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老師的日記
(一)充當山城的瞭望台 民國五十九年九月二十四日 星期一
師範畢業分發,填選任教學校的心願,就是離開市區街上熙來攘往的阿兵哥,希望可以到山巔海隅去春風化雨一番,因而這麼個夏天當我如願抵達山城的小學時,還真覺得「獨立」了起來。
學校所在的整個村莊,從半山腰迤邐一路到海灘,石塊碉堡裡站崗的哨兵們,隨時都荷槍實彈,凝神專注地,像在守護那海面,夏日炎炎中彷彿快要蒸發的海水,真的一點也令我想像不出「水鬼摸走哨兵頭」的可怕!
黃昏時沿海地區歸家的小漁船,往返忙得不可開交的吆喝著,當學生替我們用草繩串好立刻可煮蒸的螃蟹,邊笑談邊奔跑的、向上盤旋到水泥牆的校門口時,往下一望無際地看得見耕牛所犛的田、田埂上光屁股抓玩泥土的小弟妹,更遠防風林一點防風林的鐵蒺藜炊煙冉冉,必將成為我一生最依戀的圖騰!
農忙的季節很有限,而家家戶戶不畏塵煙的農人們,用畚箕裝著高粱粒,高舉著從空中灑置,滿鋪高粱穗的大馬路,在車子輾過後,揚起一陣陣橙黃的尾塵,弄得我這未曾耕種過的城市鄉巴佬,渾身過敏發癢,再也詩情畫意不起來!
這種農漁兼忙的生活型態,在我們當代的金門很普遍,所以,小學老師的抽屜永遠寶藏纍纍,有時候是小女孩的一個烤地瓜,「厝瓦餅」裹中獎的小塑膠戒指、小高跟鞋::,海瓜子或海佛手;更多的是小男孩的蛇、蟬、金龜子;除了學生本身─人─的示好之外,舉凡上學時牽到學校吃草的牛、趕集似的羊,還有被紙盒裝起來,一小窩一小窩的「雞同鴨講」,在放學排路隊時都遠比被捏得破「爛」的書本更重要,老天爺下起滂沱大雨時,學生倉皇往窗外尋找自家的動物跟班,那有啥「聽課的概念」?可,人與動物的友善和平等,幾乎是山城這群學生的天性,我每由公車載到山腰後下來走讀,天天繞著山路,和海水捉迷藏,日出的燥熱,驅趕鳥兒的啁啾;日落後還得開始諦聽和判斷炮落點的遠近哩!
(二)我的學生楊寶貝 民國五十九年九月二十五日星期二
班上最後一號就是楊寶貝,烏黑的髮極柔細,皮膚正是所謂的「白裡透紅」,鑲嵌著兩顆黑白分明的大眼珠,那額頭寬闊透明的,她可真是美麗得令人眼睛一亮!不過那特長的手腳─夏天兩根白鷺鷥般的細硬腳,套著開口笑的黑「萬里鞋」;冬日的黃卡其制服洗得泛白,雙手凍瘡常常還一邊拖拉著那蓋不住腳踝的補釘褲,忍不住叫人擔心,凍得紅咚咚的她,捱得過上學路凜冽的寒風不斷嗎?
更不成比例的是她行動謹慎得近乎遲鈍,我原以為她的「怕東怕西」,是因為我們金門民俗的迷信影響,直到每次為她成績單的紅字煩惱,落得她回過頭來安慰我:「老師!我不能讀太好,讀太好天老爺會嫉妒,就會把人收回去!」還認真地比著死翹翹的彎彎手指姿勢,我才驚覺深刻的偏差價值觀已然成形,但,這真是那門子的邏輯呢?
每愛等著她回答─她很慢很慢的吐出幾個字,膽怯的瞄對方,希望由我們的表情,提示她正確與否,然後才敢繼續說談,不論回答對錯,她那紅得像蘋果似的雙頰都很惹人憐惜;脾氣好好的她,也是同學最愛找去作伴的人選─發燒要去保健室的找她,上廁所怕落單的人也拜託她、作業寫不好需要留校的人群中也少不了她──而每天最後離開教室的幾乎一定有她!
逐漸的,她會在海邊小路朝我搭上的公車逡巡,看見我揮手再見時,從懷疑遲遲不敢正視,到雀躍著追一小段公車,恰恰是夏天過渡到冷冬的半年!
(三)繞著村莊郊遊的家庭訪問 民國五十九年九月二十六日 星期三
村莊裡的阿婆湊過來說:「老師呀!阮家大漢仔快要大學畢業了,我給妳牽親戚啦!」原本陪著我繞全村「家庭訪問」的嘻哈小將中,有人很生氣似,大聲地回應:「姨婆!妳不要亂講話啦!我們老師姓李哪!」我還摸不著丈二金剛的腦門,孩子們卻拉著我的手就跑往另一條小路了,一邊還議論紛紛著:我們姓楊的不能跟姓李的結婚,不然會有大禍臨頭,夫妻有一方會被折磨到死掉!我聽著,心中暗笑道,天呀!這又是那門子生活哲學呢?
跑啊跑!順勢又運動,又玩鬧了起來,鬧夠了緩步下來,路盡頭就是海邊,只有兩間平房的大片草叢顯得好荒涼,房子四周已長遍嫩黃搶眼的月見草花,為了海防安全起見,一般民宅很少留居這麼近海處的,尤其太鹹濕的田,更不易耕種之故。
群鴉返巢囉!最後說再見的小寶貝看起來慘白著臉,我不經意問道:「寶貝,太累唷!」她卻緩緩的答非所問:「因為我的媽媽也姓李,所以我們家始終脫離不了厄運。」我愣愣地搭乘公車,回家路途直想到現在──這詛咒那麼邪惡,為什麼還傳給這一代?都什麼年代了,還讓小孩子也信這一套?
家庭訪問不到寶貝家,因為寶貝說媽媽不舒服,她的哥哥也不在,旁邊那最調皮的同學小小聲說了句:「她的媽媽是瘋子!」寶貝整個臉漲紅了,一邊囁囁嚅嚅地抗辯,一邊惡狠狠地瞪著他,同學在下課鐘裡一哄而散。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