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是我們的「故鄉」在召喚嗎?

發布日期:
作者: 張火木。
點閱率:1,047
字型大小:

對一個資深的文史工作者而言,我對金門的印象並不陌生,然而,一輩子匆匆的歲月,就這樣從自己的指縫間溜走了,也不知道是甚麼時候發生的事。
  這一次回金門的時間比較充裕,前後三天,幾乎將手機的照片容量給塞爆了,自己的感覺反而有些空虛與傷感,因為身旁的人影是稀疏,眼前的田園桑陌,也是荒涼處處,田埂四周也常見雜草叢生,或許是疫情及乾旱的雙重影響,呈現出來的影像,是一片田野廢耕的荒涼景象。
  生平第一次來到尚義海堤,只是為了即將要出版專書的照片,當天午後站在海堤上,四顧茫茫,只有岸邊的軌條砦、龍舌蘭以及荒廢已久的碉堡群陪伴我,讓我越發感到孤寂。
  這個村落曾經是熱鬧非常的牽罟人潮接踵而至,現在卻都不知去向,偶爾只見遠處飛來一隻海鳥,卻也稍縱即逝,讓我更加的感到茫然。
  來到金門最大的漁港,港灣內雖有型式大小不一的船隻停泊,但是整個港口卻沒有甚麼人氣,半個時辰也不曾看見一艘漁船進出港口。
  遠處只有「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廣告牆,好像在招呼我,因為我確實是為這個畫面取景而來。
  此時,再次讓我沉思回十萬大軍的時期,這個港口不僅人聲鼎沸,而且往往在港內找不到位置停船,如今只有近年來才修護的媽祖廟矗立在港邊,好久才看到一位爸爸開車帶著一家人來港邊照相。
  附近的新頭碼頭海灘,那是我十九歲離鄉的永恆記憶,可惜當年是黑壓壓的一片準備離鄉的人潮,今天我再次來到現場,反而讓我有一股成為陌生人的強烈感受。
  四周沒有半個人影,十餘個岸上圓形水泥大柱,孤伶伶的像站衛兵般任憑風沙吹襲。昔日這些用來讓登陸艇搶灘後,固定纜繩的水泥柱頭上,鐵製的繫繩圓形鐵製頭都,早已斑駁滄桑了。
  它們曾見證兩岸烽火的歲月,陪伴如潮水來去移防的軍隊,也送別迎接一梯梯離鄉背井的金門百姓,如今早已功成身退。
  我想我的孤獨只是一時的,而它們和附近早已廢棄多時的堡壘與碉堡,才是真正的孤獨者。近三十年來,再也沒有大批的登陸艇來到這裡搶灘,附近早已大門深鎖的老營區,也是一片雜草叢生,乏人問津。
  今天我來拍照的時刻,剛好是退潮的時候,陣陣海浪的聲音,讓我再次陷入沉思,昔日離鄉的年輕人,如今,大都已是我的歲數,早已是兒孫成群,但是每次返鄉,內心深處的孤寂感越發加深,隱隱約約好像很熟悉,卻有一股疏離陌生人的感受。說不上來是近鄉情怯,還是缺少了濃濃的人情氣味,以及少了熱鬧喧譁的人潮。但是故鄉情依舊是心頭縈繞不去的鄉愁,我們對故鄉的生活記憶,更是一種亙古不變對異鄉遊子深情的呼喚。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