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戰地金門史話》戰鬥村警員與民眾任務編組

發布日期:
作者: 董群廉。
點閱率:1,135
字型大小:

二二、戰鬥村警員與民眾任務編組

戰門村為金門特有之編組,主要是依戰術需要及村落之人口、地形、面積等狀況編組而成,在動員一切人力、物力,達到固守點、控制面,協助國軍作戰為目的。

民國五十七年,蕭政之就任金防部政戰部主任兼政委會秘書長。同一年,適逢「八二三砲戰」十週年,局勢非常緊張,為加強民防戰力,他擷取越共防護戰的優點,決定將兵力保持在村莊的地下,加強民防戰力,使「人人是戰鬥員,村村是戰鬥堡」、「人人戰鬥,全面制敵」,他提出戰鬥村的構想。

他首先將金門現有一五七個自然村,依據地理人口及戰術上之需要,規劃成一○四個戰鬥村,每一個村設有一位村警,稱為戰鬥村警員。楊世英先生回憶說:「民國五十七年四月,蕭政之將軍就任金防部政戰部主任兼政委會秘書長。蕭將軍做事果敢積極,他到職第三天就要聽民防指揮部簡報;為提升民防戰力,落實民防編組和訓練,聘請專家編寫了一本︽金門地區戰鬥村工作準則︾,作為幹部工作的依據;他為加強民防戰力,使『人人是戰鬥員,村村是戰鬥堡』,別出心裁建立了戰鬥村,他將現有一五七個自然村依地理、人口及戰術上之需要,規劃為一○四個戰鬥村,每村設戰鬥村警員一人。」

戰鬥村警員招考的條件是初中學歷(含初中同等學歷),考試的重點在領導統禦和指揮能力,當然思想純正亦是考量的要點。考試分口試和筆試,在術科考試中,主要即在測試指揮能力,具備軍事素養者為優先。吳貴海先生回憶說:「考試科目分學科和術科兩類。學科考試只考作文和公文;術科考試是測驗指揮能力,考場在金門高中前的大操場,記得那時參加考試的考生,在大操場上發號口令,每個人指揮一班的民防隊員,操演各項單兵基本動作。」

黃平生先生回憶說:「當時戰鬥村警員的招考並沒有特別的條件,基本的條件非常簡單,只要思想純正,沒有不良的嗜好即可,但因負責戰鬥村的戰鬥任務,因此服過兵役者優先。考試分口試和筆試,在術科考試中,主要即在測試指揮能力,具備軍事素養者較占便宜。」

但實際上學歷條件並沒有很嚴格,吳媽福先生回憶說:「招考的條件是初中學歷,我國小畢業,原本不能參加考試,但因鄉長李漢秋極力推荐,得以參加考試,考試在當年六月,僥倖被錄取,七月五日到第二士校受訓三週,受訓的課目主要是軍事操作、單兵教練、班攻擊及班防禦,七月二十八日結訓,八月一日派任戰鬥村警員。」

錄取的人員分三期先後進入第三士校受訓;受訓時間為一個月。但錄取參加受訓的人,顯然並沒有完全派職,黃平生先生回憶說:「民國五十八年二月十二日,我參加戰鬥村警員訓練,在士校訓練一個月,受完訓後,我在同一年分發金湖鎮夏興戰鬥村擔任戰鬥村警員。我們那批受訓的人員約有四十人,但最後大約只有十多位派職,派職零零星星的,有缺時才派任,有些人遲至當年的七、八月才派職。」

戰鬥村警員設置的目的是組訓民眾,遂行保命、保產、保家、保鄉的任務,及動員人力、物力支援國軍作戰。為因應新的作戰構想,將戰鬥村現有民眾按年次重行編組,區分為民防隊、預備隊、勤務隊和疏散隊。民防隊為戰鬥村之主力部隊,由十八歲至四十五歲男子,及十八歲至三十五歲未婚女子編成,擔任重點防守,機動打擊,必要時實施兵員補充。預備隊由十六至十七歲男女,及四十六歲至五十五歲男子編成,擔任戰鬥村之固守任務,並對民防隊之傷亡進行戰力補充;其中女性以擔任心戰、救護為主。勤務隊由十二歲至十五歲青少年;十八歲以上已婚婦女,其子女已滿六歲者;五十六歲以上體格健康之男子編成,擔任救護、通信、心戰、瞭望、擔架、盤查、消防、傳遞、炊事及照顧老弱等任務。疏散隊由編餘之老弱婦孺編成,分組進入指定之防空砲洞。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