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回家

發布日期:
作者: 陳卓希。
點閱率:1,787
字型大小:

「我有自己的世界要忙,不會太寂寞的。」出自三毛。我第一次讀到這句子時,心中泛起微微漣漪,但我不明白為什麼,只覺得有些貼切;再一次想起,是疫情進入三級的嚴峻時刻,我一個人躺在大學宿舍的床上,在關上燈漆黑的房間,靜靜地聽著窗外一隻不知名的鳥兒叫著,叫聲稍嫌擾人,難以沉睡,但同時又令我安心,讓我知道在這夜深人靜的時刻,我不是獨身一人。
  面對疫情突如其來的加劇,讓原本平靜的生活步調完全被打亂,處於任何事都自行規劃、現為自由階段的大學生,更是硬生生受限,不得已須停下腳步。疫情爆發之際,學校宣布全面遠距至學期末,諸多同學便立刻收拾行李返家,一方面擔憂雙北的高感染風險,另一方面則是待在家自在,生活機能比宿舍完善。看著整棟女生宿舍的學生,扛著大包小包進進出出,更多的是,滿身是汗的家長搬著一個個紙箱走下樓,就算戴著口罩也能聽到他們的喘氣聲。一日日反覆地看到相同畫面,不禁使我思索,是否也該回家?但身為小島來的出外人,並不會有家長開車到宿舍門口,就不會有家長經過重重檢驗和消毒,只為進到宿舍幫忙自己的女兒搬宿舍,再開車回家。
  想想後,稍嫌有些孤獨,但同時也認為,這就是小島人必經的過程,我相信自己能從離家學會堅強,更相信自己能比同齡人更快自立和成熟。先不論疫情之下到底該不該因返家而移動,我內心是不願回家的,除了認為減少移動減少風險外,更多地,可能因自己有堅持的理念、不願放棄,也可能好勝自尊的性格佔了部分因素,但凡我訂立的行程或目標,沒有完成我就不想回家;此刻的我,本來應該南下、在外縣市進行採訪,回來後與組員相約進行討論和撰稿,另外,有多堂課的報告和論文會同時進行,但現在都不是規劃中的模樣了。我有些氣餒,但又得立刻學著適應並安排遠距的生活,讓自己沒有時間和多於心思,去考慮或被外界干預。疫情使校園冷清,但獨自走在校內的我,還挺享受這不一樣的光景,因為我正在展開新型態的生活,並且身旁可能打亂步調的人事物皆消失了。像是一個生活在疫情的籠罩網之下,努力找回日常的角色,而這角色,正替自己稍掌控了方向而雀躍。
  倘使你是懶惰的人,最好不要獨處;假如你喜歡獨處的話,就不可以偷懶。我認為我的天性屬於前者,但從不知何時起,開始逼著自己成為後者,久了,獨處真能使我愉悅和放鬆,我也不大能接受偷閒的自己,會很累,但能很清楚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長,能明確感受到能力提升,能使我持續堅持,做好現在的自己。多個夜裡,我常思考,為什麼我沒辦法輕易妥協和選擇鬆懈,如當看見同學、室友的家長來幫自己女兒搬宿舍時,近乎每次心中都會浮出羨慕,但這樣的想法,卻從沒有告訴過他人,也不願向自己家人或親人尋求幫助,就算只是訴苦、抱怨或撒嬌,內心真的一次也沒有。越是長大,我不願向我的內心妥協,雖現在二十出頭的我,還沒真正出過社會,經歷父母口中的大風大浪,但我相信我的心態和心智,絕對比實際年齡成熟和堅毅。
  人們所處的社會從固態轉為液態化,當今世上的事物轉變、汰換得特別快,一不留神,就跟不上這個時代。人們的價值觀從穩固和實在,逐步轉為時尚和性能,事物不再只是耐用並夠用就行,創新、多樣成了社會的符號,唯有擁有符號才能跟上節奏,不論人們接不接受時代的轉化,所有人皆身處其中。這樣的時代下,人們得關注、顧慮的事情變多了,一心多用早就成為日常,所以我認為,不該說現在年輕人脆弱或不如上一代,只能說年輕人接收著上代的固態思維,出生於液態世代,任誰都不會準備好、也不會知道,該如何面對這流動性極高的世界。我很清楚自己的定位,正是卡在傳統思維和現代交界的人,當實際走入、生活於現今社會,我接收到的資訊,在傳統眼中,就是荒誕和謬論,立場反之亦是如此。久而久之,性格存有一股因為無奈而產生的傲氣,更像是倔強,說不動就不說了,面對事情,寧可自己苦點、累點,也不願請求援助,只能把心放寬點,告訴自己,我做得到。
  說真的,疫情之下我思索了很多,包括自己抵觸回家的心思,卻又羨慕他人被家人接送的理所當然。現在的我正著手收拾行李,記得某一天,我獨自一人扛著超過十公斤的包裹走了兩趟郵局,搬完後雙手都不停地顫抖,搬的路程中,我依然看見同校學生的家長也正忙著幫忙搬行李。但這次,我優越和好強的情緒,遠大過羨煞旁人的心態,好似自己比他人獨立,不會讓家裡擔心,就算隔天雙手痠痛到舉不起來,我仍沉浸於這種思緒之中。但說來奇妙,可能因自己的這種心態,使我面對家人的關心時,覺得備受打擊,尤其是面對一些日常芝麻小事的提醒,讓我格外心煩。我明白家裡傳來的訊息只是好意,且展現他們對我的關心,但讓我覺得,原來我在家人眼中,依然只是個無法自立的小孩,我極其不願被當作什麼都不會、需要他人提點的存在,但他們並無法知道我到底進步了多少,畢竟出外人是我,只有我走入了不一樣的生活圈。當看見使我喪志的訊息時,卻又渴望字裡行間的溫暖,處於這樣地矛盾下,我感到真正的孤獨與空虛。
  「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在流浪。」同樣是三毛的句子,但我將此用來作為警惕。家是我的歸屬,但活得自在、內心堅定而富裕同樣也是我夢寐的歸屬。如同這句話,我有自己的世界要忙,不會太寂寞的,我相信我會更好的,回家後亦是。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