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金門史話》國軍運動大會奪魁
國軍戰技運動大會,後備軍人組的測驗項目有全副武裝三千公尺跑步、四百公尺武裝接力賽、爬竿拉力賽、一七五公尺無依托射擊及手榴彈投擲等五項競賽。國軍戰技運動大會旨在檢驗各軍官兵戰鬥實力,藉此互相觀摩,促成武德戰技精進,增強團結和諧,每年舉行一次。依規定參賽者為現役陸海空軍官兵,及台灣各縣市後備軍人,金馬地區當時尚未實施徵兵制,故在此之前並未曾組隊參賽。
民國七十六年,國防部認為金門、馬祖實施戰地政務多年,為展示民防組訓的績效,乃通知自衛總隊組隊參加,唯三軍中找不到與自衛隊同性質同類型的參賽者,最後因而列入台灣各縣市後備軍人組,當初只要求金馬自衛隊不要缺席,國防部似未考慮會得獎。
民國七十六年元月自衛隊年訓剛剛結束,總隊部即接獲國防部指示「選派自衛隊員參加三軍戰技競賽」。元月十三日,國防部戰地政務處電話通知:「由金門自總隊選派男性隊員四十三員,馬祖十七員,組成金馬代表隊於三月二十九日,參加在台灣南部所舉行的國軍體能戰技運動大會,後備軍人組五項戰技競賽,時間緊迫,請從速選隊員組隊訓練,正式公文隨即補發云云。」從通知到比賽只有二個多月的時間,時間之緊迫可想而知,期間還要選拔隊員,再完成集訓,其中還要扣除農曆春節,在如此短促的時間內,要完成奪魁的目標自是困難重重。
自衛總隊接到電話後,立刻向司令官趙萬富上將提報,司令官趙萬富指示:「自衛部隊參加國軍體能戰技運動大會,係代表金門地區軍民接受國防部對訓練,體能戰技戰力的評鑑與檢驗,當視同作戰,祗許成功,不可失敗,應把握機會竭盡全力,爭取最高榮譽,自衛總隊有所需求,防區軍政相關部門,務必密切配合,切實支援。」
當時副總隊長廖家琪立時負起組隊、督導、訓練的責任。自衛總隊原轄有自強隊員四十一人,曾接受四十八週體能戰技的專業訓練,自是最佳的人選,只可惜自強隊於民國七十四年三月一日奉命撤銷,部分隊員於解散後已赴台謀求發展,但仍有部分人尚留在金門,自衛總隊乃決定召集留在金門的自強隊員,作為組隊參賽的主力。
據楊世英先生︿國軍戰技運動會﹀一文描述,代表隊集訓依照新兵入伍教育方式,採取軍事管理,訓練課程以五項體能戰技為主,訓練從難從嚴,以滿分為標準,每項訓練務須紮實,達到即快速又精準的境地,訓練期間不准請假,不得會客,使隊員能心無旁騖,集中意志,全心投注;除正式操練外,並充分利用早晚時間,輔以基本教練,閱兵分列式及軍歌教唱,以培養威武雄壯,勇往直前,及爭取勝利捨我其誰的氣魄。
三月二十四日金門代表隊進駐到中正預校,與馬祖代表隊混合編組後,再加強集訓。三月二十九日在鳳山陸軍官校大操場舉行開幕典禮,當時參謀總郝柏村主持並致詞,三月三十日後備軍人組開始比賽,結果以總平均87.09名列22個縣市後備軍人總冠軍。四月三日舉行閉幕典禮,金馬代表隊總領隊兼五項戰技教練廖家琪從主持人郝柏村上將手中 領到三千公尺跑步冠軍,一七五公尺無依托射擊冠軍,爬竿亞軍,武裝接力殿軍,後備軍人組總冠軍,成果可以說非常豐碩。
民國七十六年五月,張人俊接任政委會秘書長,廖家琪副總隊長於九月調任港檢處處長,戰情組組長張銘齋接任副總隊長,許明鴻接任戰情組組長。新人新氣象,七十七年初又接獲國防部「選派自衛隊員參加三軍戰技競賽」的指示,自衛總隊很快的完成人選的徵集,這次改由張銘齋副總隊長負責整個訓練,集訓大約在農曆年前展開,也是召集尚留在金門的自強隊員擔任主力,當時約有七、八名自強隊員參加,他們擔任幹部,並起帶頭作用。
最初共徵集了六十餘名的自衛隊員,但經過嚴格的訓練之後,大約淘汰了三分之一的人數。訓練以體能訓練為主,每天至少要跑六千至一萬公尺。訓練的場地在莒光山莊,採取軍事管理的方式,生活作息都有嚴格的管制,每天照表操課,訓練的情形據陳永要先生回憶說:「每天晚上十點就寢,隔天早上五點半起床,做過體操就開始跑步。跑完大約六點半,休息半個小時,七點左右開飯,飯後再休息半小時,就開始一天的訓練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