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沸騰
光輝十月,普天同慶,日常生活中偶爾會遇到「國慶寶寶」感慨除了家人外,沒其他人陪他過生日,我卻意有所指、大方的告訴他:「全國的人都陪你過生日,不好嗎?」十月十日雙十節,歸國華僑、旅外國人,海內海外所有中國人都為中華民國慶生,各地熱鬧可以想見,然而在我內心深處,此時卻回想起一個似乎仍然無解的窘境,就在十一年前我首度陪媽「回」馬來西亞娘家,一陣探親敘舊之後,不捨的踏上歸途,臨別依依,想當然爾要留下彼此的聯絡方式,寫電話時知道加國際碼、國碼、區域號碼,那都不成問題,然而寫住址時就尷尬了,金門縣原屬「福建省」,若照實寫是否會因此寄到中國大陸去,那不就石沉大海了,寫「台灣省」金門縣,則明顯的名實不太符,那時初出茅廬的我最後還是認清現實的留下了「台灣省金門縣」,然而龜喀島居民都稱我們是「唐山」來的,那是不是代表我們其實與對岸不可分割的關係是事實。去年,再度舊地重遊,我似乎也很坦然的接受金門無法擺脫那似是而非的角色、地位,但外婆、舅舅、阿姨乃至其他家人即使已在當地落地生根六、七十年,卻也拋不開中國人的身分,尤其有那一口流利的閩南語。
金門曾經是反共的跳板、是戰地前哨,是蒙上一層神秘面紗的仙洲,如今已然成為海上公園、小三通的重要轉運站,且不管中央政府的政策如何,小老百姓的我們該都是偏向安居樂業的吧!「安身立命」一直是人生的重大功課,而我多希望我們的大家長是真心在照顧我們,而不是口說無憑啊!學生時代每在讀教科書時感嘆中國五千年的深遠歷史實在太長了,要背的東西太多了,那像美國一、二百年歷史,多好記、多輕鬆啊!那當然是當學生的必然反應,討厭記太多啊!直到最近在教改的浪潮中聽說明代以後可能不再是中國史,而是世界史,那麼中國歷史有形、無形中縮水了,可是不也亂了我們一直引以為傲的悠久歷史,更亂了代代相傳的傳統,不是嗎?
處在歷史的洪流中,我們無權缺席,所以必須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而吃果子拜樹頭,飲泉水思源頭,我啊最想關心的是最貼近生活的東西│金門的文化資產、可列為世界遺產、值得驕傲、值得大家共同疼惜的部分,值此雙十國慶,心中、口中一直迴繞著楊烈那高亢的歌聲:「愛在沸騰,謊言現出了虛假,愛在沸騰,罪惡無形中溶化,愛我的土地愛我的家,愛我的親人愛我的他,更愛我青天朗朗的大中華,‧‧」愛家、愛國的我們,當然希望中國擁有更美好的未來,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