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阿娘的俗語話之廿五

發布日期:
作者: 吳家箴。
點閱率:3,214
字型大小:

●「九月九,風吹嘛嘛吼;十月十,風吹落屎礐。」--農曆九月,時序暮秋,秋風颯颯,放起風箏,呼呼作響;而到十月,風勢微弱,風箏飛不起來,故而掉落糞坑以配韻。
●「搭共隻船,穿共領褲。」--同船之人,同舟共濟、休戚與共;共穿一褲,關係緊密,脣齒相依。
●「有風著有雨,有路著有步。」--風雨相伴,屬自然現象,同理可證,既有道路,自可按步而行,達到目標。勉人樂觀面對,克服困難。
●「手痛好過家,跤痛好繡花。」--手痛仍可行動自如,串門哈拉;腳痛則行動受阻,只能乖乖在家。所以母親又說:「跤痛肥,手痛瘦」,言之有理。
●「五男二女,食飯自己煮。」--子女雖多,由於推諉塞責,三餐仍需自理。意同「三個和尚沒水喝」。
●「一支喙,干若飯匙銃。」--「飯匙銃」即眼鏡蛇,為劇毒之蛇。比喻出口傷人,說話狠毒。
●「嫁著富翁磨袂盡,嫁著窮翁睏飽眠。」--富翁表面風光,但往往忙碌異常,跟著吃苦;窮翁表面寒酸,但生活較為正常,可以一覺天明。利弊互見,聊以自慰!正所謂「貧窮自在,富貴多憂」。
●「有錢一尾龍,無錢一尾蟲。」--有錢時如一尾活龍,意氣揚揚;沒錢時像一條蟲,垂頭喪氣。
●「行棋有棋步,刣豬有刀路。」--泛指各行各業都有其行事準則。
●「人呆,看面知;人憨,看行動。」--一個人是否愚癡,從其面貌舉止即可看出端倪。
●「毋知頭,毋知尾。」--事之原委全然不知,表示最好別做任何評述,以免誤判。
●「中醫看袂好換西醫,西醫看袂好換童乩。」--看遍群醫,束手無策,最後只好求助神明。比喻「久病亂投醫」,無助之下,多方嘗試。
●「講(ㄔ各)捌,喙鬚著拍結;講到會,後叔變老爸。」--「鬍鬚打結」與「變成老爸」,比喻費時久長,也為配韻,表示朽木糞土、不可教也!
●「無人情,無本景。」--前提是助人之後,不僅沒有恩情,連所付出的成本代價也付諸東流。表示「人情似紙張張薄」、「船過水無痕」。
●「奴欺主,食袂久。」--早年的長工或婢女,一生為主效命,倘若對主人不忠不實,遲早會被主人識破、甚至解僱。
●「喙舌無骨,反入反出。」--以舌頭之柔軟無骨,譬喻說話反覆無常、出爾反爾。
●「歹查甫厚同年,歹查某厚姑姨。」--厚在此作「多」解。「同年」與「姑姨」在此指損友。素行不良的人,無論男女,都會結交許多狐群狗黨、三姑六婆。比喻臭味相投、物以類聚。
●「前人囝,毋敢吮人後母奶。」--比喻處在陌生環境,畏首畏尾、諸多顧忌,不敢隨心所欲、放手而為。
●「一心想欲死,一心想欲食米。」--「想食米」表想活不想死,這是一種矛盾心理。比喻優柔寡斷、意志不堅。
●「大厝大海海,枵死無人知。」--早年金門謀生不易,許多男子婚後不久即赴南洋「討賺」,有人一去不返,有人他鄉另娶,就讓元配獨守空門,直到老年,雖然留下大厝田產,卻無親人照應,往往餓死家中也乏人聞問,晚景堪憐!
●「搬戲的欲煞,看戲的毋煞。」--再強的演員也需要休息,再長的戲也有盡頭,然而觀眾卻欲罷不能、不想散場,比喻戲劇精采絕倫、觀眾如痴如醉。
●「一日省一喙,一年省一櫃。」--一日節省一口,不見成果,但日積月累、積少成多,一年便可節省一櫃,勉人節約簡省。正如積土成山、積水成淵之理。
●「牛用角觸,馬用跤踢。」--指各類動物各有防衛與攻擊的武器。
●「換湯無換藥,換被無換蓆。」--比喻只更換形式或表面,而內容與實質依然未改,有詐欺之嫌疑。
●「贏筊驚食飯,輸筊驚天光。」--手氣正旺,若是停頓,好運跑光,再贏就難;手氣正衰,若是天亮,賭客跑光,翻本無望。
●「用跤頭窩想嘛知,用腹臍想嘛知。」--比喻淺顯易懂的道理,無須用大腦思考。
●「欲穿流汗,毋穿畏寒。」--在季節交替、乍暖還寒的日子裡,穿多穿少難以拿捏。
這本流傳千古且未經任何機關審定的「教科書」,若無傳承與維護,終將逐漸式微而流失殆盡。
(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