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因夢而踏實──聽胡因夢演講有感

發布日期:
作者: 趙惠芬。
點閱率:978
字型大小:

胡因夢在她的作品中提到:「唯有一種截然不同的觀念和思維,一種與以往完全逆向操作的教育方式,才能喚醒人類,產生意義的變革。而這項艱鉅的工作,只有從自身的轉化工作做起。」

裹著扭傷的右腳,我仍然堅持要到縣內的文化中心聽一場有聲有色的演講,當我來到文化中心的大門口,離演講的時間還有五十分鐘,我拖著小碎步走到隔壁棟的圖書館,巧遇著兩年前畢業的學生,她說她在金門技術學院應用外語系就讀,現在要到圖書館看書,我們像是久未謀面的老朋友開始話家常,聊一聊別後的生活瑣事,便匆匆離去。當我拖著沉重的步伐,慢慢地踱著腳步來到文化中心的大門口,我觀望著站立在文化中心大門口有些傴僂的老嫗,以及帶著孩童的婦人。眼前的景像讓我有一種錯覺,也讓我沉寂、死灰的舊想法慢慢有了改變。她們跟我都是同樣的目的──聽胡因夢演講。

我的心裡著實感到驚訝與喜悅,驚訝的是我對於老婦人老而矍鑠的精神,因而點醒了我直線式思考的謬誤,原來守舊的觀念與思維,可以因為一件事情的啟發而有所轉變,喜悅的是聽眾鄉親來自金門四方各地,於此齊聚一堂,家鄉的文化氣息再次被點燃生機,我非常珍惜這種難得的機會,因為在台灣各地所舉辦的演講場次幾乎都要門票,而且所費不貲。無論老婦人是要目睹胡因夢的風采,以緬懷三十年前胡因夢於演藝生涯巔峰狀態下淡出大螢幕,或是像我一樣只是來聆聽一場別開生面的演講。老婦人們的體態雖已有了變化,體力也不如往常,但我對於老人家老而彌堅的精神感到佩服,對於我自身想法的轉變也感到一陣歡喜與自在。原來改變一個觀念及想法並非想像中的難度,改變就是從自身的轉化裡得到自由與解脫,自身的轉化便時時刻刻都在生活之中,未曾遠離,未曾被遺忘而都潛藏在我們的意識之中,那並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彼岸,或是有著道貌岸然的莊嚴不可侵犯,而是一種因為夢想的實現,才深深地體悟到「因夢而踏實」真實世界的存在價值。

胡因夢一開始談到來到金門的經驗與感覺,金門像是未受文明污染的一塊清淨之地,愉快地笑著說:「來到金門,我們一行人都被眼前的景致吸引,我們大家計畫著是不是要移民到金門來。」話題一打開,胡因夢便談到她淡出演藝圈的原因:「思索我們出生的這一遭究竟為何?因而沉思於生命思考當中。」因此,唯有整個大宇宙的變化與個人的心靈成長,才能將我們生活中因波動起伏而產生的困擾與不安,藉由左腦的理性思考與右腦的潛能開發,芸芸眾生得以在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與事物裡找到平衡點,但是人們向外追求的慾望愈來愈多,使人類走向文明的發展之後,卻發現在我們心中有所謂「坑洞」中的無意識頂端,原來是一種精神習慣,是源於上一輩的影響而形成的自我否定或恐懼的心理現象,然而沒有一個本質不變的我,我們必須常常活在許多的情緒活動之中,所以要學會情緒平衡的方法,才能透過情緒與思想的平衡,以達到身心靈與內在世界變化的統合性。

胡因夢提到的觀念是要我們把注意的焦點轉向內在世界,朝向內在世界發展,將內在潛能開發出來,以達到禪定、靜、自我探索、自我研究。我便了解到能知能覺的能力,被視為理所當然而不斷地追求外在的慾望,終究源於思維的頂端,包括著對自己的不滿意、自卑、自我否定,不斷地以外在的慾望來滿足自己。這些慾望無疑地都是建立在我們內在的坑洞,我們要把一部分的思維注意力放在內心,另一部分放在外在,然而唯有將外在的慾望放下,覺察內在的起心動念,才能深度向內觀察,挖掘內心潛意識的坑洞,不把自己的思想及慾望當真而跳脫出來,並以理性客觀的角度看事情,不要被我們心裡的慾望牽著鼻子走。我們在日常生活的心靈修持,是要了解我們的內心真相,並清楚地認知到自由與解脫就是活在當下,而非遙遠的彼岸或天國。時修就是在生命中的每一刻進行著,而當我們心中產生的孤獨感與匱乏感時候,絕不能順著妄念走,也就是當我們遇到生命中的困頓時,不能完全靠著他人來圓滿,必須省察內在的黑洞,反觀思維頂端中的不圓滿、匱乏感的坑洞,而與自己建立親密的關係,與孤獨安靜地共處,進而挖掘內在世界的真相。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擁有向外追求目標的能力,是一種單純的存在,不必向外求取,更不需要任何條件。我們從內在向外活動,可以從心靈修持來探入本體的價值,向外擁有或佔有的活動具有深層的價值感,而不是因為無聊、寂寞,或因為按捺不住,或不停地忙碌而忽略了身體與心靈的真相。最終的我們還是要找到終極之道││回到自身與自己共處。

胡因夢提到「煩惱即菩提,五毒即五智」,要我們體驗自己身心所發生的情緒感覺,念頭底端的情緒所產生的衝突與矛盾,便要從平時意識到自己,將向內覺察成為一種習慣,並揭露情緒底端的坑洞。於是在我感受到知覺敏感力的生命能量中,我想到要腦子能量安靜的關鍵,便在於我對心靈探索與腦海念頭念念相序的默識程度。我欲從心靈來探索念頭和情緒中的連鎖關係,讓我深刻思考到人要得到解放與自由,便要將個人哀傷的感覺化為烏有,那一種情緒的情感幻象因能量釋放而解脫,情感幻象便是我所執著的對象,能量釋放所得到的暢快感,便是我思維活動安靜下來的那一刻,內觀自己、洞察自己平時行、住、坐、臥的種種念頭,但念頭不斷、念頭太多,以至於思維黑洞裡的妄念不斷地瞻前思後,我的覺知力便是沒有活在當下,但我仍然不停地學習,不停地訓練,當能量累積到某一成熟的狀態下,我便能在思維活動安靜的當下得到了一點點啟示。當我聽了胡因夢的演說之後,我的內心便有了某種程度的契合,也讓我的心靈受到呼喚而在起心動念之中得到踏實感覺,因而在這浩瀚宇宙,載沉載浮的世界裡得到一些能量的泉源。那些能量把我沉寂、死灰而守舊的想法,像是烏雲黯淡,下起大雷雨之後再出現的大太陽,一掃過去的陰霾而眼界清明。生活裡的精神習慣也尋找到了出口。我認為人不只是有想要變得更好的慾望,而是能掌握「了了分明」的清明夢,近似覺醒的狀態。我認知到人應該為了建立人生的希望而打拚,應該為了構築人生的夢想而踏實。

我們終其一生的目的,並非一直追求外在的現象,當我們生命中出現困頓、困難時,便不要落入空與有的情境下,對於痛苦、悲傷、不如意時決不避苦,要有包容性;對於快樂、喜悅、如意時也不趨樂,透過自己的深思與默觀,透過閱讀而進入深刻的思維活動,並透過止觀、定慧潛行法的訓練,以安住自己的念頭,最終才能覺察到「能知能覺」的能力,是通過我們對心靈頂端的揭露、發現,才能有深層的能量解放出暢快與自由,才能將生活在虛妄世界中的人們,跳脫出人世間因種種的失落、悲傷、慾望不滿、匱乏感等所帶來的痛苦。因而我體悟到種子意識的無形無相,是從精微訊息能量再生出強大生命力量,我所經驗過的事情就像用數位相機紀錄下來,世間萬事萬物的因緣投合,也都是多生多世的累積才能夠具足。所以我不斷地回歸內在的心靈層次,從自身的轉化工作做起,透過省察的覺知能力而實現內在的自己,把自己的內在潛能開發出來,一種與以往截然不同的觀念和思維,完全逆向操作的教育方式,而達到一個具足圓滿、究竟真理的婆娑境界。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