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知識經濟時代提升學校優勢的省思

發布日期:
作者: 李世峰。
點閱率:706
字型大小:

二、教學方面:

需要新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具備學習去學習的能力

前已述及,學習如何學習以及發展後設認知技能或後設能力,已成為是教育機構的一項重要任務,特別是對於學校而言更是如此。在當前的社會,所有成員需要在不同環境中具備自動學習的能力,而且能對本身的工作職場產生積極的貢獻。然而,學校想要透過傳統的專業教師對話模式,來教導這些技術與能力並不容易,這顯示著學校需要新的教學模式,亦即學生必須在師徒關係網絡中取得新技能----學習如何學習,思考如何思考,而不是只繼承過去的知識傳遞。

學校教育人員必須積極參與資訊與通訊科技,因為它已變成是一種知識媒介

正在興起中的全球資訊社會,已創建了新的「知識媒介(knowledge mediators)」,包括資訊與通訊科技提供了正式教育體系的輔助功能。但是有許多教師依然對科技漠然,殊不知在很多資訊與通訊科技領域之中,教師可能有很多可向學生學習之處,勝過於去教他們。因此未來必須強化學校教育人員的資訊與通訊科技之應用能力,透過教育的訓練,來培養教師本身和學生的資訊與通訊科技能力相當重要。

應致力轉變學校教育,使其變成較少是關於傳遞資訊,而是更聚焦於教學生如何學習,並成為具有創意的問題解決者

由於與大腦和學習本質有關的知識之快速增加,再加上不斷成長之科技力量,已激化教師和學習者的互動潛能。有一些學生可能需要比其他人更多的時間,才能達成高的成就水準;還有一些學生則需要密集的個別指導,而且在他們成年之後,在職場中的學習可會比在學校還好,故不見得在學校短時間學習就能有所成果,更不得成績不好就前途不明,為了滿足此類學生的需求,教師需要轉變本身的教學方法與教材內容更有耐心與愛心去輔導與補救教學,以因才施教理念教導學生認知自己的能力,該如何學習,如何解決問題。

順應當前社會實際需要,建構新型態的教與學

現代科技使先前無法達成的個別化教學得以實現。學校為了迎合前述的學生個別需求和教學需求,教師需要有全新的教育態度,學生需要有全新的學習態度。教師要詢問自己的不是「這學生究竟哪裡不對?」而是「我需要有何種不同的教學作為,才能確保這位學生下次能夠學習成功呢?」同學要檢討「我自己是否認真且有心想學?」而不是只會怨天尤人批評老師與學校。

教師必需不斷尋求最佳教學實務,並發展本身的行動能力和表現,因為教師是工作於專業的學習團隊之中,不僅是在學校之內,亦包括在學校之外,教師因而會樂於接受別人的檢視,而且歡迎同事有模仿和觀摩其最佳教學實務的機會。學生則是在專業學習團隊中,借由教師及同儕幫助互動學習,而此種學習是透過深層的自我體悟與認知後主動的學習,經由心智上的感悟,學生才真正知道自己該如何理性與批判性思考,主動尋求自己解決問題之道。

重視新世紀的課程:品格

西方宗教革命家馬丁路德五百年前的一席話:「一個國家的興盛,不在於國庫的殷實,城堡的堅固或是公共設施的華麗,而在於公民的素養,也就是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遠見卓識和品格的高下。」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聽來仍然令人震撼,當前知識經濟快速變動,人類面臨的首要挑戰,會是倫理、道德、價值觀的挑戰,因此1992年美國品格聯盟(Character Counts)主席海瑟班指出:「如果我們想要有個真正的民主社會,讓個人健全成長,家庭力量堅強,就需要建立倫理的基礎。」該聯盟結合各界資源與力量推動品格教育,因為沒有品格,教育只完成一半,更無法培育出世界的好公民。倫理道德該怎麼教?品格該如何培養?儘管意見分歧,但所有的學者專家都認同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大人以身作則,因為以身作則是最具說服力的道德教材。據調查顯示品格教育最具不良示範影響的前三害:政治人物、新聞媒體、電視節目,可見在環境日趨複雜的今日,教師對學生價值觀的影響漸漸式微,如何找回社會的核心價值:尊重(respect)、責任(responsibility)、公平(fairness)、誠實(honesty)、仁慈(kindness),將是國家永續發展的重要教育課題。

三、行政與管理方面:

落實學校自主管理

成功的學校自主管理端賴於賦予學校的各項權力和責任之平衡,以及觀察學校領導者和其他成員對學校相關資訊之掌握與具體表現。是故學校領導人所面對的挑戰,就是其是否真正瞭解學校內外環境面臨的變化以及要如何處理且成效如何?因此賦予學校更多的決策權力,包括給予校長、教師、家長及社區成員取得在預算、人事及課程的更多權力,將有助於學校組織的本位管理與創新並有高效能的教育產值。

加強行政視導

建立學校視導機制是評鑑學校績效的有效作法,透過系統化的考核校務工作,瞭解學校行政計畫執行的優缺點,對缺點需要求列出改進計畫並確實追蹤考核,對優點則嘉勉並獎勵優秀行政人員以提升團隊士氣。建立良好的視導評量機制可督促學校行政人員本身擁有更大的責任績效,以提升行政效率並確實獲悉學校的實際表現。

倡導服務的行政觀

學校教學品質的提升,有賴教師的努力外,行政的後勤支援服務亦是重要關鍵。領導人以身作則激勵行政同仁秉持服務、助人理念服務師生,行政效能不但提升也可令人覺得行政工作是感性具人情味且愉悅的,行政人員為人服務的使命感,強化了自己存在的重要意義,更讓教師教學無後顧之憂,學生學習無障礙,也落實教育政策,何嘗不是做公德的修行。

肆、結語

二十一世紀的經營理念,有許多係源自於企業組織,雖然企業組織與教育組織的目標,存在基本上的差異,特別是企業組織乃屬於高度競爭的組織,而教育組織的基本特性則屬於養護性的組織,但企業組織的經營理念,對於教育組織仍有相關程度的適用性(張明輝,民90:11-12)。換言之,學校(尤其是公立學校) 是屬於養護性的組織,所以對於外界的變化感受並不強烈,但身處知識經濟時代,學校應可吸取企業組織的新觀念,以活化學校組織的運作,當然在應用企業組織相關理論時,一定要加以轉化,以符合學校教育目標。

知識經濟時代的學校首先應建立學校發展的願景,以作為師生共同努力的方向,其次,行政運作時應淡化科層體制的色彩,要多發揮專家權、典範權與資訊權等作法引領學校。此外,學校本身的自省和努力才是根本所在,面對未來社會的衝擊是一種危機,也是一種轉機,是一種阻力,也是一種助力,學校能夠結合眾人智慧思考對策,發揮團隊合作力量,充分運用知識管理與科技力量,從行政、教學、研究和服務方面,展現高品質的學校本位經營理念,將是提升學校優勢的最有力量保證。

(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