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小婦人週記》要不要教他打回去?

發布日期:
作者: 小婦人。
點閱率:774
字型大小:

阿君的兒子小誠個性內向,在學校卻成了同學欺負作弄的對象,小誠不知怎麼辦才好,只能回家向媽媽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抱怨哭訴。阿君教小誠要閃躲或報告老師,阿君向老師反映,老師說班上是有幾個較調皮的孩子,她答應會多留意,並要小誠遇到狀況可向她報告。久了,同學都叫小誠「愛告狀的」。有一天,小誠又向老師報告某某同學又打他了:「唉!你怎麼那麼愛告狀呢?」大概次數多了連老師都語帶不耐地回答。

兒子這麼「懦弱」阿君又氣又煩惱,她也知道總教兒子閃避或報告老師也不是辦法,「我該教他在被打的時候打回去嗎?會不會造成孩子將來好勇鬥狠的習性?」阿君憂心忡忡地說。

「那要看妳怎麼教!」我安撫她。

大兒子小時候個性也是十分柔弱內向,和友伴玩耍時被弄哭的往往是他,剛開始我也一直教他要閃避或來找大人協助處理,可是久了!他依然只是會來哭訴又被誰誰打了,我是既心疼又苦惱,向老公求助。

「你絕不可以先打動手打人,但若是別人想要打你時你要閃避,如果來不及,第一次,你要大聲地告訴他:『你不可以打我。』如果他再犯,你一定要打回去;你要讓他知道你不是好欺負的。打回去的時候要更大聲地對他說:『我已經說過不可以打我了,你為什麼還打我!』」老公對著兒子耳提面命地教他「自保之道」。

兒子似懂非懂地點頭,我卻擔心:「兒子還這麼小就教他打回去,會不會使得兒子變成一個好鬥之人?教他回手萬一打出傷來怎麼辦?弄不好還被對方或對方家長反告一狀哩!他這麼小怎麼會懂得掌握分寸呢?」

「兒子的個性溫和不是個會主動侵犯挑釁的孩子,我跟他強調絕對不能先動手;在他這個年紀會接觸到的友伴大都年紀相當,打架無非是你踫我一下或你佔了我的玩具之類很單純的動機,除非拿『武器』(例如玩具)丟或打,否則以他們的力氣應不致打到受傷。我知道他可能分不清善意或惡意,所以教他要先向對方提出『警告』,若對方仍是再犯,那就要打回去;有的小孩子會『打人喊救人』或『先哭先贏』,家長未必了解狀況,所以在排解時難免會有偏頗,所以我也教兒子一定要大聲地表達出立場,聲明不是自己先動手的。或許剛開始會吃幾次虧,但只要兒子能把握原則,他就能在同伴中建立不容隨便欺負的『形象』,一來他就不會老是當受氣包,二來也能培養他自信心,不再因為擔心被欺負而顯得畏畏縮縮。」老公用他所謂「男人」的觀點如是說。

兒子在這樣的「原則」下慢慢地學會適時的回手,剛開始他偶會把別人無意的踫撞「解讀」成惡意的侵犯,我教他:如果不喜歡別人那樣踫到你,那你要告訴對方「你踫到我了,我不喜歡」,如對方說他不是故意的或不小心的那你就不要放在心上,如果他是故意的那你就對他發射『死光』(卡通影片裡鹹蛋超人的防禦招式),若又再來的話就打回去。漸漸地兒子減少回來哭訴被欺負的次數,到後來他更能加入其他孩子的遊戲圈,變得更有自信和開朗了。

今年,孩子上小學了,老公想著小學裡有一年級生到六年級生,跟幼稚園的環境相比要複雜許多,現在孩子「早熟」的很,高年級生欺負低年級生的情形也有所聞,有必要重新修正「原則」:「對你動手的人如果體型比你高大或手中拿了『武器』或人數眾多,那你就要先保護自己、閃避和報告師長處理」。

「等到他再大些時,我們就又需要調整這個『原則』,因為那時候兒子的個性也許又和現在不同,他所處的環境可能更複雜,教孩子沒有絕對唯一的方法,要適性而教,像我們的小兒子個性敏感莽撞,他就得用另一套方法了;這就是孔老夫子為什麼叫個性衝動的弟子子路做事要『三思而後行』,卻又叫另一個個性較優柔寡斷的弟子做事要『慎謀能斷』的緣故了。

原來,教孩子「回手」與「不回手」還有這麼多學問的啊!老公!我真的太崇拜你了!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