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塞上江南話寧夏

發布日期:
作者: 陳膺天。
點閱率:2,623
字型大小:

渡頭落餘日,墟里上孤煙──王維。
 寧夏回族自治州首府銀川,又有鳳凰城之稱,古云:有了梧桐樹,不怕沒有鳳凰來,又云,鳳鳥遨翔於千仞之上,非梧不棲,非醴泉不飲。
 唐玄宗時安史之亂,其子肅宗李亨即位靈武,任命郭子儀為兵部尚書,靈武就是今日的銀川,黃河百害,唯利一套,這一套就是以銀川為中心的,塞上江南──河套平原。
 在黃河的古渡口,坐上輕巧的羊皮竹筏,遠眺塵土飛揚的千里荒漠,才真正領略詩人筆下,渡頭落日,河山一髮者,故土神卅嶼之喟嘆,坐在坦克式的沙漠越野車,遙想古代高僧,標屍骨以識路的蹣跚苦行,心中又是一陣酸楚。
 早在舊石器時代,這裡即有古人類的蹤跡,著名的水洞溝遺址,顯示三萬多年前已出現,較高級的石器製作技術,包括以骨針縫製獸皮禦寒,迄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曾親往視察,並將大量六國遺民遷徙至此,墾荒種植並修渠灌溉,相傳秦渠即為始皇所修。
 到漢武帝時,大將霍去病大破匈奴,並將四萬降兵落籍於此,武帝同時將內地七十萬災民,移民實邊廣修水利,孕育了綠樹成蔭,稻香魚美的銀川平原。北魏時又將歸降的柔然族,及大量的敕勒族安置寧夏,有詩為證:
  敕勒族
  陰山下
  天似穹廬
  籠蓋四野
  天蒼蒼
  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到成吉斯汗西征時,中亞、西亞、阿拉伯人、歐洲人、波斯人被迫東遷寧夏,驟使寧夏成為民族大熔爐,在這裡,佛祖跟阿拉受到同樣的敬重。
 唐末僖宗賜姓黨項族拓跋氏為李姓,至李元昊時創建西夏王國,與宋、金、遼並存二百年,迄今西夏王陵的文字,遠看字字熟悉,近看一字不識,金庸筆下的西夏文化武功,與北魏的孝文帝並無二致,鐵木真當年亦在西夏被販為奴。
 銀川西臨賀蘭山,岳武穆踏破山闕遺願未了,南連六盤山,當年明朝大將徐達由此,北征朔方成就霸業,銀川的石窟,有北朝的渾厚,銀川的清真,有阿拉的肅穆,中衛的綠州,有江南的柳蔭,這裡是中國最大的回教區,有二成的回民在此生存。
 遙想杜甫當年,欲想奔赴靈武未果,一首春望傳誦千古:
  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生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
  渾欲不勝簪
 子美最終在陝西鳳翔見到肅宗,但只配到一個左拾遺的閒差,最後棄官入蜀,流寓成都浣花溪畔,同時的李白則被流放夜郎,杜甫詩云:
  人皆欲其死
  我獨憐其才
  敏捷詩千首
  飄零酒一杯
 最後李白終免一死,在白帝城奉詔回來,留下了千古絕唱,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禪畫詩人王維被安祿山扣在長安續任原職,最後被肅宗輕輕放下,安詳在禪境中往生,亦幸焉!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