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藝文觀摩記

發布日期:
作者: 許績鑫。
點閱率:971
字型大小:

宜蘭,位台灣的東北,好山好水是其自然條件之一,近年來,童玩節及相關活動,將在地方文化產業辦得有聲有色,有著承辦大型及國際性節目的能力,長年性、替換性的節目,總能在不同的季節中,吸引不同層次及不同年齡的遊客造訪,再配合當地特產,由中央機關輔導的商品行號,對在地產品更能有進一步加分的效果,一方面提昇質感,一方面建立口碑,如當日一早到訪之「橘之鄉」,正是宜蘭縣有名的商行,結合當地物產,引導為觀光產業,不正是創意文化的手法?商行老闆寓教於樂,在店內設置小型教室,妙言如珠的說明,不時也會歌唱教學一番,讓團員在快樂的氣氛中領略蜜餞的製作由來及產品無形的行銷手法,滿墻中外貴賓造訪的合照,更是為產品提供了鐵的保證,讓人一出手,不覺行李滿載,而直呼「此地不宜久留」,卻也欲罷不能,欲走還留;告別了「特產店」,趕赴宜蘭當期展出的「綠色博覽會」,那是利用當地原有的武荖坑風景區巧妙妝點,該展雖已近尾聲,但遊客仍絡繹不絕,人潮如織,進入後才發現點點用心,處處留心的成果,花卉的期程有限,如何掌握、如何顯出、如何營造,在巧手的設計下,以花與綠的搭配,可謂「巧透化工三五點,新添生意萬千枝(許獬︽叢青軒集.清和微雨︾)」,就是置身在一片花與綠的世界,藍天、綠地、紅花、靛水,悠遊其間,享受大自然,就在十餘公頃的範圍內,處處見驚奇,如定時有人力撿拾垃圾,垃圾分類徹底,公廁隨時乾淨,解說指示明確,貼心的在每一公里半至二公里即設置洗手間,戶外休憩區,或走或停,全然可以不理時間,只有盡情的放鬆,或許,這些簡單的動作,平常至極,不須大書特書,然而就是小處中見其偉大,切切實實的執行,才能建立口碑,畢竟熱情才是執行的動力,用心才能創造驚奇,套一句趨勢科技董事長張明正為︽執行力︾乙書序文所言:「有心又有執行力,那還怕什麼?」宜蘭綠色博覽會就給人這種感覺,在不破壞原有基調的原則下,整合資源,才能以活潑新意的手法,帶領人們回到大自然的方法,一個規劃完整的場地,除了先期用心的計劃,配套的整合,開展後,若無後繼人力的投入(垃圾、廁所的定期維護)、廣告的投入、各主題人員不厭其煩的用心解說等,不會有創造成功的條件與機會,而在這主題明確,規劃得宜的園區中,在芳香、悅人的季節中渡過一個最自在的早上,正如平時假日有空,帶著妻小,在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遊客中心旁之水池靜坐,感受鳥鳴水聲,深深的吸入及吐納大地的涵養,悠閒、無罣礙,這也是我始終認為金門與宜蘭相似的地方,而且一再從行程中體現與感受。

 下午安排造訪宜蘭市立圖書館,館長姓陳,與其接觸,可以感受其以生命在經營圖書館,甫入門的閱讀室,即流露出濃厚的藝文氣息,文化氣氛極佳,在談過話更得知,這一室的藝術品大多是陳館長個人收藏,以館為家,用心經營,館長笑著說:「我們這有時像個托兒所,許多家長要到市場,第一個選擇,就是把小孩放在這,尤其是放假日,更是客滿,而圖書館己非單純藏書的地方,應提昇附加價值,不過不要以為我們地方小,對面的學校,常是我們舉辦活動的場所,而學校也樂於和圖書館合作,共同研討活動,辦理活動。」

原來不刻意限制自己的資源,反而是增加資源的方法,不自恃小我者,才能成就大我,創造雙贏,資源共享,彼此才能扶持。陳館長又提到宜蘭辦活動,近年來愈辦愈多,愈辦愈大的原因,就在於『整合』,比如說一個活動關係到十個單位,就由縣政府主導,每個單位均要列出節目,不管是中央或地方,只要是這地方的一分子,都要貢獻出心力,這樣才能辦出好的活動,而且不只是出錢,還要出力,如此就常常有好的節目可以舉辦,以宜蘭縣立文化中心為例,一年平均辦二百場的活動與演出,民眾甚至會自己要求,民眾參與久了,也成為監督的角色,更能了解政府的用心,也不致流於大拜拜式的活動,舉辦及參與這樣的節目才有意義,正如楊麗花在這中心演出時,許多外地的長者甚至包車前來觀賞,曾轟動一時。

陳館長熱忱的引領團員往宜蘭縣立文化中心,再度見識有別於新莊藝文中心的展演廳,其特殊的舞台設計,是全國首見,舞台設計可由原本的鏡框式舞台調整成為三面式舞台,別小看三面式舞台,挑戰性極大,以往的表演僅陳呈現一面,而面對三面式舞台,才能展現演者的功力,彷彿如置身羅馬競技場般,觀眾的眼光來自四面八方,另外還有小包廂式的觀眾席,如能在其間賞藝,定是快事一椿。館外尚有一座小型露天劇場,巧妙的搭配地形而成為觀眾席,可以一氣的延續館內外的互動,館外迴廊鑲嵌著手工彩繪陶板,或質樸或精美,充分的展現在地特色及挑戰不同建材的協調性,竟也產生盎然趣味,在各現姿態的同時,也具有另一番的質美。

宜蘭的文物保存極佳,經營用心,離開了文化中心,團員在陳館長的引領來到了宜蘭設治紀念館,那是一座和洋式的建築,建於公元一九○六年,屋齡近百,是擔任過宜蘭二十餘任地方首長的官邸,宜蘭在公元一七九六年由吳沙率眾墾建始,迄今二百又七年,在這二百餘年,其中五十年為日本治理,引入了日式的建築,活潑了地方特色,這屋齡近百的官邸,在公元一九九七年陪者圍牆內的百年樟樹一併著保存,並整建成為紀念館,一方面為老建築物賦予新生命而留住歷史,一方面也如同老樹的新枝般,見證宜蘭未來的發展而孕育著,館內規劃完整,解說專業及生動,嚴禁拍攝的規定,更使人們的用心留意及聆聽,使用者付費,更直接覓得了維護及人事費,以永續經營。家鄉金城也是古建築匯集的地方,信步在後浦老街,可同時見到傳統聚落與僑匯洋樓及新式洋樓,在地樸實特色的老寺廟與別具外地風格的新寺廟,甚有戰地氣息極濃的軍事標語與標榜節孝的老牌坊,構築後浦特有的風貌,竟是這些我們熟悉不過,確也極易忽略的建築,它們各有一段歷史,默默的佇立著,「都市的歷史軌跡應保存,是源遠流長,令人感動的身世和潛力。(胡寶林︽都市生活的希望︾頁九十)」,或如現今的總兵署,不正是明萬曆辛丑科禮部會元許獬先人的故居─叢青軒,改建於清康熙年間,迄今三百年的國家三級古蹟,其內也有百年老榕及木棉,另外如歷史悠遠的靈濟古寺、或如內奉朱子祠的浯江書院,林斐章在清道光捐銀所建的奎閣等等,這些何嘗不是我們熟悉不己又陌生十分的建築物,默立於平日經過的巷弄旁,大門深鎖,鄉人難能一窺,這樣的建築物,只有持續擔任著古蹟沉重的聲望,而漸漸老去,外人更無法探知,鄉人們對其的感情也會漸漸淡泊,雖然在許維民老師及江柏煒老師的記錄、傳承,建築依舊會老去、人事始終會變遷,唯有人的活力與執行才能注入新血,有意義的老建物,應該是留住歷史,活化再生、賦予生命、孕育未來,宜蘭的例子是一個大啟發,至少對我而言。

下一個行程是宜蘭縣史館,全國第一個縣史館,有著一座像誠品書店的資料圖書館,少去了公署嚴肅的擺設,多了人性舒適的感受,極人性化的場地,宜蘭開治不過二百餘年,所陳列的資料滿目琳琅,宜蘭真是一個特別的地方,宜蘭路不大,不寬,但別具特色的景點取代人們對路寬的要求,宜蘭連外交通亦不通暢完美,每年卻能吸引大批的觀光客擁入、前往,原因何在,地區發展的特色定位明確,人文、景觀營造得宜,精彩多樣的企劃,明確完整的執行並檢討,應是為其加分的效果吧。



(中)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