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校園札記》「學術研討會」停看聽

發布日期:
作者: 笨牛。
點閱率:618
字型大小:

閩南文化研討會的第三天,其實也是我最感茫然的時候,因為我無從得知主辦單位的詳細做法為何,一腳踏進學術研討會會場│金門技術學院,問了服務人員後雖知「要聽哪一場都可以」,然而每個會場每場僅數十分鐘,而又有六個會場分別三個樓層,一下子實在也無法拿定主意,走過來、走過去,索性找到一個會場坐下來,然後用心的尋找每一場的主題,找的是有關金門的,我找的甚至是有關我的,從別人眼中看到的金門、村里為何,我很好奇!眼前是黃振良老師在報告,內容大概是過往的金門,在此一會場,主持人說他以前在金門看到的星星較大,而現在較小了,金門是少數閩南建築存留多樣的地區,這屬誇獎吧!我想。我從主持人口中得知學術研討會有嚴格的時間限制,一旁有人在控制著時間,而發表完則會有討論時間,參加「學術研討會」,這是我的第一次,大概也是金門的第一次吧!

鎖定主題,我自信滿滿的朝下一個會場邁進,不再迷失方向。雖然些微對不住同一會場的下一個報告人,因為他們可能不是我的目標。主持人說「不了解建築的台灣建築師比八二三砲戰更可怕」,那指的是現在在整修中不再有原汁原味的建築,而幸運的是金門有這五十年的戰地政務,如果沒有這五十年,也許金門的發展已經「不像樣」,不少人也認同戰地政務的確「功大於過」、「利大於弊」。另一場「浦邊周宅」的重修則帶著感傷的意味,它彷彿從一個「樸實的少女」成了「貴婦」;「文化產業在金門」一開始談及大陸貨的成本是金門的十分之一、二十分之一,導致本地產業被排擠,我們房子、樹、碉堡、動物的棲息地、海岸都有待修護;國家公園做的、縣政府做的該取得平衡吧!在金門,「對學建築的人來說,到每一個村落都是一個驚喜」,但願這種感動能長久保有。而民宿是「主人的生活不因為暫時來的客人而改變」,這與我們當前的認知實在有落差。我們要的是「文化觀光」或者只是「觀光」?要旅行團來做抑是自由行?我們可發展「小型觀光事業」,例如由計程車司機帶觀光客到精緻點做個「精緻導遊」,各聚落文史工作者介入整體的發展,當大家都往世界遺產這條路走的時候,我們可不可以有不一樣的改變?

在「金門島生物文化多樣性的組成」中提到我們這「小型海島」,很多「歷史的偶然」促成這個地方的改變,金門在政治上屬台灣,地理上屬大陸。自歷史上「五胡亂華」,六個姓氏來到金門,基本上常常是中原有難,國人就自大陸避難到金門,金門生物往下走是在元朝時「鹽場的設立」,因而風沙大,也使得金門開始沙漠化、荒漠化,西元一六六三年,洪受「蒼海紀遺」中如是記錄;不同的殖民帶回來不同的僑鄉文化;金門是整個美蘇防線的最前線,甘迺迪曾演說「如何捍衛金門」;日本人寫的書中提及「以前浯江溪口船是可以走進來的」,適時的隔絕提供適度的時間和空間,「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我們都在寫歷史,知道自己島過去的歷史,選擇未來要走的路。我還聽了「會元傳臚」閩南第一人│許獬及「從金門后湖昭應廟之建醮儀式探討其聚落空間之界定」,那當然是多看、多聽以便多了解,藉此一窺別人花了長時間的研究所得的結晶,只是未提及十二年一次作海醮,也許只能歸咎於他們非深入、長期的駐金之人囉!在「金門古崗村明朝鎮國將軍墓掘考」中,藉由相機的大用我們親眼目睹怪手以「粗暴」的方式挖掘「古蹟」,實在令人痛心不已啊!這也是一種走過歷史的見證!

研討會上,大家可以自由提出自己卓越的見解,除了時間特別短促之外,這群來自四面八方的英雄好漢齊聚一堂,大家為的是這片你我共同成長的土地的未來,我們需要發出不平之鳴,為那些日漸消逝的「輝煌的昨日」,我們也需要給點掌聲,為那些一心一意在再造「燦爛的未來」的人們!研討會結束了,一股光明的力量正在開展!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