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憶往》拾海菜的點滴

發布日期:
作者: 浯風。
點閱率:841
字型大小:

冬天的海蚵石塊上,會有綠色、黑色的海菜附著長出,發現撿拾的綠色海菜中,可分出兩品種,一種葉子屬於狹長型,質細,另一種葉子寬大色深,質地厚粗,一般取回煮湯或煎海菜餅來食用。而黑色的海菜我們稱為黑菜,約正月時量產,在拾獲海菜時,你需手拿著長條狀、尖尖的蚵刀來挑起撿拾才方便,經驗告訴我們,若能趁著海水未完全退潮時,即海菜尚可漂浮在海水中的時刻撿拾較容易,也較容易分門別類的分別取得純黑色、純綠色的海菜,但是那時的海水又高過膝蓋,除了弄濕衣物外,也會讓人站立不穩,且提裝海菜的籃子內裝著的海產拾獲物,很容易被潮水溢出而流失,故而皆會等海水退潮後再去撿拾。但須注意,若經日曬過久,海菜會粘著於海蚵上,取下更不容易,但除非是大潮時機才會怕日曬過久,大部分的時間不用多久海水馬上又會漲高起來,故而撿拾海菜要看時段,潮水一退就可以撿拾,動作要快速敏捷,因為潮水馬上又會漲回來,動作也需要小心,否則很容易被海蚵殼給刺到、割傷。

撿拾海菜的同時,有時候碰觸到的海蚵,會隨之掉落,媽要求我們要順道撿回海蚵,以免造成浪費,因為掉落的海蚵,很容易被潮水所攜帶來的泥沙所覆蓋,你沒取回就是當廢物和泥沙相混。父母看顧別人大量的蚵田工作下,故也常要我們穿梭其間,看管有否假借拾海菜之名而實偷海蚵之人。其實,就是見著偷者,我們又能怎樣,曾見到有人故意用菜籃子撞擊蚵石,讓海蚵順勢掉下,而撞擊之人也就順理成章的撿拾海蚵。一樣米養百樣人,只要利之所趨,管他道德法律的規範,也因此常見父母因工作上的關係而和別人起爭執,生活之不易,大家皆同,只要是取之有道則取之,否則造成良心不安,會食之乏味,過去生活環境窮困,求生不易,才有那麼多下海撿拾東西的人潮,以現在生活型態來看,除了老一輩且曾下海幹活過的人,在生活無聊時的解悶下,多少會再下海幹活去外,誰還願意弄得一身髒的下海幹活去,難啊!難啊!就連小時候常下海的我們,都要考慮再三,掙扎許久,評估得失後,才決定下海與否,更不用說從未做過海上工作的e世代新人類會肯移駕就屈,下海品味蚵民、漁民的生活。

撿拾回來的海菜,除了趁新鮮煮食外,剩餘的就得趁天候,在烈日乾燥下製成片狀的黑菜乾貨貯藏,製法過程是:需將黑菜洗乾淨,一方面洗掉雜質,另一方面需將附著在海菜上的海水鹽分洗掉,無鹽分的海菜才容易曬乾,含著鹽分的海菜易潮解吸水分而失去脆度不易保存。黑菜,質地較細嫩過篩清洗兩三遍後,若直接用手擠壓出水分不易脫離,我們會用粗紗布來過濾,再以手壓擠後攤平擺放於乾羅上,在烈日下曬個一兩天,反覆的翻面曬太陽,有產生脆感後就可以收藏起來,製造的成品不外乎留著日後食用亦或寄送給台灣親友,餽贈兩相宜。

目前這撿拾海菜太費功夫,聽常下海的媽提起,近幾年來由於海域遭受汙染,黑菜、海菜的產量大為減少,冬天時,只見媽拿海蚵回來時順道取些海菜回來,我們坐享其成的拿回家食用。曾有想過利用週休二日的空檔,下海去回憶兒時情景,奈何冬天冷冽的海水及事後整身的污泥考量下,也懶得下海去憶舊,且目前黑菜市面上的大陸貨便宜到一斤百元左右,買個一兩斤就足以讓人吃上一整年,何苦下海弄得一身髒兮兮,太沒有經濟效益了。連我們在不同的生活環境下,就有不同的考量,所以你怎能要求從未做過、摸索過的e世代新人類跟我們做一樣的事,現在的環境造成他們享受、玩樂、讀書都不夠時間用了,哪有可能要他們像五、六年級以下的中古人幹過那些活去?或許等個風和日麗的溫暖日子裡,配合潮汐時間,咱們先下海再重拾兒時幹過的事兒,回味一下撿拾海菜的工作,也可以拿些海菜食用,順便告訴小孩這時物的來源,讓他們知道一些我們小時候經歷過的事,讓他們也和我們一樣,品味不同的生活,以了解人們的生活百態了。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