向金門島展開奇襲式砲擊,兩個小時內連續發射五萬七千多發砲彈,駐守金門的國軍部隊在六分鐘後展開還擊,雙方砲彈一群群呼嘯來呼嘯去,揭開震驚中外的「八二三砲戰」序幕。
此後連日砲擊,戰況空前激烈,直至十月六日國軍在美援大口徑巨砲加入參戰,給予對岸砲陣地迎頭痛擊,總計在四十四天砲擊之中,共軍總計對一百五十三平方公里土地的金門島發射四十七萬餘發砲彈,平均每平方公里落彈三千一百餘發,金門每一寸土地都快被打翻了,卻仍無法達成封鎖金門的目的,因而宣布「停戰一週」。金門防衛部胡璉司令官為減少民眾、學生傷亡,於十月九日派軍鑑疏散至台灣,成行者每人發給生活補助費三千元。
當時,也有許多鄉親捨不得離鄉背井,選擇留在金門。而留下來的民眾,男丁編成自衛隊,支援國軍作戰、岸勤運補搶灘、及自然村自衛戰鬥等保鄉保土任務;未婚女子則編成婦女隊,支援國軍作戰救護任務,而老師則被編入宣撫隊,擔任文宣作戰工作。
由於砲戰期間,金門防空避難掩體不多,砲彈來時只能靠簡陋的土洞或壕溝暫時躲藏,很多傷亡民眾,並非被砲直接擊中,而是被砲火威力震撼壓下的土方活埋。或許,砲戰期間瓊林村比較沒有落彈,在島上算是比較安全的地方,因此,金湖國小校長江思明,將教職員工撤至瓊林村避難。記得當時家父任職於湖小,外公正巧是瓊林人,所以,我們全家也順理成章跟著暫時搬到外公家居住。
那時,家父擔任學校總務主任,八月底依例必須去縣政府領員工薪水,可是,瓊林到金城有七、八公里之譜,島上沒有公車、也沒有摩托車等交通工具,唯一的方法就是沿途攔軍車。值得一提的是,當時胡璉司令官很愛民,命令軍車行駛路上,遇百姓舉手攔車,一定要停車讓百姓搭乘。曾經,有一個鄉下婦人挽著包袱回娘家,途中遇到軍車,立即揮手攔車,口裡還連聲喊:「我要坐你的車子」,但因沒有上學不識字,也不會講國語,,本意是要「坐車子」,可是,聽在「北貢兵」耳裡,竟是「我要作你的妻子」,讓駕駛兵高興大半天,才發覺是誤會一場!
那個時候,金門到處童山濯濯,中央公路從瓊林到雙乳山往西一帶也不例外,放眼皆為光禿禿的平野,凡有軍車通過,必揚起漫天塵煙,對岸的瞭望哨可以一目了然,砲彈即隨之而來。因此,路過的軍車都加足馬力疾駛而過,很多軍車都不敢息火停下來載人,少部份不敢抗命的司機,也只能減慢速度讓乘客跳上車。
根據家父回憶敘述,當年那一趟領餉之旅,真是膽戰心驚,有幾次即將跳上車時,對岸砲彈立即呼嘯而來,如雨般落在附近下來,軍車見狀立即急駛而去,家父則趕緊跳下路旁排水溝躲避砲彈,眼睜睜的看著軍車加速離去,一路上走走躲躲,一直快走到雙乳山(就是現在的中山林)附近才跳上一部中吉普,身上的中山裝已經污穢不堪,好不容易才到了縣政府領到薪水。回程時,想到大難不死,值得好好慶祝,於是,兼程跑到市場買了一串香蕉,希望讓孩子嚐嚐香蕉的滋味,一路轉折,回到瓊林已是午後三點多鐘。我跟二弟與表哥、表姊在大排水溝的橋頭玩耍,家母興沖沖的跑來要我們快回去,儘管玩得正起勁,聽到爸爸買回一串香蕉,兄弟倆立即拔腿飛奔回去,就在我們要踏入家門時,突然晴空霹靂巨響,連續三發砲彈落在附近,香蕉還來不及吃,就聽到屋外紛紛擾擾的喊著:「阿明(表姊)被砲彈打到了」,沒多久,渾身是血的表姊和表哥都被抱進屋子裡,表哥只受輕傷,表姊卻已回天乏術了,要不是家父突發奇想的買回那一串香蕉,我和弟弟肯定還在橋頭現耍,勢必難逃浩劫。
這次砲擊傷亡事件之後,說明連只住平民百姓的瓊林村也遭砲擊,島上無分市街、或鄉村,都是砲擊的對象,金門已經沒有安全的地方,因此,我們一家五口決定遷回山外老宅,每天躲在又濕又臭的泥土坑洞裡,常常是吃著燒焦的飯,因為老媽只能利用砲戰稍停的時間,用煤油爐燒飯,往往飯燒一半,聽到砲彈落在附近,趕忙躲回防空洞內,等到砲聲稍歇再回家,飯已燒焦。
如今,砲聲已遠,兩岸人民藉「小三通」恢復往來,重啟交流新頁,儘管隨著歲月更迭,年華逐漸老去,但四十幾年前砲火下的一頁頁的影像,卻依然縈繞腦際,特別是家父買回的那一串香蕉,讓我們兄弟逃過一劫,更是心有餘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