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竹林道上話當年

發布日期:
作者: 黃淑秋。
點閱率:2,966
字型大小:

蔥蘢的竹林高高擎起天空,微風輕擺它勻稱的腰枝,篩下陽光的影子撒落在地面上,滿眼綠蔭,令人舒暢快意。父親卻問:「一路走下去都一樣嗎?」是啊!兩面竹林拱起一個綠色隧道,都一樣才能引人入勝啊!
還好,盡頭就在前方。那兒有一個阿嬤販賣柴燒熬煮的仙草,不加色素純天然,不嚐,可惜呢!
離開前,母親指著地上從灶肚裏掃出來的柴灰說:「用柴灰刷鼎很好用!」但同行的人沒人想要提柴灰回家,雖然它有白灰黑的美麗漸層,雖然它柔細綿密如粉。
柴灰泡水,再把用紗布過濾下來的水燒熱,是最好的洗髮水。經母親提起,我彷彿已聞到絲滑的秀髮上那股淡淡的焦香味兒。
經秋歷冬,道旁竹林下,沒人理會的枯黃竹葉已鋪成厚毯,一片片酥脆如薄餅。在民國五十年代,地面上的每一片葉子都是可貴的資源。母親曾經徒步四公里上山,徒手掃竹葉,把積實的兩大米籮挑回家,過程中還深怕被主人發現,快手快腳急如星火,如此才能偷得浮生半日飽,否則,生不了火,全家就得餓肚子。
颱風過後,人們喜的是可以馬上出動去戶外撿拾四處的倒木橫枝,堆疊成一面精整的牆,那是過日子的基本保險。
有時,天亮,簷下的柴枝已在半夜被斜風細雨打濕,小火爐生不起火,只是悶悶地冒出沒出息的煙,我們急著上學,坐立難安,等待的過程熬的是每個人的心。好不容易,稀飯的米心一熟透,舀起熱騰騰的半碗清粥,又呼又吹的,呼嚕喝下,就飛奔出門。路上,號稱藏鏡人的訓導主任威武地站在校門口,手拿長籐條,那帶著褐色圓形墨鏡的高大身影在腦海一路隨行,因害怕遲到,不由自主地快跑起來,沉重的書包跟著步伐在腰臀間打拍子,氣喘吁吁。
忙碌貧乏的生活中,不但要積德、積糧,還要積柴。隔壁的嬸母曾經送來一捆細柴枝,母親捨不得用,只在煎藥時才拿出來細火慢燒。一捆柴枝一世情,給人滿懷的溫熱。
很久很久以前,秋風捲走杜甫屋上的三重茅,一下子就被南村的群童抱走,任憑他唇焦口燥也喚不回。時間亙古綿長,我們與古人各自活在歲月的兩端總能深深理解彼此的歎息。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