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迎賓館
迎賓館世界上唯一一座地下型坑道旅館,它紀錄了許多戰地過往,紀錄了國軍戍守前線之辛勞,更紀錄了金門子孫近年來胼手胝足經營家鄉的一部份豐富的回憶,但如今荒草濔漫,蟲鼠一窩,風華不在已逐漸為我們淡忘了,筆者自軍中退休前在金防部政五組服務,迎賓館亦為組內業管業務之一,實際上接觸它也有近十年了,迎賓館之美在逐漸被我們忘了它存在之同時,筆者自認有這麼一份必要及迫切的悸動想把它的美再一次呈現給所有鄉親與朋友們。
首先來談迎賓館於中華民國六十九年歲次庚申中秋節落成並由當時總統─經國先生親題─迎賓館落成誌(以下全文內容)─迎賓館落成誌─
你要擊打磐石從磐石裏必有水出來使百姓可以喝。─
舊約出埃及記十七章六節。─
摩西在三千多年前擊打磐石解除了百姓的乾渴,如今我們開山纍石建造了反共最前哨的海上堡壘。
金門─這自由的燈塔雄峙閩海屹立敵前在世人眼中看來幾乎都認是個奇蹟,但我們自己知道袛因我們不曾消極地去忍受橫逆而是積極地化橫逆為力量,因之金門已為世人立了一個榜樣,那就是不在乎遭遇甚麼樣的苦難,要緊的是用甚麼樣的力量來克服。為了一睹這個巍峨海上的反共長城,海內外同胞和全世界各地的反共人士都以身臨反共聖島親探神奇為榮,每年嘉賓絡繹不絕於是建設一座賓館至有必要,金門防衛司令部以精巧的構想,細緻的設計特擇南雄山麓在層巒環抱中闢築館舍,雖然施工過程極為艱辛幸賴部隊官兵的奮勇不懈,歷時二年終告落成,而其匠心獨運,福地洞天則又給金門增添了雄偉的特色。
孔子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把這座建築命名為迎賓館也就是要以至樂的心情,歡迎來自海內外愛好自由的朋友們同享山光的靈秀欣賞海天的景色,並且盡情呼吸自由的清新的空氣,使金門的奮鬥精神與全球自由鬥士的豪情壯志聲氣相通益增光輝,願以我們迎賓的熱忱和友誼的溫暖,使所有來此的嘉賓都有賓至如歸的感受。
蔣經國
中華民國六十九年歲次庚申中秋節
迎賓館實際起造六十七年秋,六十九年中秋節竣工啟用,其日子也象徵了吉祥之意─人圓月圓四方遠朋匯集金門,豈不快哉。六十七年迄今近廿六個年頭了,迎賓館座落金湖鎮東南方後側南雄山麓處,旁有監理所,前方即市鎮,右側方進入金防部太武山區,後則有南雄,下莊村落,地勢雄偉,倚山而建,絕佳之處所。佔總面積約六千七佰餘平方公尺,(大部份土地原為山外村陳氏宗親會共有之土地,現已由軍方徵收)現編為金湖鎮山外村七十二─一號之地址(軍方納編財產編號為CW0一○六二一─○六七),迎賓館早年原屬國防部列管,後由中華民國軍人之友社代管一段時間並設立辦公處所,長年設主任、專員、任期最久者為現住金湖鎮信義新村的張馬珍專員擔任地區軍方聯繫工作(甫退休)貢獻頗多其後再由金防部接管至八十九年五月止正式移交給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當然當時軍方也由於精實案,兵力驟減無力再做經營及管理,故移給管理處維護經營管理(時任處長為李養盛先生)。環視整個迎賓館,在未進入館內時就被其環境及優美處所,鳥語花香,徐風微微空氣中夾雜著多樣的芬芳味給迷醉了,各位或許不知道金門除了林務所各類植物,花卉最美及多樣外,有金門小植物園之稱的地方莫屬─迎賓館了。放眼望去大門入口f型大石柱標示著「迎賓館」斗大的三個字,旁即辦公處(現為儲物室)斜坡入口兩旁植有圓柏二十株(現僅存十四株),上了斜坡旋即映入眼簾的是故總統經國先生座姿肖像有二層樓高,望之儼然,非常莊嚴,向館肖像下方(正面)雋刻有李煥先生於七十八年四月敬題─「永懷德澤」四個大字(反面)有國際獅子會三○○f區宜蘭縣各分會全體獅友題─「豐功永彰」追溯經國先生之德澤,門兩旁廣場空地劃分可容納大小迎賓車,巴士等:計有十六個車位之多,頗為寬闊,右側方設有停車棚,兩方植樹淋瑯滿目,可以隨口叫出名稱的就有:聖誕紅、黃葉榕、扶桑、龍柏、圓柏、南洋杉、霸王椰子、九重葛、觀音竹、每株高聳入天,極具美感及觀賞價值,而水果樹更有,桑椹、桃子、李子樹等、全面環顧真是花團錦簇,宛如到了花園來了,另大門口右側更築有三層花檯,不知名的花花草草更是美不勝收,盡入眼簾。迎賓館光從外觀看西式兩層建築,外貌大門前有七層階梯(意味幸運)迎賓氣派不凡大開大放之格局,踏入了大廳正面迎來的即是先總統 蔣公巨大的油畫像帶著和煦的微笑,使人如沐春風,抬頭一望更可看到斗大的國徵崁在天花板上格外的神聖莊嚴,地上舖設大塊大理石清爽顯眼,右邊大型服務台,有親切的弟兄打招呼著及兩位美麗的小姐(均系縣籍)一為李梨英小姐,一為李亞美小姐(更有迎賓館的守護天使之稱),其中李亞美小姐從始至終落成啟用至封館移交,均見證一切盛衰,名副其實當之無愧,而迎賓館服務品質,態度親切內部設備之新穎特殊,實堪稱當時之最亦有金門五星級飯店之稱。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