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他,揹著痛覺在寫詩──《許水富短詩選》讀後

發布日期:
作者: 謝輝煌。
點閱率:941
字型大小:

人有發洩感情的慾望,而直接用言語表達內心燃燒的心聲,是一條最原始而便捷的道路。如將言語加工,便可製成詩歌、音樂、舞蹈、繪畫、攝影、雕塑、或裝置藝術。︽詩‧大序︾說的「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便是由言語經加工變成詩樂舞,同時登台發洩感情的盛景。但也有使用多種發洩工具,在不同時地分別表演的情形。如南宋鄭思肖、清朝鄭板橋,便常用詩和畫來發洩他們心中同一主題意識的感情,能畫能詩的許水富,似有同樣的風采。因為,他在︿作者簡介﹀中說過;「詩書畫及設計工作是我生命中的遊戲寄託。」

許水富,筆名離人,一九五○年出生於金門島,家世清寒。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研究所結業,現任高中教員。曾參與「金門畫會」的發起,並從事水墨、水彩、書法、文字、設計等探索,也曾擔任過雜誌採訪記者、廣告公司行銷顧問,及各種競選文宣的企劃。著作有廣告叢書十種,及新詩集︽叫醒秘密痛覺︾一種。另一本新詩集︽多邊形體溫︾已接近臨盆。因此,這個︽許水富短詩選︾,應是「痛覺」中「叫醒」的縮影。

什麼是「許水富的痛覺」?強作解人的說:「許水富的痛覺,就是金門人的痛覺。」因為,他差不多在娘肚裡時,就聽到了古寧頭的震天殺聲,出生前後,聽過大二膽的鬼哭神號。接著,又看到了「九三」、「六二四」、「八二三」、和「九一七」等四次翻天覆地的炮戰,及千多個夜晚的「單打」。而他的故鄉,從他的胎兒時期到不惑之年,都活在嚴格的軍事管制之下。人被管、物被管,油燈和蠟燭的光亮也被管,生活在台灣的人,只看到金門那副「英雄」、「明星」的模樣,但誰曾看見那「英雄袍」、「珍珠衫」裹著的家破人亡的哀痛,和數不清的冤屈與血淚?在台灣,想去那裡,買張車票就去了。而在金門,去外婆家甚至要「走路條」。這種「管」,看似「小痛」,但又何嘗不是「失去自由」的「大痛」?他們的「痛」太多了,看許水富的︿想家﹀:

那年的夜

家被荒黑淹沒

方向剩下傾斜腳步

眼睛是掉落的星星

這節詩的景象,是戰火燒成的,但在「戰地」的「皇冠」下,他們連說一聲「痛」的權利也沒有。若不小心說了,就有被人記上一筆的危險。據董群廉先生的︿戰地金門史話﹀,說有人在春聯中寫了個「四壁徒空」的即景,差點弄成了「文字獄」。而最近十年來,他們在「金馬撤軍」及「大陸豬滾回去」的狂吠中,更有著痛上加痛的「痛」。「英雄」落難如此,這種「痛」是很難「美白」的。許水富在散文詩︿回家﹀中說:「時間舔舐乾淨記憶。冬季很冷。酒。讓鄉愁燒灼全身。應該乾杯。痛。不必計較。乾杯。這是自己的故鄉。」

時間,決不可能把記憶舔舐乾淨。否則,人間何來鄉愁?尤其,詩中這個「鄉愁」,也決不同於老兵早年那種「鄉愁」,而是「為故鄉而愁」。不是嗎?金門、馬祖,在某些人的眼裡,是蔣介石的「兩隻「拖油瓶」,摔之惟恐不及,大可列入「金馬前途未定論」的論述主軸。他之所以說「痛。不必計較。」跟「時間舔舐乾淨記憶」一樣,都是反諷的筆調,而把所有的「痛」,交給「乾杯」去「與爾同消萬古愁」。再看他的︿身世﹀:

冷 從脊髓埋伏

風雨已過山海腹丘

而湮沒今生的嘯嘯歲月

盤踞這無常明滅

淚痛之後還有靜穆

還有如蓮招展枯瘦的笑

將生生世世昂起

「冷」是悲情的色調和象徵。但是,人有「越冷越開花」的精神。所以,在「淚痛之後還有靜穆/還有如蓮招展枯瘦的笑」。「靜穆」是生命的沉思與昇華的過程,因為能昇華,才有「如蓮招展枯瘦的笑」,進而才有「將生生世世昂起」的決心與勇毅,這也就是不死的「金門精神」。

表現這個金門之「痛」的詩,還有︿有傷痕的迢迢﹀、︿這般委身﹀、︿囚困﹀及︿回程﹀等多篇,不贅。

在這個選集裡,有一首特別有趣而流暢的︿蔓延﹀:

後來呢?

後來剩下一點點的後來

後來被整顆的夕陽吞沒了

母親說:

「我的後來只有三公分。」

說此詩有趣,趣在取材於小孩聽母親講完故事後,尋根究柢地頻問「後來呢」的真切描繪。事實上,再怎麼回答,都可「蔓延」出無數個「後來呢?」但是,後來已難測,何況是後來的後來的後來呢?所以,母親乾脆拋出個「我的後來只有三公分」,悟與不悟,全看小子,這個過程,和趙州從諗連連以「庭前柏樹子」,回答僧人「何謂祖師西來意?」的公案,有異曲同工之妙,而若回歸淺近的字面,「三公分」可以是生命「近黃昏」,或身後的殮薄等暗喻。因為,現時窮人的壽材多為五分板(一又四分之一吋,約三公分強)。所以,不宜小看這首詩,又在技巧上,此詩採用了蛙跳的手法。二、三行及三、四行之間,各省略了一個「後來呢」,形成了兩條虛擬的弧線,使得詩思斷而能續,完成畫面的統一與完整。比那些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名家作品,猶勝一籌。

很巧,近在︽浯江副刊︾讀到他的︿沒有母親的故鄉﹀,猛意識到集子裡幾首作品中的「您」,應就是「母親」的代稱。如︿幻﹀中的「我戰慄的手和您的耳朵祇有十三公分天涯」(「十三公分」約手機長度,並喻距離不遠)。︿回家﹀中的「看見小時候的一朵雲藏在那裡等您」。︿對話﹀中的「您說/白髮孤山不可怕/怕是菩提樹下無善果」。︿預言﹀中的「生與死祇差七公分時序/您卻跋涉長路風風雨雨的圓週率」(喻生死祇隔一塊板,卻被折磨了很久)。︿穿越心情﹀中的「飯桌少一道菜/碗依是盛滿您熱熱唇舌/多吃一點/這是遠行前的生魚片」。︿痛戀﹀中的「許多逗點都停留在未讀完的您」等等,字字可見血淚。

除了上述兩大主題外,對人生的反思,以及現實生活的諷刺,都有雲飛雁舞的閃現。如散文詩︿通車﹀,以社會現形記作背景,提醒自己「我必須找藥。安眠,忘記之前狹隘的旅行。」如︿聽見青春﹀,以飆車和情慾交織成背景,警惕的說:「油門和天堂祇差一小步/不能讓死亡知道/我必須穿越我天賦的年齡」。而︿時間出口﹀,要在「黑與白爭執」中,「對欠太多的世界找出口」,展現了另闢蹊徑的暗示。此外,︿書寫荒謬﹀、︿虛構之移植﹀、︿靜之後﹀、及︿反面有很多裡面﹀等篇,都可聽到他催促淨化及逆水而上的潑剌聲。

綜觀這二十八首短詩,「痛」是最大的主題。也可以說,許水富是揹著他的痛覺在寫詩。雖然,用來發洩感情的工料及施工技巧,難免有眼高手低的瑕疵,但也未嘗不可看作是一種探索與先驗的過程。再者,許水富嫻熟廣告與行銷的策略,必然會對「讀者只認作品不認人」的原始現實有所警惕,進而打破「讀者應改造自己去順應並習慣作者」的迷思,做出由先驗而進入後驗的修正,事實上,他的︿蔓延﹀便是一種突破與成功的象徵。只要不目迷五色,並借鏡前人取材通俗,文字易懂,寫景如畫,言情真切,寄意遙深等成功的大原則,以他的實力,百尺竿頭,應指日可期,更進一步,也可拭目以待了。



二○○三年九月九日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