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濱遊蹤
小時候看海只是覺得嬉戲好玩,玩沙、抓蟹、採螺是兒時的最愛。現今的假日時光在安排休閒活動中,除了訪友、登山等活動,令我最嚮往的莫過於暢遊海濱一番。金門是海上的一個小島,海岸風光宜人,只是島民不知去欣賞她的美,甚至有人花錢到國外去欣賞海岸景色,實在太可惜。
海岸邊的沙丘是兒時嬉戲的地方,長年長著馬鞍藤、待宵花等野菜,是一般農家採收當作豬的飼料;濱刺草及環繞海岸的木麻黃,多年來默默的守衛著這片土地,是抗風沙的鬥士,隱約看到被風沙摧殘的痕跡;沙丘旁的紅墩是栗喉蜂虎的家,夏天裡常聽到清脆悅耳的叫聲,身著金翠綠的衣裳,成群展翅飛翔的美姿;沿著海岸線聳立成排的軌條砦,幾十年來防堵匪軍的侵犯,如今成了海濱特殊的景觀;岸上的碉堡已看不到往日駐軍熙熙攘攘的人潮,海岸的據點不再是神秘的地方;礁石在海浪的侵蝕下經過多少年的刻劃,把它變成無數的皺紋,礁石下海生動物活動其中,各種貝類散佈其間展現生命的活力。
每當漫步在白白的沙灘上,望著藍藍的大海,總會遠望海的那一邊,不知道大陸人民生活的狀況是怎樣,隨著時局改變才有了答案。小時候到海邊只是好玩,隨著年齡增長,每到海濱感觸時光如梭,幾十年的光陰匆匆溜走,而大海依然漲退有序,永不歇息,十分規律的運行著。
走在白白的細沙裡,迎著涼爽的海風,望著狹長的海灣,令人心曠神怡,忘卻了世間的俗事,盡情地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只能靠自己體會其中的奧秘而已。尤其清晨看日出,火紅的大圓球從海的另一端冉冉的上升,極為壯觀,
么兒從小就喜歡海,我們倆總會帶著簡易的釣竿,在礁石間垂釣,很容易釣到幾條石狗公;有時候拿著特製的鏟子在石縫中摘取千佛手,或撿拾各種貝類,總是玩得流連忘返,樂不釋手,是親子活動最佳的寫照。與鄰居同行去「牽罟」,那是夏天重要的活動,十餘人合力拉著一條長長的網,從許白灣的這頭捕捉到田浦港的那一頭,正考驗大家的體力,雖然捕獲的魚量不多,但是大家都盡情的參與,笑容寫在每個人的臉上。
早年的村民與海的關係密切,三餐的菜餚都是取之於海,魚蝦、海菜、貝類取之不盡,農夫施肥用的海肥,是最先進的有機肥料,隨著時代改變,人工肥料取代,海濱的生物漸被人們淡忘了,往日與海為伍的盛況不復存在。
我常思索著,多看海的人會開闊心胸,免於狹隘的胸懷,心情不好的時候到海濱散散心,欣賞沿岸的自然景觀,真是人生一大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