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知識經濟時代提升學校優勢的省思

發布日期:
作者: 李世峰。
點閱率:686
字型大小:

壹、前言

在二十一世紀,台灣正昂首邁向開發國家的行列,面臨國際化、自由化、科技化、資訊化等趨勢的嚴厲衝擊,提升競爭力已成為因應未來挑戰的主要條件。

學校是培育人才的搖籃,在社會進展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但過去學校處於封閉的系統,可以不必顧及外界社會的變遷,也可以不必與外界產生互動,它守在象牙塔裡,依然可以生存發展;可是現在是一個開放系統的社會,學校系統外的訊息大量湧入學校系統內,給學校相當大的衝擊,所以須有所調整與改變,以因應社會變遷的需求,因為學校可以帶動社會的進步,社會發展也會促進學校變革。

貳、提升優勢的必要性

知識經濟廣義的定義係泛指一切藉由「知識」所創造或進行的經濟活動。知識則包括政府、企業、個人所累積之經驗與智慧,透過文字或圖表型態,使之成為可儲存、分享的資訊。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學校的組織和領導方法必須相應地變革,方能有效因應系統外之自然發展和社會發展的挑戰並突破學校發展現狀、提升效能。所以學校變革已經成為學校發展之重要課題,其基本的旨趣在於強化學校競爭力。當前學校倡導學校優勢的必要性,主要來自於下列五項因素:

一、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知識經濟時代最重要的特質,就是變化性大和競爭性強,各行各業為確保領先地位,必須善用科技和不斷創新,使知識生產源源不絕,創造更多的商機。在未來的教育事業中,遭受知識經濟的衝擊是必然的,所以學校必須思考其在知識經濟時代中學校未來發展的願景和方向,採取主動積極創新的學校經營策略,才能強化其競爭能力。

二、世界貿易組織的加入:我國於九十一年一月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會員,未來教育政策必須採取開放政策,允許海外名校來台設立分校招收學生,或許若干年後,可能部份經營不善的學校,將面臨招收不到學生的困境,導致被迫關門或整併的命運。

三、學生入學人數的降低:我國隨著生育率的降低,整個人口年齡結構產生變化,這種現象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入學人數,一旦學生入學人數逐年減少,勢必殃及學校的招生人數來源,因此學校必須改善其品質,提高其聲望,以解決辦學與存在的危機。

四、經費和資源的有限性:近幾年來,政府面臨的各類問題,其中以財政惡化是最嚴重的問題之一,造成財政赤字和預算排擠等效應,因此在未來教育經費和資源愈來愈有限的情況下,如何提高其成本效益,將是經營校務的重要課題。

五、家長選校意識抬頭:在一個民主、自由和開放的社會,人民對於教育權利的爭取比以往更為積極,過去國家教育權的觀念已經逐漸為國民教育權的觀念所取代,教育權的主權在於人民,不再為國家所支配。所以教育基本法第二條規定:「人民為教育權的主體」;此外,第八條亦規定:「國民教育階段內,家長負有輔導其子女之責任;並得為其子女之最佳福祉,依法律選擇受教育之方式、內容及參與學校教育事務之權利。」讓家長選擇學校有法律的保障。上述法條在在顯示家長選校意識的抬頭是在法律的庇護下自然形成。

參、因應的策略

學校在未來的時代裡,其競爭將比過去更為激烈,必須運用科技及企業管理的做法來經營學校,才會使學校更具績效,有了績效獲得社會肯定,才容易建立品牌,也才有競爭力。以下提出幾項提升學校優勢的策略,供參考:

一、學生能力方面:

學校應積極培養學生具備當前經濟與社會生活所需的能力。

學會認知(learning to know)的能力:人們要有廣博的知識,就要成為終身的學習者, 不斷追求新知。

學會做事(learning todo)的能力:這是指除了學會職業知能之外,還要學會應付各種情況和共同工作的能力,包括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會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 etogether)的能力:這是指學習尊重多元,以理智、和平的方式解決糾紛、衝突的能力。

學會發展(learning to be)的能力:這是指每個人要透過學習,把所有的才能、潛能充 分發揮出來。

學會發展後設認知能力(learning to develop meta-cognitive abilities):未來的世紀,人類世紀,人類必須擁有認知且監控自己──思考如何思考及學習如何學習的能力。(上)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