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有趣的閩南話歇後語

發布日期:
作者: 顏立水。
點閱率:850
字型大小:

其實這「無天無地」是自唐至清民間婚俗的嬗變。唐代有以氈蓆、褥蓆鋪地迎接新婦入門謂之「傳蓆」的婚俗。︽輟耕錄︾(即︽南村輟耕錄︾,元末陶宗儀用樹葉寫成的書)載:「今人家娶婦,輿轎迎之大門,則傳蓆以入,弗令履地」;︽知新錄︾則記:「今人娶新婦入門,不令足履地,以袋 相傳,令新婦步袋上,謂之傳袋」,因「袋」與「代」諧音,寓「傳宗接代」之意。現在都市人有「雙雙步上紅地毯」的婚禮,鄉村早時也有門口鋪草蓆讓新娘踏入門的儀式,這些都是古代中原移民婚俗遺風的痕跡。到了清代,這種婚俗又注入了「反清復明」的民族意識。據連雅堂︽雅言︾記載:「清人入關時,明之遺臣與約三事:則生降死不降,男降女不降,官降吏不降」,所以新娘出閣時,頭戴鳳冠,身穿霞披,腳著繡有鴛鴦牡丹的紅布鞋,分明是明朝官裝的打扮。民間還有一種傳說:南安人洪承疇歸清後,洪母氣憤發出「頭不見青(清)天,腳不踏青(清)地」的誓言,所以女子出嫁「上頭」時,就有「身坐「笳犁」(一種直徑一百一十釐米篾編無孔曬具),頭頂米笞(一種直徑五十三釐米有孔篩米篾具)的儀式,這種「不見天地」的婚俗也是古代結婚禮儀的傳承和發展。因此,蔡復一娶妻「無天無地」的儀式,如果真有此事,也絕不是他的首創。祇因蔡復一是歷史名人,百姓對名人的生活細節、軼事傳聞總是不分真假津津樂道,這有助於民眾對名人作為具體人的個性、才華、品德的真正瞭解,也使得他們的名字能在民間廣為流傳。

五、脫體穿棕蓑│夠赤

棕蓑是一種穿在身上防雨的勞動用具,唐代詩人張志和︽漁歌子︾詞就有「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句;閩南農事諺語也有「立夏落蝦  (綿雨),棕蓑穿甲「月」(讀gg`e,煩的意思)」,說明棕蓑歷史悠遠且應用普遍。棕蓑和衣服一樣有「上衣」和「下衣」(下衣類似裙子),它是用棕樹的棕毛綁成(俗話叫「綁棕蓑」),穿在身上會刺紮皮膚。如果打赤膊再穿上蓑衣,那就更紮身了,這就是這句話的原意。但因閩南話刺紮的「赤」與貧窮的「赤」字諧音,所以借來形容「夠窮」的意思。我們說某人家裡很窮,可以用「家徒四壁」、「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一年忙到頭,屁股在外頭」等來形容。閩南話也可以用「頭頂無一塊瓦(讀wa),腳下無一粒沙」、「日來天窗,雨來漏空」來形容沒有住房或破爛不堪;用「無面油抹酸渀(泔水),無髻尾(紅頭繩)結番薯根」來形容姑娘出嫁兩手空空;用「有頂頓,無下頓,月尾捧升四檜(到處)問」形容三餐不繼等等。但用上「脫體穿棕蓑」這句話,則遞進了貧窮的程度,既形像又生動。

六、後行侗伎│乞丐成了

後行是現在翔安區新墟鎮的一個鄉社,有朱熹後裔(元末朱熹裔孫朱國安自泉州五塔巷遷此)的朱氏村民九百多人。那裡民俗文化底蘊深厚,原有高甲戲、套宋江、車鼓弄、拍胸舞、踏蹺隊、鼓吹陣等文藝陣頭。相傳從前一位神童(俗稱侗伎)跳神前與「營下」相約:當他在神輦上顯示「神威」時,手中的寶劍虛晃三下,每數到第三下時才真的往後背砍,這時「營下」要眼明手快將長柄的竹掃帚擋在他的背部,以防砍傷。某日村民抬輦繞境,這位乩童站在神轎上,威風凜凜,緊隨神輦後面持竹掃帚的「營下」被路旁「打拳賣膏藥的」所迷惑,忘記了原來的「暗數」。當神童用劍使勁往脊背砍下時,這位「營下」誤為是虛晃的第二下,一時來不及遮擋,神童背部剎時劃出一道傷口,血流如注,當場喊叫:「這下乞丐成了」!後來人們遇到意外事故,特別是當知道自己將失去謀生手段時,便常用這句話作比喻。

乩童是一種神職人員。跳神時上身赤裸,下穿短褲,腰纏紅布帶,腹圍花肚兜,左手持令旗法索,右手持寶劍,有的臉頰還穿過長達二十多公分長的銀針。五位「營下」代表東、西、南、北、中的天兵天將,他們手執五色龍旗,單腿跳躍,口唸五營咒,為神童催咒「起伎」並做相應的防禦工作,因而需要配合默契,不得疏忽。民間有一首︽僮伎自白︾歌謠唱道:「手舉龍旗,身霞(纏)繡肚,呣窗(不要)破加者黎北肚(砍背剖腹)。進退展腳步,神明相輔助,刺球舉在手,營下相照顧,有時假意破(劈),呣窗相耽誤」,神童與營下平時的密切合作由此可見一斑。

七、詩豆乾─數連

現在翔安區新墟鎮的詩村,原為施氏聚居地,故稱「施」。相傳朱熹首仕同安縣主簿時曾於此刻書,故又名「書版」,村中宗祠有副楹聯曰:「名賢注想雙牌地,列祖鋤開一版家」,加上這村與朱熹後裔的聚落鄉社「後行」毗鄰,故「書版」之名與朱熹的瓜葛可能也不會是空穴來風,起碼也是朱熹過化的鄒魯之鄉。洎元末明初,新店陳陳氏族人徙此,堂號「雲嶺」(金門浯陽陳氏智房魯潛的派裔),現在全村近三千人口多為陳姓。

一九八三年元月十四日,我在詩村普查文物時,聽到村中老人介紹「詩豆乾」的特色。據說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村中有位製作豆乾的師傅叫陳龜江,他製作的豆乾極韌,把方形的豆乾對角用力折壓,放手後復原沒有折痕;跟馬巷曾林一位買主打賭時,把豆乾盡力往空中拋出,掉到地上蹦跳幾下,整塊豆乾依舊完好無缺。這種豆乾之所以如此滑韌,跟製作工藝有很大關係。先把大豆(當時主要是產自湖南、湖北的北豆,一斗北豆可製一百二十五塊豆乾)用井水泡浸三個多小時,然後一瓢一瓢舀到石磨裡磨碎,所以磨豆費時費工。相傳當地一對老夫婦夜裡磨豆,老公推磨,老婆舀豆,閒悶無聊,便彼此編歌對罵,被一位露宿門口的民間藝人聽到,回去加工成為後來的「車鼓弄」。把磨好的豆漿放在鍋裡煮沸,用細布過濾,再把過濾後的豆漿放上鹽滷,讓它變成豆花。把豆花用杓子舀到白布上,一塊一塊包好,上下用木板加壓,縮水後,再用紗巾裹手,把豆乾的一面慢慢擦光,又把這些豆乾放到鍋裡煮沸,撈上來後,一塊一塊擺在篾匾上,下面還得用「甘蔗粕」慢慢烘烤。這樣製作出來的豆乾閃亮出油,如果磨豆過程中加上少許的八角香,則是又香又韌,非常可口。

豆乾是方形的豆製品,邊長大約六釐米,一塊豆乾叫一連,買賣時數連(塊)不過稱,所以買豆乾是數連給錢。而「數連」與閩南話「少年」諧音,所以這句歇後語用來指稱「年青人」,也有用來當面恭維,有些歲數較大的男女,如說「您現在還是詩豆乾」。

八、將軍祠曬米粉─排折

廈門市區內的將軍祠,因為清代建有紀念施琅和吳英兩位將軍的祠堂而名。施琅(一六二一─一六九六)是晉江衙口人,原為鄭成功部將,清順治八年歸清,曾任同安副將、總兵,康熙元年擢為首任的福建水師提督(駐廈門),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率師東征底定台灣,授靖海將軍,封靖海侯。清廷為表彰他的功績,在同安頂溪頭建造「績光銅柱」石牌坊,又在廈門陽台山西北麓的崎嶺之西建造生祠和坊表(祠於咸豐年間被小刀會廢除)。吳英是莆田人,隨施琅東征,康熙三十七年任福建水師提督,授封「威略將軍」。相傳他身高二米多,有「江南第一巨人」之稱,入京朝覲時,因他身材高大,跪地時仍比普通人高出半截身子。皇帝以為他居功高傲不肯下跪,後來知曉,便有「天下總兵,不及吳英」的聖諭傳說。他的祠堂和坊表也在崎嶺,抗戰期間被日本人焚毀。施、吳兩位將軍的祠堂雖毀,但「將軍祠」、「將軍祠路」的地(路)名至今仍在沿用。

從前有些人家在將軍祠一帶製作米粉,米粉需要一折一折(每折為十四×二十一釐米)排列在「米粉匾」上讓太陽曬乾,這叫做「排折」。但這詞與說大話、講派頭的「牌子」諧音,所以就被用作炫耀某人某事的歇後語。

(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