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憶往》當年夜幕低垂時::
經過一個白天溽暑的「閉關修行」,吃過晚飯後,人們就像一隻隻飛出籠中的小鳥展翅翱翔,除了可沐浴在清風徐徐的晚風中,尚可欣賞這燦爛輝煌的夜景,那耀眼的夜燈把整個大地點綴得是如此的光采奪目,令人為之神顛魂倒,美的訊息接收不暇::。
光亮的世界予人一種祥和、安全的氛圍,置身其間的感覺是如此的溫馨;但陰暗的場景卻讓人燃起莫測高深、危機重重的緊張意識。七十年代以前的金門,一到夜晚是一片漆黑,出個門,沒有隨身攜帶手電筒,簡直是寸步難行。在一腳高、一腳低的夜路摸索中,沒有摔進臭水溝,那已屬萬幸。那時每家的燈光下,一定要用裡邊是紅色、外邊是黑色的燈罩遮住,那可是村公所每年檢查的重點項目哦!屋內的燈火管制如此嚴格,更遑論屋外的燈了,夜行的車燈必須用黑膠帶貼上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至於路燈那是絕無僅有,一盞也沒見過;商店的招牌、霓虹燈更是「天方夜譚」,聽也沒聽過。如此漆黑的夜景,出個門就是摸黑、摔跤,所以即使屋外有涼風徐徐相伴,人們為安全計,只好躲在家中,或在自家門口、庭院裡乘涼消暑、話八卦、望星星。沒有夜燈光環照耀下的星空,天上的星星倒是格外的明亮,我想那應該是不幸中之大幸吧!
唸高二時,位於金門高中左前方的金聲大戲院,是當時金門首屈一指的大戲院,除了可容納的座席多外,所演的片子也常是叫座又叫好的。有一次,上演著轟動一時的「楚留香傳奇」,聽了看過同學那繪影繪聲的精彩描述後,我和幾個死黨相約也去瞧個究竟。那天放學後,在「先斬後奏」的執著下,我貿然的沒有在放學後按時回家,就和幾個死黨鑽進了爆滿的金聲大戲院,流連在楚留香風流倜儻的英姿、胡鐵花粗獷的豪情、天一神水的奧秘中、……,卻不知戲院外那悄然升起的夜幕已低垂。如此逍遙了約兩個鐘頭,待曲終戲罷,踏出了戲院,才驚覺到原來外面已是一片漆黑,真可謂是伸手不見五指啊!我的心一陣抽搐,就有如掛上十五個水桶一般,七上八下的亂跳,此時方知「好戲」才是真正要上演了。家就在離城區五、六公里之外的鄉下,早上是騎著那廿八吋高的腳踏車來上學的,這回公車已停駛,步行回家那更是不可能了。在千盤算、萬思量之下,我鼓起那「衝鋒陷陣」的英勇壯志,跨上那「老爸階級」的載貨腳踏車,向著回家的路上狂奔,兩旁是魑魅搖晃不清的大樹,樹下就是那約半公尺深的大水溝,路上連個行人的鬼影子都沒瞧著,幾分鐘之久才從前方、後方一閃即過的車燈,成了我一路上最企望見到的救星。就這樣的,我一腳高、一腳低的在馬路正中間(怕摔進水溝)狂踩著那有如千斤重的腳踏車。好不容易抵達家門,老媽那如機關槍的連環砲就直掃過來,我的心神尚未定,按捺著那顆狂跳不已的心,回頭望著身後屋外那漆黑的夜幕,再回想一路上的驚恐不安,那霹靂作響的連環砲早就置身在我的耳後:::。
燈火管制之下的附屬品,那就是宵禁的規定。每晚十點之後,每條路上的十字路口,站哨的阿兵哥就架起路障,開始管制車輛的來往,這時外出者若未能及時回家,很抱歉,只有在外叨擾親戚或朋友了。有一回和咱們家老爺攜子帶女的到育樂中心看晚場電影,行前是篤定可在宵禁前趕回的,誰料不知是片子太長,抑或是其他因素,待戲演完,一路上不敢稍作逗留,一家子馬上驅車回家。還未到榜林圓環時,一看!乖乖!前面幾個阿兵哥早已架起了路障,全副武裝的向我們盤問起來,我的心中正暗忖是原道打回到金城去叨擾親戚朋友呢?還是做無賴強闖過關?抑或是撒謊欺騙一下呢?一向就是「老實」兩個字寫在臉上的老爺子,一根腸子通到底的回答:「我們去看電影了!」衛兵聽後一臉茫然,我趕緊接著回答:「我們去看『國父傳』!因為片子太長,所以遲了些。」聽到「國父傳」三個字的衛兵,這時就如打了一劑強心劑般,突然從茫然中甦醒過來回答道:「『國父傳』?好!好!過去!過去!」我們一家老小才如釋重負般的逃離重重路障,回到那離路口不及百公尺之遠的溫暖小窩,結束了這段驚心動魄的宵禁旅程。
光明與黑暗,除了造就了兩種不同的場景外,更在人們的心中成就了兩種不同的心境與個性。戒嚴時的金門國難當前,敵人窺伺下的危機重重,人們生活處處受到侷限、管制,自由的範圍亦多受到框限,因而塑造了金門人謹慎、勤樸、勇敢、有責任感的個性。這何嘗不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最佳例證?如今金門解嚴了,很多的禁制解放,生活的尺規亦放寬了,到處林立的路燈,閃耀夜空的招牌、霓虹燈就像在昭示著金門人解放的心聲,但在如此燦爛炫耀的光亮場景之下,希望金門人能不迷失在那五光十色的聲色犬馬迷障中,永遠保有那純樸、堅毅、勇敢、:::的金門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