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說故事》集團結婚盛況
浯邑由於早期民風閉塞,自國軍進駐之後,在五十年代,民生經濟在轉變中萌芽茁壯,因此社會亦隨文明進步風華,趨向虛華奢靡與浪費;再因台籍來金服役者人眾,戀愛之風熾起,相約黃昏時,雙雙在花前月下,起山盟立海誓而互託終身,或因得近水樓台之便,博得芳心而成眷屬;甚有不顧家長之反對,堅心要嫁台灣郎。因而形成地區男多於女,而衍生婚姻重聘陋習,曾經刮起一陣「三八」風。亦即流行著納聘之時必須備有八兩金、八擔肉、八千元。以金錢論婚姻,造成無數曠男怨女的悲情!是以,斯當時曾流行著一首「順口溜」:一錢、二緣、三生帥、四少年、五好工、六好膽、七皮、八靡爛、九強、十敢死。自然成為朗朗上口,家喻戶曉的時諺,鄉土調。
政府為化民成俗,以及推行節約,改造社會風氣,曾先後舉辦「集團結婚」,鼓勵適婚男女,攜手同心步入莊重華麗的禮堂;首由公教員工率先以身示範。圖為地區於民國五十八年在金門育樂中心舉辦第七屆集團結婚的盛況;集四十七對新人共聚一堂,由司令官尹 俊將軍主持福證、政委會秘書長蕭政之先生為男方主婚人,縣長屠森冠先生為女方主婚人,男方介紹人是政務委員陳卓凡先生,女方介紹人由許靜觀女士撮成。四十七對佳偶,在長官蒞臨觀禮祝福下完成嘉禮,創造幸福美滿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