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囝仔──一個小衛士隊員的心路歷程
我家兄、姊共十二人,我排行最小,父親在我小學畢業時因病過逝,家中頓失支柱,家鄉土地貧瘠,上山種田辛苦,且要看天吃飯,下海漁獲亦有限,軍管時期,金門百姓生活困苦、求職不易,一個出生於戰地的稚嫩男孩,一心嚮往投筆從戎,我從小頑皮、淘氣不愛唸書,考量當兵可以分擔家計,是改善家境的管道及練就心志的契機,又見同村的陳鳳麟、李佳道等玩伴,過年回金門省親,都西裝筆挺,精神抖擻,很是羨慕,更堅定我從軍報國的初衷。
懷揣夢想,憧憬著未來美好的前程,我毅然報考金門第二士校,回想體檢時因身高不夠,猛往腳底塞襪子墊高,眼淚都快迸流出來,所幸老天憐見,最後終於通過了體檢關卡,71年8月31日進入第二士校警衛士班第6期,歷經九個月的受訓後,於72年5月赴台北「士林官邸」,這是我生平第一次離開家鄉出遠門,含淚告別了母親、兄姊,兀自航向一個不可知的未來,那年我還未滿15歲。生平第一次搭凌雲號軍艦,那次剛好遇到颱風天,在海上漂蕩等待,經過52小時晃悠,好不容易,才安抵高雄。
到了台灣後,我在「士林官邸」83號據點,接受3個月的拳術射擊勤務訓練,在吳區隊長朝國、謝區隊附漢隆、薛釗輔導長及李振世、鐘恩乾、潘廖平(已歿)分隊長的細心教導,嚴格訓練「愛的教育、鐵的紀律」。謝漢隆區隊附要負起集訓區隊訓練任務的成敗,每日帶頭攻山頭跑步、蹲馬步訓練體能。同年九月,任我為下士衛士階(是為精忠衛隊第17梯次),奉派「七海寓所」警衛隊第一區隊執勤,除了剛到第一區隊較辛苦外,其餘後續軍旅生涯,因在營期間,深受長官愛護,所幸一直平安順遂。
值得一提的是,丁振東將軍在「總統官邸」擔任警衛隊長任內,特別照顧金門子弟,其對待部屬像親人一樣,生活細節,鉅細靡遺,備極關懷、呵護有加,一有問題即刻解決,他任職「國防部警衛隊」隊長時,盡心擢升所屬本縣籍官兵、嘉惠本縣子弟,深受金門籍衛隊弟兄的敬重、感恩與懷念,也因此在陳福海縣長任內,頒予榮譽縣民證,以表彰對其高度的讚佩與認同。
服役期間,個人曾代表「精忠衛隊」參加「聯合警衛安全指揮部」每年舉辦的個人拳術比賽,因表現優異,75年夏天,老夫人宋美齡女士自美國返台,被拔擢調至士林內衛區隊,擔任夫人隨扈,這是個人一生最感慶幸的榮耀,斯時,呂光輝、李佳道兩先生,是我的分隊長。
拳術、射擊、勤務是「精忠衛隊」的看家本領,士林內衛區隊代表「精忠衛隊」參加「聯指部」每年甲組射擊比賽。平時成績佔50%、比賽當日佔50%。記得76年間,個人在每月的射擊成績表現優異、若比賽當日達九十分以上即可拿前三名。只因比賽當日打PPC遺落兩發而前功盡棄,當下相當自責,難過數日,還好當時有莊明基區隊長及各分隊長的安慰及開導、才慢慢走出陰霾、迎向陽光。
回想在「士林官邸」期間,每逢休假,除了出外旅遊,瀏覽寶島風光,也時常與同袍到士林夜市閒逛,時而一杯生啤酒,兩道小菜,休閒紓壓兩相宜,士林夜市的美食及夏天的雪花冰,亦屬人間美味,令人流連忘返,至今難忘。
78年元旦,個人改調中央黨部三個月,再調到隊部駕駛班直到退伍,長官把我調駕駛班是「涼缺」,是希望我可繼續留營,唯天下無不散的筵席,因三哥經營眼鏡機檯公司需要人手幫忙,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兄長事業肇始,不得不幫忙,乃於78年辜負了長官期許,毅然辦理退伍,協助兄長闖南跑北,遞送眼鏡機檯及維修工作。
感嘆命運捉弄人,正當公司要進入穩定成長階段,兄長因積勞成疾,英年早逝,留下公司給我與三嫂承擔,個人因不諳經營之道,不久公司旋即以收場告終,隨後到姊姊經營的電鍍工廠工作,開車送貨打雜。
個人自幼喜愛運動,退休後仍不忘一生所學--八極拳,此拳係從清朝開始,大內侍衛高手均需練習,流傳至民國,依然沿襲,在蔣志太老師(之前經國先生警衛室上校副組長、72年退休)的引導下,與幾位「精忠衛隊」學長加入武壇八極拳協會,試圖將八極拳發揚光大。
個人從擔任衛士服務期間,對幹部領導管教及訓練點滴在心頭,退役後,到社會上工作謀生的經歷打拚,一路走來從青絲到白頭,有苦有樂,訴不盡,道不完,深覺福由心造,知足惜福才是最美的。
流光易逝,「精忠衛隊」隨著時間遞嬗與環境變遷,現在總統的安全維護任務,由「國家安全局特種勤務指揮中心」統籌各任務編組負責。在經過46年的嚴密護衛,民主的潮流使「士林官邸」在85年正式對外開放,成為遊客們在假日時的另一休閒的好去處。
經過十餘年後,與在台的二姊、四姊、五姊、六姊、姊夫及外甥們一行浩浩蕩蕩,一起故地重遊,那裡草木扶疏,花團錦簇、芬芳旖旎的一草一木,熟悉的環境,彷彿又看見老夫人用心栽培花木的情景,前塵往事,歷歷在目,「雁過留聲,蛇過留痕」,雖景物依舊,可供後人參觀,而人事已非,令人觸景傷情,回首來時路,這裡曾是培育我從青澀少年邁向茁壯成年的地方。
往者已矣,來者可追,金門籍衛士隊弟兄像是一家人,人不親土親,大家建立很深厚的革命情感,所以我退伍後,每年定期參加「紀念蔣公誕辰暨隊慶聯誼活動」,與昔日袍澤會面敘舊,分享生活點滴,畢竟同是金門囝仔,彼此有共同的環境背景,非親即友,就以曾是我分隊長的呂光輝先生來說,他後來官拜上校退役,他就是我姊夫的弟弟,有著這層親誼關係,又有同袍軍旅的革命情感,每次舊屬再會面,格外親切,也因為昔日同袍經常聚會,故而醞釀了後來「金門精忠衛隊協會」的成立,做為長期交誼的窗口。
第一任「金門精忠衛隊協會」理事長由張鴻飛膺任,協會成立以「精誠與忠貞」為主要宗旨,藉此聯繫會員情感,為會員爭取各項權利,並歡迎地區曾經參與「總統府警衛隊」成員加入會員行列。
金門囝仔的心路歷程,少小離家,憑藉由記憶、史料與報導等的爬梳,盪漾兒時模糊的輪廓,是的,好像不從史料上著墨戰地的生活與烽煙,便不足以表徵金門囝仔似的!走過時間的沙漏,時代造就命運、禍福相依,此生已無所怨尤,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曾經苦過、累過、歷經心志的磨練,沉澱下來後,「回首輕掬,隨身幸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