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窗晨語》教室裡的春天
這年頭小學生的程度是越來越差了。學習認真、程度好的學生不是沒有,但畢竟少數,有如鳳毛麟角般的稀奇難尋。大部份的學生是脫線、迷糊,再加上好玩的居多。
上課鐘敲了,我老神在在的「踱步」離開辦公廳,踏進那宛如菜市場般喧騰熱鬧的教室。班長一聲「起立」,個個似都聽到了,也好似都沒有聽到一般,講話的照樣講話,開玩笑的照樣開玩笑。那敬禮的模樣更不消說了,真正把它當「禮」來敬的,實在找不到幾個。若真的要跟這群小蘿蔔頭計較,每天總要找好多的氣來撐著。好不容易把教室的秩序整頓安靜下來,這時總是還會有三、兩個從外面衝進來的冒失鬼,紅咚咚的臉頰和滿頭的汗珠告訴了我,他利用短暫的下課十分鐘,又到操場或學校的某一個角落,幹了哪些激烈的「勾當」。
上課了,把書拿出來,這時有的開櫃子,有的翻書包,有的搜抽屜,:::就像這堂課是新來的老師一般,尚不知這堂課是要上啥「東東」?每堂課都是如此,千篇一律的模式,讓我不得不問,記個課表真的這麼難嗎?而且學期已過了大半,還記不著,小孩子耶!是記性最好的年紀耶!我想那應該是不關記性的問題,而是心不在「課」的問題,沒把上課當一回事,更沒把學習當一回事。
找到課本,開始上課了,兩眼專注的盯著你瞧,偶爾回應一句你的話,只有那學習認真的少數幾個。大多數是玩筆、割橡皮擦的,在書上作起畫來的,甚至低下頭講幾句悄悄話的:::,教室宛如百花盛開的花園,花上群蜂亂飛、蝴蝶翩翩:::。雖然蜜蜂、蝴蝶的聲音小小小,但是那雜亂脫序的舞姿,卻由不得讓人要讚嘆:這真是好一幅「多采多姿」的教室景象。
九年一貫課程的學習模式,是學生主導學習,老師只是學習的輔導者。所以做老師的可以把學生糾集到教室裡,但學生是否肯用心去學習,則是老師無能為力的事,過去強壓式的灌輸教學方式,已不合現在的教學潮流。所以老師手上的教鞭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苦口婆心的勸誘與耐心的等候。面對學習不專的學生時,有時讓人看得氣急了,把他叫起來回答問題,他是一副「任憑宰割」的模樣,要清蒸?要紅燒?或是油炸?悉聽「師」便,還真讓做老師的為之氣結,除了搖頭兼嘆息外,真個無語問蒼天。如此天不怕、地不怕的學習態度,其學習的成效可想而知。
過去教室裡,學生學習的態度是不敢如此囂張的。猶記得讀國一時,教生物的是一位從台灣來的女老師,她不苟言笑的嚴肅認真模樣,讓我們上起她的課來,人人是正襟危坐,不敢有絲毫的造次。有一次不知道上到什麼單元,她把班上向來成績就不錯的一位陳同學叫起來問問題,問題內容大致是:「你現在看到了什麼?」陳同學起先噤口不言,後來被逼急了,就說看到了黑板,老師再問還看到了什麼?她只好又說看到了老師站在講台前,老師又問還看到了什麼?這時陳同學更急了,瞧他那雙手握緊、全身微顫的樣子,我們都窒息不敢大聲喘氣,大家正在為她捏一把冷汗時,也在老師還沒生氣開罵之前,陳同學蹦出了一句話:「還看到老師穿了衣服。」這一語把老師逗笑了,我們全班也都笑了,大家才如釋重負般的把繃緊的神經放鬆下來。
九年一貫強調的是多元的教學方法,因為答案是多元的,所以學生尋求解答的途徑也是多元的。我常告訴學生,從教室到辦公廳的路是多條的,在安全無危險的狀況下,甚至從窗戶跳下,都是到辦公廳的途徑之一。老師只是告訴你走哪一條會比較好、比較順暢、比較安全,至於你要選擇哪一條?那是要由你自己去判斷做決定的。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台灣的教育在傳統權威壓制下已非一朝一夕,它已把學生的頭腦禁錮成為應付考試的機器。如今將這禁錮解放,任由學生去自主學習,學生就如那脫韁的野馬,一時不知何去何從而四處亂竄。就好似花園中亂舞的群蜂,剎那為這絢麗的園景傻了眼,卻不知什麼才是自己要做的工作。
這教室的亂象,我想並非一朝一日可獲改善,唯有靜待時間的歷練,當自主獨立思考的根,在每個學生的身上萌芽茁壯之後,教室裡的亂象才會成為亂中有序的美麗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