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憶往》手指仔餅
記憶中的童年,物質生活極為貧乏,糖果餅乾是十分奢侈的享受,因此,我的腦海裡總是痴心妄想的念著「手指仔餅」。
手指仔餅,是捲成立體的三角形,口感又薄又脆,聞起來有淡淡的香味;那滋味有一點像現在金門金城觀音亭旁,貞節牌坊邊有一家糕餅店製作的蛋捲,只是那家的蛋捲是長形的圓筒狀,而我童年時吃的「手指仔餅」,讓我特別懷念的是不僅僅是那香脆的甜美滋味,還有令人想望的贈品,當我要吃的時候,慢慢的剝開,一小片一小片的咀嚼著,口中輕響著喀滋!喀滋!有時還惹得一旁的同伴羨慕的眼神,不停的瞄著我的餅哩!因為那時大家的環境都很貧困,我也是偶而才能擁有一個「手指仔餅」,當我吃到可以看見夾在餅中的小禮物時,便特別的興奮,有時會是一個小女孩喜歡的「戒指」,我便會拿來試著自己的手指頭,常常就剛好戴在中指上,可以向同伴炫耀,有時也會和同伴交換不同的款式。
香蕉糖,是我兒時記憶中,特別甜的糖。
我成長的那個年代,是個沒有零用錢的年代,有顆糖可以吃的機會,那肯定是個特別的日子,也許是親戚鄰居家有嬰兒滿月或週歲,分送雞蛋、糖仔,我們姐妹便有香蕉糖可以分享,那個年代什麼都缺,水果更是想都別想,所以有個香蕉口味的糖可以解解饞,那真是人間美味哩!那糖是硬硬脆脆的,我們姐妹感情不錯,所以有時一顆糖還要分著吃,我便常咬一口,再把另一半分給小妹吃,有時一顆糖藏在口袋裡,捨不得拿出來嚐,總要溫熱幾天,才快樂的拿出來細細的放在嘴裡,慢慢的含著,可以吃久些。
番仔餅,是記憶中甜蜜的餅乾。
番仔餅的感情更深了,因為那是飄洋過海的餅乾;那要有南洋的親戚回來才有得吃,那時家庭裡有個南洋親戚,是很讓人刮目相看,很讓鄉親羨慕的,因為有南洋親戚就會有僑匯,就是大家所說的南洋錢,我家那時伯父和舅舅都在南洋,尤其伯父很關心我們,逢年過節都會匯錢回來,讓我們祭拜祖先也關心我們的生活。
有一年大舅媽從南洋回來,就帶回來很多東西,特別是分送給我們家的就有好吃的「番仔餅」,圓形的、薄薄的,有些酥脆脆的餅乾滋味,我們姐妹高興的分了一把,有個十來個,大家趕緊各自偷偷的藏起來,因為捨不得一下子吃完,每次嘴饞時就吃一個,我的耐性佳,吃得慢,可是小妹就會忍不住的吃光了,再來我面前「撒嬌」,賴皮的想要再分一些給她吃哩!
跳舞裙,是我美麗的夢。
唸國中時,在南洋的小舅媽,寄來了一件南洋風味的跳舞裙,因為舅媽手巧,會剪裁,她挑了塊花色繽紛的花布,縫製了一件船形領有腰身的大圓裙,喜歡喜氣的我,一看了那件裙子就喜歡得不得了,穿在我的身上,青春像帶著翅膀,好像要飛了一般,那裙子後來雖然隨著我的成長,而被壓在箱底,但是多年來我一直捨不得丟掉,因為它豐富了我青春的歲月,彷彿讓我的生命閃亮起來一般,我曾經穿著它在月光下飛舞,那樣快樂!那樣開心!實在了我一個跳舞的美夢。後來,國家開放觀光,我在民國八十六年和先生結伴到南洋,一圓會見小舅媽的美夢,我記得在小舅媽家,彼此宛如在夢中一般,我對小舅媽的兒時記憶很模糊,因為當年小舅媽到南洋,我還太小;但是總聽母親說起小舅媽對我們姐妹的疼愛,能夠見面,真是上天給我們最好的禮物。
採桑葚,樂無窮。
金城總兵署的百年木棉,陪我走過美好的童年,而木棉旁曾有一棵桑葚,豐富了我們童年的水果季,那時住家附近有一群年齡相仿的玩伴,每當桑葚成熟的季節,我們玩累了,便相約來到樹下,這棵桑葚非常的粗壯,所以應該也是棵老樹,我只記得每到果實成熟的季邊,它常是結實纍纍,我們像饞嘴的鳥兒,桑葚紅紅的便開始摘,雖然有些酸,但是愛吃的娃兒酸得口水直流,卻仍是你一顆我一顆的摘,而在滿樹果實都成熟的時候,我們更是吃得滿嘴的顏色,有時連衣服都沾滿紫紅色的汁液,可是那樣滿足和開心的心境,到現在還讓人回憶無窮,童年最難忘的水果,就這樣在生命上染滿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