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地方傳說》烈嶼風雞傳奇故事

發布日期:
作者: 林文鍊。
點閱率:2,722
字型大小:

一般人都知道「風獅爺」是金門村落的守護神,亦是大家普遍耳熟能詳的辟邪物。然而,「風雞」卻是烈嶼特別的辟邪物。

雞雖是種極普通的家禽,牠可五德具備;頭戴冠文也,足帶甲武也,相鬥敵在前勇也,飲食相呼仁也,守夜不失時信也。

也正因為公雞有司晨報曉、守夜不失時的本能,其貞德向為古人所歌詠。

││「雞鳴茅店月,人跡板橋霜。」一聲雞叫,固然報告天之將曉,也大有令人振作之意。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詩經鄭風)牠們一聲高唱,衝破「風雨如晦」的長夜,引出了曙光,不久就旭日高升,日麗中天了。

︽本草綱目︾記宋奭的話:「巽為風為雞,雞鳴於五更者,日至巽位,感動其氣而然也。」「巽」乃八卦方位之一,指東南方,巽是風,日至此位雞能感動其氣而鳴,想必是風雞鎮煞的思想緣由。

小金門用水泥塑成公雞形,漆以白色或瓷器白公雞放置村落外圍或屋子的正脊或垂脊上或廟後,稱之為「風雞」。風雞在小金門普遍認為具有:鎮風煞、克蟻害、護境保平安的功效。在洪曉聰先生所著的︽烈嶼傳統聚落之研究︾一書第七十七頁:「因風煞所引進的強風,其環境適宜白蟻繁殖生存,故此處極易有白蟻產生。昔日以木造為主的廟宇,易受白蟻侵蝕損壞,因而以混凝土塑成的白雞座落於廟宇附近,隱含著啄食白蟻之意味。另以雞朝向主要強勁季風的風向,則隱含著迎擋風的用意,後遂衍生成白雞具有鎮邪制風煞的作用。」

目前小金門的風雞分佈根據調查為:

東林四尊、東坑四尊、西方二尊、青岐二尊、南塘一尊、后井一尊、黃厝一尊、庵頂一尊、庵下一尊、湖下一尊、九宮一尊。

有關風雞的傳奇故事,在︽拾遺記︾記載一則有關的傳說,大意是:

「帝堯在位七十年,有祇支國進貢一隻明鳥,眼像雞鳴則似鳳凰,這種鳥能夠驅妖除怪,搏擊豺狼虎豹等猛獸,使妖魔鬼怪不能為害人們。把牠獻給帝堯後,牠又飛回去了,以後有時一年來數次,有時幾年均不來,人們非常盼望著明鳥再來,因此無不灑掃門戶以待,牠未來之時,人們便拿木頭或金屬刻鑄成牠的形狀,安置在門戶上,魑魅鬼怪都望而怯步。」此其一。

在小金門有一則相當有趣的傳奇故事: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小金門地區住著一戶善良的農家,他們平常「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工作非常勤奮,過著簡單、樸素,與世無爭的生活。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無情的旱災、潦災、蟲害、風災接二連三的吞食破壞了他們的農作物,讓他們所要追求美好的田園生活的夢想破碎了。此時此景,農夫望著滿目瘡痍的農田,受損的作物,搖搖欲墜的房舍,心內充滿無限感傷與無奈,正當他們感到無奈、無助的時候,忽然,從遠方飛來了一隻風雞,但見牠雙翼展翅,紅冠白羽,昂然挺立在牠踏過的每一個地方,馬上又恢復了往日的蓬勃生機。農夫頗感奇異,笑了起來,甚感快樂開心,為了感謝上蒼的厚愛與風雞的奇異恩澤,特別將「風雞」的神采塑立在村落旁及屋頂上,為後代子孫供奉追念的對象。

以下順將大膽靈異的神雞故事記錄於后:

「大膽島由南山、北山所組合而成。據說,北山有一隻神雞十分靈異,民國四十七年八二三砲戰時,島上的官兵只要看到或耳聞這隻神雞一路自南山飛啼北山,再由北山飛到南山,甫一停下休息,對岸的匪砲即無情掃射,由於神雞示警,救了無數官兵的性命,島上官兵在感恩之餘,特別在民國五十年三月為其建廟奉祀至今,六十一年二月一日虎軍重建,八十年四月三十日誠實部隊整建,主奉靈異的神雞。」

風雞如今成為烈嶼的厭勝、辟邪之物,是有其緣由的,它亦代表著烈嶼人的堅韌、勇敢、光明與希望,但願:

──風雞佑吾烈嶼,烈嶼永平安。

──平安隨人喜樂,喜樂伴大家。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