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難忘的年》永難忘懷的年

發布日期:
作者: 小白鷺。
點閱率:1,245
字型大小:

孩提時,每逢過年之前,一家人都忙著裡裡外外掃除,洗被單、擦洗桌椅和購置各種年貨,嫁到金門作媳婦之後,每逢過新年,一家老小也都是忙裡忙外,歡歡喜喜過新年。

然而,民國八十九年的除夕前,我的公公突然病倒,當天早上由飛機後送到台灣就醫,傍晚時分即傳來噩耗,公公已不幸在台北榮民總醫院逝世。由於事情來得太突然,完全出乎意料,頓時失去親人的悲痛,真是無法用言語加以形容,也不得不含著眼淚辦理喪事。

隔天,大家趕緊把客廳的桌椅、茶几搬到屋子外面,也把前年貼的春聯撕淨,在廳堂布置好水床,然後到機場迎靈,跪接公公回家。平時分散各地的親人,也聞訊趕回家,深夜完成入殮蓋棺。翌日,宗親族人和鄰居都主動前來幫忙張羅治喪事宜,靈堂很快布置完成,並擇定在一個星期後的吉日出殯。守靈期間,三不五時有公公生前的親朋好友以及鄰居前來弔唁拈香,氣氛倍顯肅穆。讓我這個大陸新娘領受到金門充滿濃郁的人情味,真正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溫馨。因為,這是我頭一次遇到痛失親人,喪事不曉得如何下手,真的多虧大家主動協助和幫忙,讓公公的喪禮辦得既熱鬧又順利,風風光光的送他老人家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公公作頭七的那天,正是大年三十,凌晨時分,當人們還沉睡在夢鄉中的時候,全家人早早就起床,穿上麻衣孝服,攜帶早已準備好的祭品和金箔,驅車前往公墓。一路上,寒風怒吼,天很黑,也很冷,置身於公墓,環顧四野一片漆黑與淒涼,讓人膽顫得頭皮發麻,還好公公生育一大群兒女,兒孫一大群彼此相互壯膽。然而,看到自己的親人長眠地下荒郊野外,深深感受到人的生命很短暫、也很寶貴,以及平時要多關心家人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全家人圍在公公墳前燒完紙錢,依序祭拜之後,大家噙著淚水回家,心中滿懷無限悲痛和哀思!

而我身為人子媳婦,公公不在了,每天天一亮,即開始面對生活上的難題,要操煩柴、米、油、鹽、醬、醋、茶。因為,公公在世時,是他老人家在當家,家庭對外的人情俗事,以及祭拜祖先的責任,統統由他老人家一肩承當,他不在了,自己只得挑起家中的重擔。

近午時分,三姐回來教我如何拜祖,因為,我們家要拜好幾個地方,但雙手拿起三柱香,腦子裡一片空白,不知道要講什麼,以前都是公公主持祭禮,如今,我被趕鴨子上架。於是,硬著頭皮舉香默唸,祈求祖先保佑一家大小身體健康平安,也才恍然大悟,祭祖除了緬懷祖先,飲水思源,也是一種精神上的寄託。不過,拜完後還是霧煞煞,沒能完全進入狀況,經不斷的請教別人,才慢慢進入狀況。然而,晚上的年夜飯還是要吃,只是,在大團圓的日子,我們失去一位非常敬愛的親人,餐桌上少了公公的身影,大家吃得氣氛很沉悶,神桌上的錄音機裡傳來陣陣悠揚的誦經聲,而門外的鞭炮聲響個不停,可惜過年的歡樂對我們家來說是毫無意義,那是我自幼最悲痛的除夕夜。

隔天,即是大年正月初一,家裡大人穿上全身黑衣,小孩則穿藍衣,大清早三姐又來準備拜公公的飯菜,那稱為「叫飯」,我又見識金門的另一種習俗。不久之後,又是拜祖,只是要拜素食。以前,也沒有注意到哪天是拜祖,趕忙拿筆在記事本上記下。連續拜兩天,到了初二,大伯、小叔兩家都回台灣,剩下我們家四口,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落寞與冷清。從民國九十年起,我才真正認識到金門的民俗,雖出生在廈門同為閩南人,兩地習俗大同小異,但金門祭拜比較頻繁,漸漸地,我知道一年有「四大年節」、「春秋二祭」祭祖。

公公驟逝的那個年,是一生中最悲痛難忘的年,也是我學習成長的年,初次接觸到人情世俗,感受到「人啊,真的是要活到老,學到老」。希望以後的年,是充滿快樂的溫馨的年,也期盼金門的醫療設備能日新月異,人人身體健康,家家幸福快樂。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