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憶往》八○五部隊的故事

發布日期:
作者: 翁雄飛。
點閱率:776
字型大小:

這些日子受生意清淡影響整日變成無所事事守著小店,整天都和電視相伴過日子,從新聞到談論政治性節目都不曾放過,當看了汪笨湖先生主持的「台灣心聲」這個節目時,感觸良多;住在台灣本島的人民能有這樣的節目讓他們暢所欲言,尤其是二二八事件,每天還是有那麼多人,找來那麼多小故事談論不完,然而我們金門曾經歷過古寧頭戰役、九三砲戰、八二三砲戰,住在這裡的人,在砲火下出生入死、犧牲奉獻,台灣人有誰聽過我們的心聲呢?早年不敢說也不能說,現在想說的人也已經凋零老去所剩已不多了。最近金門日報副刊,開闢了這片專欄園地,雖然無法和電視傳播媒體相比,能快速傳播那麼遠那麼廣,但這片小園地總是一個可以讓金門這群經歷過無數次戰爭摧殘的老人,述說著我們如何在戰場上求生的驚險過程,在戰地裡忍辱偷生的日子,在晚年有一吐為快的地方。

記得小時候我也喜歡看一些章回小說,書裡都有記載一些戰爭事件,每當將帥要出征打仗時,總要先養肥馬匹屯足糧草,出發後將士們在前面行軍,後面都有押糧官,押運著大批糧草跟隨著行走,由此可見糧草在戰爭中是何等重要,然而八二三砲戰那漫長的烽火裡,金門民防隊全程參戰支援軍勤;搶灘運補、開挖壕溝、搶救傷患、埋葬戰死官兵,有哪件事不是在炮火下出生入死,即使還未派令出任務的隊員,還是要集合在中隊部待命;輪放哨、巡邏,但政府都沒有發過一口糧食或一套服裝,給這群參戰的隊員食用穿用,每天的三餐都是村公所派預備隊員在吃飯前,挨家挨戶收集地瓜湯,送到集結營地給這群參戰的隊員食用,至於穿的方面,大家都把平常穿的衣服,送至金城「錦芳染布坊」染成黑色充當民防隊服裝。

金門人都很老實聽話,指導員講的就當是聖旨,沒有人敢說不、沒有人敢反抗,民防隊的事還都排在第一位,剩下的時間才自己去討生涯,平常的還過一天算一天,在八二三砲火最危急的那幾天,還好政府馬上派來軍艦將學生和老弱婦孺接運至台灣本島避難,還每人發放三千元補助當生活費,有錢有辦法的人也都撤退到台灣去避難,沒有錢和有任務的人,即留在金門抵抗敵人保衛家鄉與家鄉共存亡。政府派有任務要他們去做,但沒有人去關心他們會不會餓死凍死,那度日如年的烽火歲月,好在天公疼憨人,那年地瓜豐收,大家利用砲彈打過的空檔時刻,像小偷似的去挖一籃回來食用,才能活命。

我們這一輩的人是這樣每天在戰爭下求生存活過來的,但我們上一輩的叔叔、伯伯們,他們所經歷的比我們更悽慘,他們同樣參加民防隊,所受的苦日子比我們更多,記得我在唸小學時,大概是民國四十年或四十一年間,村公所指導員要民防隊員每個人繳交八十元五角買一套草綠色軍服,在那個年代,買一套衣服,那不是容易的事,但指導員規定的事誰敢說不,個個努力想盡辦法去籌錢購買,當時我們鄉下就流傳一則笑話很久讓人津津樂道,鄰居有一位叔輩的民防隊員,他平常就比較調皮,但指導員規定初一交錢,沒有人敢初二交,我們這位隊員借不到錢去交,只好硬著頭皮到油坊去借二百斤的花生債,想來這就是我們窮人家最後的一條路,沒多久軍服發下來,有一天他穿上那套軍服,打赤腳挑一擔糞桶,大搖大擺,向金城出發,當剛進入東門市場時,迎面就遇上了二個巡邏的憲兵,看到了這副模樣,當場把他攔下來,問他是那個部隊的,他不慌不忙的回答說:「八○五部隊」,這下憲兵可傻了眼,那來的「八○五部隊」,於是就把他帶回憲兵隊詢問,折騰了老半天,他理直氣壯的說:『我花了八十元五角合法向村公所買的衣服穿它有什麼不對。』當憲兵搞清楚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也沒有他的辦法,只好請來村長保他回去,並告誡他這套衣服規定除了出操集合,平時是不能穿的,這則故事當時在鄉間流傳很久,並當作茶餘飯後的笑談。

民防隊本來就是軍隊的一種,穿軍服要自己購買實在不甚合理,這則笑談因當時的環境不允許沒人敢站出來說出它的不合理地方,但我們這位大叔竟敢用這種方式來表達,在今天我們看起來這位隊員的智慧和勇氣可是高人一等,只可惜小小的吶喊並沒有引起太大的震盪,可能也沒能傳達至長官耳裡,反而當笑話流傳,不知老夥伴們還記不記得這群「八○五部隊」的故事,也希望後輩子孫不要忘記金門這段辛酸史。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