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憶往》補破網情事

發布日期:
作者: 木子。
點閱率:1,113
字型大小:

海洋中孕育有取之不絕,用之不盡的寶藏。各種生物的繁衍,互生,共生,更是一般平凡老百姓所不能理解,只知每回往海邊走去,總會有一些小收穫可以帶回家品嚐,只要你肯付出,勤勞尋覓,總會有多少各種不同的水產生物成為食物鏈中的一分子。

對父母靠海維生的我們而言,漁獲量的多寡,牽引著一家子整日的情緒,收穫量多時,父母心情愉快,全家也跟著愉快,反之則反。而要有高漁獲量,潮汐、海流是最大的控制者,而捕魚用的工具│漁網的好壞也有所影響,大潮時,漁網下海圍捕魚兒,使用多日後,多少會有所損壞,圍堵到較大的魚或是螃蟹、鱟:::等,漁網受傷的程度跟著增加,故得利用小潮時,海水退潮小,水淺漁獲量少的時段,將圍堵在較水深處的漁網,抬回家修補整理,以利下一潮汐的使用。

民國六十年代初,用漁網圍堵漁獲,約三十公尺長的漁網成一單位,其中每隔二公尺,就須用木、竹、鐵竿來支撐漁網的高度,一單位的漁網,要好幾根的木、竹、鐵竿來構成支架,整單位合起來的重量相當可觀,尤其是從海裡往岸上抬回時,加上海水、污泥、海藻等的重量,更是一大挑戰。

抬漁網上下海的工作,著實有夠辛苦,抬著笨重的網和竹竿,走在漫長且污泥深及膝蓋的路途上,加上找好位置準備圍堵漁獲的方圓三百多公尺遠的半圓形範圍的污泥要走,而漁網固定位置後,也需要挖土將漁網掩蓋固定,以免漁獲物從往下逃跑,這用鋤頭絕土覆蓋的功夫,真是沒有好體力與希望支撐下,一般人是做不到的,父母、兄長的辛勤可想而知。

每月初一、十五是屬於大潮時段,也就是說,每月有兩次的搬抬漁網上下海,以利用大潮時,海水退得遠,可將漁網往水深的地方圍堵,則較有豐碩的漁獲可得。

漁網抬回家後,我們要趁機縫補不慎被魚兒戳破的破洞,沒上過織網實習的父母和我,也學得簡單技巧,按照網目的大小,多少也織出像樣的紋路來,咱們補了幾年不知道,只知道連婚後懷孕時,也曾回家幫忙補過漁網,在那時有人警告我說,懷孕時織打毛線衣或是織網犯忌後,小貝比身上會留下永久的胎記(又有另一說法是會有作繭自縛的禁忌在),讀理工科的我,講求的是科學證據,實驗結果,偏不信這一套,我行我素的樣樣來,那時也正巧在向同事學打毛衣,可是樣樣禁忌皆犯,只是,久坐後的腰酸背痛自己承受著,小孩出生後健康正常,印證了迷信之說不可信也。

在補破網時,所需的纏線工具,我們稱之為「ㄍㄧ ㄚ」,視規格的大小,可纏繞約十幾公尺的尼龍線,尼龍線的韌性極高,很耐用,常常在補網時一個出力,就將漁網扯破成了「愈補洞愈大」的說辭。補網時,需要順著網目排列依序按菱形的大小網目,織出整齊的網目來,否則按父母的說法,不同大小的網目,會造成整塊漁網受海水拉扯的力量不均衡,而很容易使整塊漁網損毀,也為了美觀下,我們只能慢工出細活的織補,找個陰涼地廣人員少走動區,把網攤張開,就可以進行,常常引來路人的圍觀與閒聊,又是另一種人際的交流方式,不至於使你從事單一工作,而無聊打起盹來。在補漁網的同時,見著有海菜、污泥、漁獲的乾屍等物,你也要一併的清除,免得放置一旁時,遭到鼠輩的啃食破壞,而壞了漁網的壽命,一方面,也有利於下回漁網下海時的張網固定與減輕重量,如此,可以延長漁網的使用期限。

這些年來,媽媽還是繼續她下海捉魚、拿海蚵、剝海蚵的工作,年老眼力漸弱的她,戴起了老花眼鏡繼續補破網的工作,在機械化生產下,市面上漁網的價格是比以前便宜多了,有時建議她重新購買新網,以節省補破網的眼力與時間。但是在她的觀念裡是,能用且用,何必浪費,目前漁網是便宜多了,但是品質沒有以前所購買的耐用,品質愈來愈差下,她寧願隨時進行補破網的工作,也當是自個一個人打發空閒時間的解悶劑,以往工作成習慣了的她,還真是閒坐不住,也好,在「要活就要動」的理論下,我們也不加以干涉她的忙進忙出,她的生活型態就是要工作,在工作中她能得到快樂,我們又能怎樣?每個人都有她過活的方式,不用羨慕別人怎麼個過法?只要自覺得快樂,活在當下,管她是「忙、盲、茫」呢?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