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戰火浮生──讀《金門的女兒》札記

發布日期:
作者: 林正三。
點閱率:1,073
字型大小:

謝宗安在1974年有書房「橄欖齋」:「橄欖味雖苦澀,咀之芳馥。吃橄欖,越吃越有味。橄欖,敢去展覽。」(180頁)謝宗安勉勵學生:「臺灣很小,我們要走出臺灣,走向世界。」(181頁)陳素民說:「展覽是一交流舞台,與世界接軌,才不會閉門造車。」(172頁)她參加國內外書畫聯展百餘次、個展6次、母女書畫展8次,她確實勇於走向世界,追求成長。陳素民說:「晚年的我,人到哪裡,心到哪裡,筆也寫到哪裡。」「行舞」系列作品,乃是從金門出發,走入世界。
古人強調繪畫要師法自然,陳素民「從大自然中求取精萃」(161頁),「直到今日才知幻化始於自然無常」(187頁),「人因感謝大自然,讚歎大自然,故寫之、畫之,希望把它表現得更美!」(187頁)她的領悟顯然概括了繪畫美學的重要原理。她參與的師大五七畫會,堅持以「飛蛾撲火」的精神實踐對藝術的熱愛(173頁)。
陳素民在她的時代環境中淬煉了弘毅的性格,她勇於追求夢想,在關鍵時刻能做出正確的抉擇,她學而不厭,在實踐中能發現智慧,不斷提升、豐富生命的意境!
四、金門的女兒與故鄉
「為了追求世界我離去」,「為了擁有世界我歸來」。(陳義芝<回鄉>,《無盡之歌》,130頁。)
陳素民說:「戰爭,讓我深刻體會金門孤島生活之艱苦閉塞;戰爭,也提供了我奔向臺灣新生活的出路!」(243頁)是戰爭改變了陳素民的命運。她喜歡小學的外省老師們有學問、有才藝,而且「對人生懷抱理想,勇往直前」。就因為懷抱理想,所以陳素民立志離鄉!父親丟給她一只金手鐲,她哭辭父親那一幕(50頁),真是賺人熱淚。她對父親信守「學成返鄉」的承諾(62頁),台北女師畢業、師大美術系畢業都回金門任教。後來因為先生在台灣工作,她才離開金門,遷居台灣。她在職場自覺發揚金門三大精神,事實上是「我以金門為榮,金門以我為榮!」多麼強烈的鄉土意識!丈夫病逝,她決定留在台灣,不回金門,是為了孩子和自己的工作。(113頁)家庭經濟穩定之後,她常接父親與繼母來台北居住,她曾經連續三年除夕搭軍機回金門陪雙親過年,原來她對父親承諾:「你讓我讀書,我必盡心孝敬您到百年!」(118頁)
1999年12月,她與師弟李維返鄉尋根,在金門陶瓷廠執筆創作。(163、170頁)陳素民在世界各地參展,返金歸鄉的展覽特別有重大意義!1996年3月29日為期一周的「中華婦女書會聯展」,回謝宴後書友伴她回娘家:「此情此景,古厝情,父母恩,兒時艱辛奮進幕幕湧上心頭,不禁令我百感交集,淚如雨下。」2017年11月,「中華藝風書畫會」於金門聯展,陳素民在家鄉享受左右逢源的鄉情。2015年能仁小築在金湖鎮落成,能仁小築既是兩岸觀摩書畫的跳板,也是真言宗在金門的傳承點,提供觀光瀏覽,為金門的民間文化增色。211頁能仁小築照片附註:「我和道兒回家了」。239頁照片附註:「金門能仁小築4樓佛堂是我家」。陳素民晚年能回故鄉,故鄉肯定她、接納她,今生可以無憾了!
(稿費捐大同之家/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