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勞且堅強的雙親
民國三十七年
依照兵役法之規定辦理有關徵兵措施,按戶籍等登記為依據將適役男子列冊,首先辦理身家調查及體格檢查以至抽籤,均屬保辦公處之工作,余保隊附兼保幹事一人兩職,作業過程之繁忙可想而之,但職責所在義不容辭,所以幾乎不分星期日等假日,甚至夜間都在辦公,數日未回家一次,衣服囑保丁送回家中洗,妻在家中養育兒女治家,且要上山幫忙農事,回憶此時基層工作人員之待遇,上無以奉雙親,下不足養妻子,可謂為地方半盡義務,還好保長翁滄江家境甚佳且熱心公務,所以長年累月供給保幹事伙食,言之至此令人肅然起敬。續述辦理兵役之事,竟為宗姪王天福中籤,當時王天福兄弟二人其兄南渡謀生,王天福在家與其母耕田維生無法遠離,乃援例由事主物色,洋山社一位同宗僑生代替,於四月廿五日入伍。在保辦公處已夠忙碌,但珠浦鎮公所又派余兼代鎮隊附,因鎮隊附沈天牧辭職,余兩邊兼顧兩地奔跑,日以繼夜何能休息,九月間又奉派往廈門轉鼓浪嶼新兵接待營慰問上述入伍新兵,順便遠送前盤沙保保長蘇英章南渡新加坡,同鄉又同事臨別依依,送至芝查連加輪船上揮別。計前後三天往返匆匆無暇參觀名勝。正在忙於公務無暇顧及家庭,十月廿一日(舊曆九月十九日)次女彩慧出生,趕回家時母女平安至為欣慰,並向妻致歉意。二弟於本年南渡新加坡,臨行之日送至後浦同安渡頭(即往廈門之碼頭)。 民國四十年
元月十五日行政公署行政長沈敏因事離職,未舉行任何歡送儀式,臨別洒淚至為可憐。司令官兼福建省主席派金防部政治部主任李德廉兼行政長,政治部科長傅亢兼行政公署辦公室主任。本區指導員廖國雄調職,遺缺調古福淦接充。
二月一日區公所召開全區伍長以上幹部第一次會議,檢討工作缺失研議工作方法,提高幹部士氣團結集中意志。余在會議中坦白自責痛下決心,將準備調訓全體伍長集中講習,以喚起精神共體時艱。同月初旬即行召集鄰伍長訓練為期一週,結訓之日李行政長於百忙之中蒞臨訓話。同月廿二日行政公署金政民自第0224號通令嘉獎。自此以後區公所工作情緒為之一振。當局為節省地區行政經費,亦有編併行政區域之議,但不管如何編併仍然應就本區工作做好。
六月間對於金盤區與古寧區合編併為金寧區(其他數區同時編併)之案件已近成熟階段,在心理上及工作上即積極準備,妻在此期間為分娩期,但因公務繁忙余未克回家一視(軍管區星期日及國定假日均無休息),至知悉先斌於農曆五 月初八日出生,翌日乃回家省視抱歉萬分,由於準備辦理移交工作太忙,立即又回區公所處理公事。
七月一日為併區生效日期,移交手續以此日創分權責,由於行政公署公文至五日送達區公所,所以至五日正式移交給金寧區區長李智中接管,余指定原主任幹事張英代理會對蓋章,余同日到行政公署報到(在金城南門魁星樓對面二層樓上班,後搬遷數處),奉調行政公署政務科衛生股股長(新增設),科長陳士心乃卅八年縣政府民政科長老長官(余當時任科員),臨時在科長大辦公桌邊處理公文,余自顧對衛生行政毫無經驗,且當時在案卷及法令中,並未創分有關衛生行政案件或法規,一切工作從頭做起,還好暫住在公醫事務所樓頂(模範街衛生院舊址),利用時間多與所長吳鳳章博士面談求教,一方面查詢本地區防疫保健之重點,及重要疾病之防治,一方面以福建省政府名義辦理公文,向台灣省政府洽取有關衛生現行法規,一方面函請農村復興委員會,洽商支援季節性防疫及治療藥品,得以免費切實使用。
余每日三餐係在樓上與正副行政長等長官同席進餐,每餐都有談及地區衛生情形,因當時衛生設備至為落伍,例如街道店邊沒糞池供人方便,及露天污水溝積而不通,民眾設糞桶於床頭邊,或人畜同住於一屋等等,尤其金城南門燒灰窯雜處於住宅之間,南風吹至街上空氣污染莫此為甚,乃針對上述重大問題提出解決之計劃與辦法,按先後緩急逐步實施,余在此短短半年時間得以認識衛生行政工作對國民健康至為重要。
民國四十三年
公務人員任用法修正於元月九日公佈實施,公務人員任用資格必須考試及格或銓敘合格(凡辦理公務人員儲備登記合格者亦視同銓敘合格),且邊遠省公務員任用暫行條例亦同時廢止。金門縣於四十二年恢復縣治,於短短數個月期間趕辦縣政府及所屬單位之組織規程,員額編制及任用送審等工作,乃在關鍵期間非常迫促,還好加緊準備均能積極進行,且部份已辦理儲備登記,所以大部分都能趕上。當時銓敘部審查任用送審案件,凡在公務人員任用法修正公佈以前,已送達銓敘機關者,得免受新法之限制,因此金門縣政府暨所屬單位公務人員之任用送審,差一點點就趕不上適用邊遠省份公務人員任用資格暫行條例,然就得不到資格及年資之優待,可謂金門縣各級公務人員之幸也。
公務人員任用法公佈後,公務人員俸給法及公務人員考績法亦同時修正公佈,俸給法簡荐委各分三階,並增設同委任一級,考績法配合簡荐委各階,三年一次總考使得升階,諸多限制甚感不便。
三男先正於農曆正月十八日出生於家鄉後盤山村中,余公務極忙,幾乎每夜都在自動加班,所以抽不出時間回家照料,至次日有來說才利用晚間回家一視,面對內人及嬰兒萬分抱歉,亦萬分歡喜。
二弟永堯自三十七年旅新加坡謀業,不久古寧頭戰役發生交通不便,尚未回國省視,茲以局勢略為安定家人彼此非常盼念,但因二弟事業甚忙無法抽身回國,經徵求雙親同意設法給二弟婦前往新加坡相聚,必須有當時結婚照片寄新加坡申請入境手續,因日治時代結婚並無結婚照片,余乃設計一張貼有夫婦相片之證明書格式,提供縣府民政科參考同意,簽請縣長核可後發給,核證明書寄給二弟永堯向新加坡政府申請入境,很快獲准將手續寄來,即託前縣長陳玉堂先生在台辦二弟婦出國手續,金門出入境證很快核發,二弟婦與同鄉婦女數人為伴同時出國,臨行再三表示謝意。從此以後很多僑眷出國與夫相聚,都是向縣政府請發同樣有貼相片之證明書,而很順利辦理出國手續。
九月三日中午余在縣府午餐後,忽聞大陸向金門砲擊,砲彈落地爆炸聲音很近,我和很多同事很快跑到後面山溝防炮洞逃避,至晚上砲擊稍停才回縣府晚餐。按此次砲擊以靠大陸三面沿海附近民房損壞最大,且城區連日陸續有砲擊,尤其前水頭碼頭多被摧毀,乃遷移新頭料羅碼頭。縣政府及各單位辦公處都加強防炮防空設備。對防空防炮警覺亦普遍提高。余原住南門許允樁先生房屋(與許允楩先生同一座),因十一月十八日下午砲擊很劇烈,而搬遷附近係許炳忠先生房屋(與稅捐處同一座有防空洞)。
兼縣長張超往台未返,在台發生車禍受重傷,上級派金防部政治部副主任田學信接兼縣長,到任後鑒及地方財源因炮戰影響,恐有收支不敷之虞,乃暫將全縣公教人員薪額減成發給,後來財源恢復常態時才如數補足。
四十三年下半年依照公務人員考績法之規定,辦理平時成績考核,各級人員均依規定評定等次分別獎勵,余奉核評為甲等記功貳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