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戰地金門史話》戰時任務隊的編組與動員

發布日期:
作者: 董群廉。
點閱率:1,245
字型大小:

陳增堅先生回憶說:「婦女隊也有勞軍活動,遇有民俗節日如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及慶典節日,婦女隊就要參與勞軍活動,或到醫院慰問傷患,或到軍營縫補、洗滌軍衣,或表演歌舞。早期從婦女隊中挑選一些較有知識,或具有歌唱才華者,稍加訓練後,來從事歌唱舞蹈表演。」「早期百姓比較保守,一般家長對女兒從事歌舞表演,雖心生反感,內心不太能夠接受,但也無法阻止,因為政府這樣規定,誰敢抗議呢?政府要求這樣做,不做也不行,如果你不依命令行事,政府就會處罰。百姓最初是有些不習慣,但日子久了,也就無所謂了,所謂習慣成自然嘛!」

張奇才先生回憶說:「特定的節日,婦女隊要勞軍,主要是幫軍人洗滌、縫補衣服,有歌藝才華者派去表演歌舞。護路隊平時即負責道路維護,早期道路都未舖設柏油,每到雨季,出勤維修馬路的次數非常頻繁。任務隊(民防隊)則派去構工,記得三十九年初,我父親因為會建築,就被派去構築工事,家裡的生活立時陷入困境,還好那時學校有一段時間停辦,我在家幫母親賣糕餅,那時所賣的糕餅有「豆包仔粿」、鹹年糕、甜年糕等,才渡過這段艱辛困苦的時期。」

陳永財先生回憶說:「古寧頭戰後,全島的及齡男子全部納入編組,稱為任務隊,那時候的任務隊(後改稱民防隊)除了接受訓練以外,還要參加很多的勞役,例如開築馬路。國軍駐守之前,金門的道路很少,而且大都是一些羊腸小道;國軍來了之後,除了利用部隊開築金門的多條主要幹道之外,也利用民防隊開通了許多支道,例如我父親就曾參加構築漁村至湖前,湖前至新頭、赤后的道路,那時候的工具非常簡陋,只有鋤頭和畚箕,所以進度很慢,施工的時間很長。」

楊金柱先生回憶說:「任務隊還要負責道路的維護,尤其是雨天之後,路基受到大雨沖刷,要立即填土,以利車輛通行。其實古寧頭戰後,本村的任務隊還協助部隊構築湖下村通往西浦頭的一條道路,這條道路目前已廢棄,當時是預備提供戰車使用的。政府大大小小的工程都要動用到任務隊,例如后浦城隍廟附近(紅大場)有一座小土丘,還蠻高的,政府要利用那塊地,於是就動用民防隊將它剷平,騾馬隊就被派去馱運廢土,當時工程都是限期完成的,軍令急如火,片刻都不得停。」

張寶順先生回憶說:「早期金門養騾馬的人很多,在任務編組時,飼養騾馬者被編入騾馬隊,騾馬隊員除了一般任務外,需要運輸或馱運東西時就會被徵調。例如后浦中正堂的運動場填土工程,就動用到我們這些騾馬隊,我們金寧鄉的騾馬隊全被調去馱運紅土,我們在現在華僑之家那個地方取土,再運到運動場,記得經過門柱時都要非常小心。另有一次,水頭到賢厝的那條公路拓寬工程,不知為何也調動我們金寧鄉的騾馬隊,我們奉令去支援馱土填路。這些工作都是輪流替換的,一直到工程完工,工作才告一段落。」「還有一次,國軍突擊南日島凱旋歸來,因為突擊部隊的駐地在盤山,所以村指導員特別派盤山村的騾馬隊前往水頭,一面歡迎這群英雄的凱歸,同時協助馱運裝備行李,這趟任務其實很輕鬆,因為騾馬很多,而需要馱運的行李很少,馱運最多的東西是米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