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頭廟的建造與運作 --以前水頭惠德宮為例
經過一段長久日子的反覆實施、修改,最後我把12個頭家分成六組,把他們的工作和應準備的祭品列出來,在醮慶的1-2星期前通知輪值頭家抽籤,各自分別去準備:
第一組:獻紙(做醮前三天)、豬肚二個(一敬天公,一敬王爺,下同)、小牲一付(辭神用)。
第二組:搭壇、拆壇、大肉二塊,搭壇時前往金水寺迎請關聖帝君(金身或金印)、靈濟廟迎請池府千歲來廟觀醮,小牲一付(收兵用),收兵草料水。
第三組:造橋、雞二隻、小牲一付(造橋用)、布一匹、臉盆、空奶粉罐、鐵瓢,1元硬幣60枚(公費支出)。
第四組:架燒金紙鐵網及舖細砂、大魚二尾、小牲一付(放兵用)、放兵草料水。
第五組:請道士、鴨二隻、小牲一付(獻敬用)、清洗碗筷、準備炊事用具。 第六組:買辦(金紙、菜碗、糊紙)、迎斗燈(竹籃、斗燈內紅包)、拜墊、花寶、清水、鹽米、送天公撒淨鹽米,獻敬飯糖各一碗、四角燈一盞、法奏牲醴一付(公費,送法師當早餐)法奏草料水、生三牲一付(公費,放兵敬下壇爺用)上午06:30請到廟裏待命,蒐集人口單,登錄及公布添緣信眾金額。
中午送天公時,所有的頭家一定要到場幫忙,這也是大家的共同任務,而小牲(小三牲)的送達時間也明訂,保持肉品的新鮮,每張分工表的最後並留下頭家的姓名和電話,作為需要聯絡時之用。
這六組的工作量,除了買辦,其他五組的工作量其實是很接近的。由於買辦的其中一人有迎斗燈的福利,所以他的工作也最多,這次的做醮活動能否成功他也是最為關鍵的人物。因此,有些比較負責任的人也會進一步問我一些瑣碎的問題,最近我抽空整理買辦的任務細項如下:
(一)訂購金紙:約6200元,增雜用金紙二份各300元,另送大、下宮王爺金香燭炮金紙二份。
(二)訂購菜碗二聯:一份敬天公,一份敬王爺。
(三)法奏牲醴:拜後供法師食用,參考數量:肉二斤、麵三斤(約100元)、生鮮魚一條(或魷魚三條)--公費支出。
(四)清水鹽米:各乙碗。
(五)送天公鹽、米各乙斤(提籃墊紅紙混合後裝用)。
(六)登錄添緣人士姓名、居住地和新台幣金額並公告。
(七)其他做醮雜務辦理,催促各頭家按時將小三牲送達。
(八)結帳並公告,餘款交管委會。
(九)斗燈內:三寶:刀劍、銅鏡、稱(秤)。生芋(帶頭)、韭菜(帶根)、剪刀、棉花、燈芯、火碳、犁頭生、尺等,有些可請賣金紙的協助蒐集或採購。
(十)獻敬:糖、熟飯各乙碗、四角燈(或電池金屬燈)、花寶(金銀玉器簪花等)。
(十一)獻敬、造橋、放兵小紅包三份:600元。
(十二)一元硬幣:72元--公費,造橋時灑給觀眾檢拾,增加熱鬧氣氛。
(十三)生三牲一付:放兵敬下壇爺用(生豬肉一小塊、豆乾一塊、皮蛋一個)--公費支出。
(十四)法奏草料水:水一桶、青草(芒草、花生藤等均可)一大把。
(十五)06:30到廟中報到,將人口單集中,提供法師寫奏疏,通知各頭家送天公時到場搬運金紙並幫忙各項雜務。
(十六)摺紙頭金紙、12.26送神、01.06接神金香燭炮請款撥付。
(十七)瓦斯、炊具、清潔用具之補充及更新。
由於我家和惠德宮近在咫尺,父親早年參與廟務,他目不識丁,所以一些文書上的工作便由我代勞,歷經數十年的頭家經驗,終於了解各種細節問題,上一代人的傳承方式是口耳相傳,我怕掛一漏萬,便利用時間打成文字,這樣無論按表操課或據以修改,可就方便多了,上面所陳述的,只是暫行版本罷了,還是要經過不斷的檢討和改進。現在是科技發達的時代,有人倡導無神論,本文不揣淺陋野人獻曝,並非倡導迷信,而是在大家事業繁忙的今日,為即便有心但卻沒空細究廟宇事務的人們,留下一個簡單易懂的實施綱要,不會視參加廟會為畏途。其次在現實功利競爭劇烈的現代社會,部分適應不良人士極易產心靈苦悶,急於尋求精神上的慰藉,這也是另一方面又有各種宗教和教派林立的原因。角頭廟伴隨著我們成長,既使以往居住本角頭的居民信了其他教派,「神不親」土親,總是會想起廟裏內外的一磚一瓦,都是數代的先人們接續努力以赴的成果,大門的「惠馨瓣香浴王恩,德闢闕宇澤金水」嵌字聯,充分表達歷朝歷代鄉民們受到眾神的保佑,經濟發展安和樂利,家有餘財興建廟宇叩謝神恩的虔誠,今天我們無論身處何時何地,故鄉角頭廟的記憶,永遠是心理上最寶貴的資產,精神上最深層的慰藉,就算是遠離故鄉,也要永保「離鄉不離心,離廟不離情」的高貴情操和心態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