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鳥 記

發布日期:
作者: 冰德。
點閱率:942
字型大小:

受疫情影響,2020年基本上沒有離開過我居住的城市。
工作之餘,時間怎麼打發呢?讀書,寫作,拍照。拍照拍什麼呢?去街巷拍來來往往的人,人都戴著口罩;拍建築,建築拍了不知多少回,角度也不知變幻過多少次。
有一次在晉江下游順濟橋旁看海水滾滾倒流,江面上成群結隊的翻飛的白鷺,引起了我嚮往飛翔的諸多幻想,也從而讓我拿起相機拍白鷺。
也許因為晉江下游與出海口緊密相連,這一段流域水草茂盛,生態豐盈,有的是小魚小蝦吃,因而白鷺不僅數量多,而且塊頭大、肥碩,飛起來笨乎乎的,姿態可憨,雙翅則像兩面扇子在江面掃過,弧線帶著水花超級美麗。
我隨手舉機就把它們抓拍在鏡頭中,分享給我身邊的朋友,亦受到大家喜歡,有一種從未有過的拍攝快感,擬或是虛榮感。
鳥兒是我打小就喜歡的小動物。農村娃兒,除了捕魚,就是捉鳥,這兩樣可以體現一個農村少年在村裡的「江湖地位」。記得小時候,常爬到樹上去掏鳥窩,抓到小麻雀、小斑鳩之類的鳥兒,用線綁住腳,捧在掌心一路顯擺。當然這是吸引小夥伴的一種本領,捕到了啾啾叫的鳥兒,說明爬樹的本領高,能像老電影《小兵張嘎》裡的嘎子,爬樹像只猴兒,身手敏捷,在夥伴面前則神氣十足。
中學時,讀魯迅先生的著名課文《故鄉》,那時我讀不懂魯迅,但魯迅寫閏土和迅哥兒在雪地捕鳥那些文字,我喜歡。學過之後,我也照本宣科,試過用穀子和竹籠捕鳥,但因為自己像寓言故事裡的小貓釣魚,沒有定心,往往沒有收穫。
有時為了捕鳥,夜晚打著手電筒,爬到屋頂去掏屋簷邊的鳥窩。
我有一位鄰居小夥伴阿應,他家屋簷有一個燕子屋,那母燕生了不少小燕子。每天母燕銜著蟲子餵食小燕子時,小燕子張著大扁嘴喳喳叫時,我就想去捉它們。但阿應盯得緊。怎麼辦?我和阿三哥,晚上打著手電筒爬到阿應家的屋上,把他家的燕子窩掏了,一下子捉到五隻小燕子。那母燕子被驚飛,一直盤旋著,發出尖叫聲。當時我們年紀小,可不管這些,滿心歡喜,抱著可愛的小燕子跳到地面。把阿應家屋頂上的瓦片踩壞了好幾塊。驚醒了阿應他爹,阿應爹握著一根禾槍,衝出門來追,我和阿三哥早已消失在田野裡。
成年人對於鳥兒的喜歡,當然不再像孩提時代,那麼野蠻,對鳥兒只有欣賞的份兒,不可能再像小時候爬樹去捕鳥了。用相機拍鳥,已經進入了另一種人生境界了。
拍鳥,我當然會琢磨鳥兒的習性,去瞭解鳥兒的名稱,和鳥與鳥之間的相同和不同點。比如烏鴉和喜鵲就不同,烏鴉全身黑,不怎麼討人喜歡。喜鵲的顏色就不是單一黑色,當然跟它的名字一樣讓人喜歡。
白鷺,印象好像是廈門島的代名詞,每次坐廈航的飛機出行,飛機落地時,總會響起報幕聲:「人生路漫漫,白鷺來相伴」。當然白鷺不單生活在廈門,泉州與廈門均屬於閩南地區,氣候好,亦適合白鷺等這樣的鳥兒棲息。
順濟老橋因其倒塌,成江中島,自然成了白鷺等鳥兒落腳休息的好去處。
順濟老橋早年倒塌時,我第一時候趕到現場採訪,用相機紀錄了當時倒塌時的情景。不過,沒有看到白鷺,只看到洪水滾滾,欲沖走古橋全部之態勢。應該說,這些年生態環境的改善,白鷺把這裡當家了。斷橋、白鷺、小漁船和游泳愛好者穿梭,構成了一幅晉江下游生態和諧美景。
隨著海風習習吹拂,看到白鷺在江面上或如蜻蜓點水飛翔,或站在木樁、石塊上和斷橋上打瞌睡時,我的心也會跟著寧靜下來,不再顯得急躁。可以舉著相機,守候半日,有時拍到一隻白鷺捕到跳跳魚時的歡快,而其他白鷺看到同類捕到食物,往往會飛來爭搶,體型較大的鷺鳥就會趕走小白鷺,自己站居優勢位置,盯著江河裡的魚蝦。
當然,晉江下游與其他河段不同。處於出海口,水漲潮時,水會倒流,退潮時又順流,潮起潮落,給白鷺帶來了美味佳餚。
當然此時,就是拍攝白鷺的最佳時機。當光線好時,連羽毛也拍得清清楚楚。
每每夜幕來臨時,我就會猜想這些白鷺的家在哪裡呢?它們晚上在哪兒過夜呢?是在橋下,還是江兩岸的樹叢和草叢中呢?我會這樣想。因此,我每次夜班回家裡,車過新順濟橋,我就想停車看看。但白鷺畢竟不是蝙蝠,白天是他們的工作常態。江面上只有水面折射的燈光,沒有白天的白鷺飛起飛落。
早間的時候,白鷺相當多!這是在江邊漿洗衣物的附近女子跟我說的。天一亮,白鷺不知從哪裡就飛來了,退潮時,側在接近水面的殘石木樁堆間,它們尋尋覓覓,尋找早餐的食物;或舒展舒展翅膀在江面上翻飛。而此時拍攝也是好時機,會抓拍到動態的、飛翔的白鷺。
晉江兩岸生態美還在於水草,這些水草有的長著蘆花。漲潮時,就淹在水中,退潮時,則像洗過澡一樣,草尖上水珠在風中搖曳。水一落,白鷺覓食時機到了,它們就會成群結隊在水草地捕食物。它們的尖嘴,長得像火鉗,常常往水中一鑽,魚蝦就鉗住了。有趣的是,白鷺吃飽了,一般不會立即把小魚小蝦吞下去,而是叼在嘴上,這對於拍攝者來說是個好機會,我就可以拍到它吃食的過程,以及小白鷺的得意勁頭。
當然,除了白鷺,還有野鴨子也會成雙成對地出現蘆葦草叢中,尋覓吃的東西,或嬉水。因野鴨子個體沒有白鷺大,並且毛色不太顯眼,灰不溜丟的,所以,要拍到好照片非有好的相機和鏡頭才行。要不,就只有象徵性的鴨子畫面了。
不過,鳥類極其敏感、緊戒,拍鳥就像給幼兒拍照一樣,需要耐心和等待。
拍照這種等待,其實就是美的享受。比如白鷺吃飽了,喜歡站在木樁上或橋上靜享陽光。持相機守候的人,肯定第一時間「啪啪啪」地連拍、抓拍鏡頭。抓拍到精彩照片,我會很興奮。一旦我興奮,就是有戲了,鳥兒一隻隻入鏡來了。江面是它們的舞臺,但它們的飛翔的各種姿態又盡入我的鏡頭裡,畫面當然唯美。
在水面上拍鳥之意境好莫過於鹽田。秋天,我來到泉港山腰鹽田拍攝鹽工收鹽,一塊塊鹽田就像一面面鏡子,許多鳥兒在那裡或飛或站在水中,照著自己美麗的靚影梳妝,神態自然,不斷用啄子啄自己的羽毛,它們這樣的愛惜自己的羽毛,點綴著空曠的秋天的鹽田。鹽田平整得像水中機場,小鳥兒起飛時,讓人自然想到飛機起飛了。時常地,舉起相機,把鳥兒飛翔的姿態和啄自己的羽毛紀錄下來,連倒影也一塊美麗。
鹽工就是這樣與鳥兒們朝夕相處,鹽工們鏟他們的鹽,鳥兒們在覓它們的食,一幅人鳥和諧相處的畫面常常在晨光中、夕陽下中溫情呈現。
正在鏟鹽的鹽工莊哥說,他們做工辛苦,但有鳥兒相伴不孤單。也感覺不到辛苦了。
是的,有鳥兒相伴不孤單,我也想加入他們的隊伍,每天早起晚歸鏟鹽,過與海鳥相處的簡單日子,我知道這樣的簡單生活是最詩意的棲居了。
也是在拍攝過程中,我發現鹽工們其實是天然的藝術家,他們把鹽堆積起來,就是一幅「雪山」圖,鹽粒如雪,粒粒潔白,堆積起來就是藝術。而他們的鹽田是用一塊陶片和薄的地板磚,拼出來的,「鹽田拼圖」當然是他們的藝術傑作。
許多人沒有發現,當你看到一丘丘鹽田以「陶片拼圖」的方式、以「陶花」的鋪田蓋地的方式面向湛藍的天空,你就會驚訝於鹽工的智慧。這種智慧有年代感,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山腰鹽田有一千多年歷史,始于宋代,是不是最早的宋代鹽工就採用這種「拼陶」的方式佈置鹽田呢?這確實給人許多想像的美好空間。
我會去想像,真的,我會想像早先的鹽工他們蹲在鹽田一塊一塊「拼陶」的過程,儘管他們不是行為藝術家,但他們拼出的「陶片」鹽田就是藝術。
鹽田是藝術之作,並且是非常有味的藝術。鹽本身就是「味道之王」,沒有鹽,人類會失去味覺。而鹽田在曬鹽時,它是生產工具;而沒有曬鹽時,則是藝術品,等待人們去發現。
我看到了鹽田之美,我當然滿心喜歡,我突發奇想,拿出自己新出版的書《大海就是我故鄉》,放在鹽田上「曬書」,哈,用相機拍下,書與鹽田古陶片這樣的「相遇」,也是醉美了!拍出的照片,我自認為意境來了,因為書、因為鹽,更有味兒了!儘管我有點行為藝術的款式,但我覺得這是生活的小美好,這樣的書與鹽田「陶」遇,讓我快樂,就是美麗的過程。你有嗎?我有!我想這就是收穫,收穫有很多種,鹽工收穫鹽是收穫,我拍鹽田也是一種收穫,當然,一份小快樂就是很好的收穫呀!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