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地方傳說》珠山「保生大帝」的傳說

發布日期:
作者: 薛素瓊。
點閱率:1,408
字型大小:

珠山村境內的宮廟為數不多,其中又以坐落在珠山村圭峰西方,村人稱做「西宮」的大道公宮規模最大。宮內奉祀保生大帝,村人按月輪流照應宮內雜務,宮內終年香火不斷,是全村子民信仰膜拜的精神寄託。每年的農曆三月十五日,是保生大帝的聖誕,是日珠山村內全體總動員,家家戶戶炊糕縛粽,外來的賓客接踵而至,把珠山村擠得水洩不通,使平時原本稍為冷清寂靜的村中氣息,增添了幾許熱鬧的氣氛。

根據李金生著︽雞奄山頂談珠山歷史︾的說法,保生大帝又稱「大道公」,姓吳名本,是宋朝時福建龍海縣人,由於平時博覽群籍,尤其精於採藥煉丹和針灸,是宋朝一代的民間名醫。相傳宋仁宗的母親罹患乳疾,朝廷內的御醫屢治不癒,後來吳本應召前去治療,結果藥到病除。宋仁宗稱讚其醫術之高明,欲留吳本在宮內擔任御醫,但吳本志在懸壺濟世,不思榮華富貴,仁宗因之未再強留。

吳本去世之後被民間神化,更得到宋高宗在龍海縣敕建「白礁慈濟宮」奉祀,並敕封為保生大帝。相傳清朝初年,台灣瘟疫流行,百姓死亡無數,來自大陸的移民曾到「白礁慈濟宮」奉請保生大帝庇佑,結果瘟疫斂跡,因而民間膜拜香火日盛。

由此可知,奉祀「保生大帝」的宮廟遍及民間各地,為數不少。但珠山境內奉祀的這尊「保生大帝」,卻有許多的傳說,根據︽顯影月刊︾的史料記載,也最為村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保生大帝是來自他處,在珠山村人尚未替他建行宮之前,就非常靈顯。相傳在紀元前某年,突然來了大批的紅毛海盜,猛向珠山村內進攻。正當村人戮力同舟抵抗,情勢危急之時,保生大帝顯靈化身為鄉民,跑上珠山圭峰,遙向紅毛盜匪大聲喝道:「你們這群鼠輩,竟然膽敢在此撒野,如此只有白白送命,現在趕快退返到你們的船上,如果不聽命的話,就請試試我的法術。」紅毛盜匪聽了,群起大怒,立即扭槍向保生大帝打來,保生大帝亦不稍微躲閃,只是嘴巴向著打來的子彈一吹,那子彈馬上就化為泥土,同時囑咐鄉人持起地上石子向盜匪打去,紅毛盜匪被打得落花流水,慘敗而逃,全村因而得以安然無事。經過這次事件之後,村人皆為保生大帝之神威所感,於是募款替他建了行宮,而且以行宮完成之日為保生大帝的聖誕,每年作醮熱鬧一番。

除了保生大帝義勇拯救珠山全村的傳說外,也曾聽過年逾八旬的家父提及一則有關保生大帝與媽祖婆恩怨的傳說。話說保生大帝迷戀媽祖婆的姿色,想要與媽祖婆訂白頭之約、秦晉之好,奈何媽祖婆不但不答應,而且譏笑保生大帝是個癩痢頭。保生大帝非常生氣的說:「妳別無禮,看看我的法術,引來風雨將妳臉上的花粉洗散,一還妳的真面目!」而媽祖婆亦不甘示弱反唇相譏說:「我也能施法術,把你頭上包癩痢的頭巾掀起來,讓眾人瞧個究竟。」兩人因而結下了不解的仇恨。所以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保生大帝的聖誕,和三月廿三日媽祖婆的誕辰之日,都會刮風下雨,聽說就是這個原因。

除了以上兩則有關保生大帝的傳說外,尚有一則「鹽販與大道公」的故事,亦為珠山村人所詳知。話說有一名賣鹽的小販,有一天來到珠山村中叫賣,當鹽貨賣完之後,正準備返家時,途經大道公宮前的「宮橋潭」,一看潭水非常清澈潔淨,二話不說就在潭中清洗起竹籃來。過了沒多久,這名小販突然腹痛如絞,抱著肚子、曲著身子在地上痛得哇哇叫,這時剛好有一位村中老者經過,看見小販那痛苦的模樣,知道是小販冒瀆了保生大帝,當即好心指點小販向大道公求情。結果數分鐘之後,小販的肚痛即告好轉。消息不逕而走,村人得知此一趣聞,對保生大帝的神靈,更增添了幾許的虔敬。

 如今建造於西元一七七一年(清乾隆三十七年),距今已有二百三十多年歷史之久的珠山「大道公」宮廟,已成為村人信仰膜拜的精神寄託。廟的大門聯寫著「作惡多端入廟焚香焉有益;為善寡過見神不拜亦無妨。」除了為廟內香煙繚繞的肅穆氛圍,增添幾許的神秘外;更為科學進步,高唱破除迷信的當今,道出了些許科學的根據,實在是頗耐人尋味。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